當微信接入DeepSeek 奏響AI與生態體驗閉環最終章

  【cnmo科技】連日來,關於deepseek的各種好事不斷,應用廠商與手機廠商紛紛宣布接入deepseek,就連微信都主動接入了deepseek,不少網友直呼國民級應用+國運級ai,真正的王炸組合。當前微信並未大肆宣傳已接入deepseek,僅僅只是小範圍灰度測試,便已經拉動騰訊市值暴漲3000億,這波deepseek的ai大潮勢能已經展露無遺。

  其實從千行百業接入deepseek的方向來看,這是當下中國ai發展的必然,而與時間賽跑便是搶奪紅利的關鍵。我們可以看到手機上有人宣傳全球首家、安卓首家等等,背後是存在很容易爆的營銷邏輯的,最終帶動銷量、口碑、市場份額的提升。而微信作為一款國民級應用,每一次更新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deepseek的加入,自然也讓微信搜索的流量激增。這也讓騰訊將微信app打造成為一款超級app的進程邁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

  目前大家在使用時,點擊搜索,如果底部出現了「ai搜索」,則證明已經支持了deepseek,若用戶未顯示該入口,說明暫未覆蓋到賬號,請耐心等待後續開放。點擊ai搜索,這個時候就可以選擇傳統的快速回答還是由deepseek-r1模型經過長思考而提供的全面回答的深度思考。實測發現,目前原生鴻蒙系統的微信尚沒有ai搜索的入口,大家可以等待一下後續更新。

  在使用過程中我發現,微信的deepseek其參考內容是多元的,首選是公眾號的推文內容,其次也會拓展其它平台的消息。在搜索過程中,微信可以詳細給出deepseek的思考過程,這一點與deepseek app的使用是基本沒有差異的,這也是用戶使用的一大樂趣。不過我也發現,微信的deepseek也會出現「服務繁忙,請稍後再試」的問題,初步推斷也是灰度測試流量大的問題,後續正式上線做好服務器擴容工作該情況應該會得到緩解。

  站在微信角度來看,如果deepseek沒有當前這麼強大的性能和熱度,可能根本不會存在交集,但是在如今出現交集後卻也迸發出了意料之外的火花,這讓微信的國民級應用地位將得到進一步鞏固。不妨試想一下,當下很多人都在用deepseek,這部分人活躍於deepseek app或者其他渠道。而微信接入後,就可以通過微信app本身直接搞定深度思考,讓用戶免於在各個app之間跳轉,對於微信本身的流量是有巨大提升的。

  而這種閉環式的體驗也在逐步革搜索引擎的命,過去數十年搜索引擎大行其道的時代即將成為過去式。尤其是現在很多家的搜索引擎到處都是廣子,用戶輸入問題按下搜索鍵要先與廣子鬥爭半天才能在一堆廣告中找到一絲答案的線索,綜合對比之後才能覓到合適的答案。而當下大模型們做的事情就是ai替代用戶搜索,提供信息源直給答案。而deepseek的加入更是在此基礎上融入深度思考過程,幫助用戶多想一步,有理有據有節,借用數碼圈常用的一句話就是「旦用難回」。試問在deepseek這樣的新事物衝擊之下,傳統搜索引擎又能夠在沙灘上裸泳多久呢?

  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看到了百度搜索積極擁抱deepseek。上周,百度官宣,百度搜索將全面接入deepseek和文心大模型最新的深度搜索功能,此外,文心智能體平台也將全面接入deepseek。其實從這個角度來說,大模型的入局將吃掉搜索引擎以前很大一部分廣告收入,直來直去的問答,清爽的頁面,高效的溝通才是ai加持下搜索引擎的最終命題。

  當deepseek等ai與搜索強綁定或者說深度融合之後,其實聯網搜索就成為了必要條件,對於互聯網熱點、實時信息的實時篩選、分析是未來不管是內容廠商還是手機廠商都要具備的基本條件。以前我們常說最大的競爭對手可能恰恰是跨界而來的,這一點是時代更替當中可以說是屢試不爽,比如ai正在取代傳統搜索,做手機的小米做的汽車正在把很多傳統汽車品牌比下去,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藥學院的餃子導演因興趣入了動畫、導演的圈子,創作《哪吒》系列讓不少科班出身的人難以望其項背。

寫在最後

  當微信接入deepseek,一個是月活超14億的國民級應用,一個是國運級ai,二者的這次握手也將影響每一個普通用戶的工作和生活,甚至是習慣。之於普通人,微信或許只是社交的工具,但是deepseek的加入,使其進一步拓展了ai+社交邊界,體驗上限的提升讓微信這個容器有了更大的體驗容積,不同行業、不同興趣的用戶在這裡社交。而當點擊ai搜索的那一刻,各種專業、有趣、溫暖的答案如潮水般湧入,也將產生新的化學反應。

  尤其是在近些年來各大互聯網廠商都在打造封閉生態和體驗的背景下,deepseek的入局,也進一步加劇了這種情況,奏響了生態體驗閉環的最終章。而deepseek就像是一座橋樑將一個個封閉生態連接在一起,大家擁有一個共同的ai內核——deeps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