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補」政策激發換機熱情 機構:3000~5000元手機的銷量被顯著帶動

每經記者:王晶    每經編輯:文多

去年換了家電,今年換什麼?當前,消費者無疑有一個對手機、平板、智能手錶手環等產品「薅羊毛」的好機會。

1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關於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同日發佈。上述通知提到:「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錶手環等3類數碼產品(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按產品銷售價格的15%給予補貼,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1件,每件補貼不超過500元。」

上述政策讓不少消費者將手機、平板、智能手錶(手環)搬上了年貨清單,甚至有網友在短視頻平台發佈了「怎麼買更划算」攻略。

對於「國補」下受益的機型,調研機構counterpoint預計,這將顯著帶動3000~5000元價格段機型銷量。

當前,為了搶佔「國補」紅利,部分手機廠商已經開啟了「降價」模式,為了價格符合「國補」標準,多款「高端」手機集體降至6000元以內。據報道,就連蘋果手機的部分主力機型當前也都能享受國家補貼(第三方渠道、授權店等)。有消費者通過在電商平台下單了一台內存256g的iphone16,享受「國補」後價格為5499元。對比美國市場,「國補」後的iphone16是全球最低價,成蘋果最「香」機型。不過,現階段蘋果官網和線下自營店均不參與「國補」。

據報道,國產手機方面,oppo方面宣布find x8系列加入「國補」計劃,最多可省800元;榮耀「年貨節」優惠疊加「國補」折上折,全場至高可減1500元;一加方面則表示,目前全系產品都參與這次「國補」,立減15%⋯⋯

補貼帶來了明顯的市場刺激效應。「我現在的手機已經用了5年了,正好有補貼再加上產品降價,直接能省900元。」一位準備換機的用戶告訴記者。

京東方面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20日12點,在國家補貼上線省份,手機產品銷量環比增長200%、平板增長300%、智能兒童手錶增長100%。與此同時,記者注意到,從1月20日起,消費者登錄天貓、蘇寧、京東等網絡電商平台時,會有專門的「政府補貼」專區,同步享受政策支持。

補貼政策在線下市場也注入了活力。1月26日,oppo方面對記者介紹稱,在近日活動中,位於成都市金牛區的oppo門店銷量增長3倍以上;位於廣州的oppo正佳旗艦店銷量是平日的6倍。而一位在全國運營了幾十家手機零售連鎖店的渠道商也對記者表示:「根據目前的銷量推算,今天(1月26日,臘月廿七)銷量應該是農曆去年同期的3倍。『國補』對客流的拉動非常明顯。」

圖片來源:oppo方面提供

此外,多家主流手機品牌廠商為應對上半年可能出現的需求高峰,提升了產能與備貨規模。counterpoint稱:「小米的備貨策略尤為積極,在今年春季主打性價比與旗艦下探的雙重模式,以期在市場復蘇窗口快速搶佔份額。」

毋庸置疑,實施補貼政策將進一步加速智能手機銷售數據的增長。counterpoint預計本次全國範圍的刺激性政策可為2025年市場額外貢獻約2%的增幅。「補貼政策有利於市場快速去化現有庫存,加速了消費者的換機周期,為後續新品預留銷售空間。不過,需要警惕的是,如果本輪補貼提前透支了後續的消費需求,則在補貼期結束後,市場可能面臨一次明顯的需求回落。」counterpoint認為。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