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經濟第一區,如何答題共同富裕?

中新網杭州6月23日電(鮑夢妮 宋晗語 徐贛鷹)連續3年在杭州市共同富裕考評中位列第一、蟬聯浙江省共同富裕示範區建設考核優秀單位、獲浙江省政府督查激勵……

在浙江高質量發展共同富裕示範區迎來三周年之際,近日,浙江省委主辦的紮實推動共同富裕論壇分論壇在杭州市餘杭區舉辦。當日,餘杭「曬」出了一張成績單,也向外界展示着其清晰目標——「浙江經濟第一區」正朝着共同富裕「優等生」的目標邁進。

未來科技城。 餘杭區委宣傳部供圖

以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是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務。在餘杭,當地將科技創新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推動力,為共同富裕的實現提供內生動力。

三年來,餘杭深入實施三個「一號工程」,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智能製造、生物醫藥等產業,搶先布局人工智能、智能算力、低空經濟等未來產業,不斷以新科技、新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持續夯實共同富裕物質基礎。

例如位於餘杭的之江實驗室打造的「智能計算數字反應堆」和之江瑤光操作系統,成為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台,為數字共富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程天科技利用人機交互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數據分析以及雲計算等技術,研發了醫師、患者、機械人能共享控制的康復外骨骼產品……

2023年,該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1998.5億元,占GDP比重近70%;財政用於企業和人才的政策補貼達到115億元,新增市場主體6.2萬家。

持續的引才、引業、引技術為高質量發展打下了物質基礎。而如何讓發展成果惠民利民,是每個共同富裕「考生」繞不過的必答題。

在共富路上,餘杭區聚焦縮小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等「三大差距」,着力攻堅、精準施策,推動城鄉區域發展更加協調。

百丈「竹海」。 餘杭區委宣傳部供圖

位於餘杭核心地帶的杭州未來科技城,是全國首屈一指的數字經濟發展高地,也是當地創新構建「山城協作」共富機制的重要參與者。

餘杭西部的百丈鎮竹材精深加工企業「百晟生態」與未來科技城企業「拙爾文創」牽手,雙方合力打造出多款竹製創意產品,預計每年將助力「百晟生態」增收400萬元;瓶窯鎮企業杭州利富豪科技有限公司與杭州未來科技城杭州小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智能硬件雲平台項目,擦出了物聯網科技的新火花……截至目前,杭州未來科技城已向餘杭西部五鎮輸送了50餘個重點項目,其中15個投資超過3000萬元,已落地7.1億元,湧現出了如小電科技、泰熙生物、普曠農業等優質項目。

此外,該區還積極探索村集體經濟、鄉村創業創新、生態文明等方面改革,全面推進農文旅融合創富。2023年,餘杭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縮小至1.53:1,位居浙江省、杭州市最優行列。

推動公共服務優質共享,是共同富裕的題中之義。當下,餘杭正全力打造「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其中的關鍵一環是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新中心」。

聚焦教育,餘杭招引入駐杭二中學軍中學杭州外國語學校等優質教育資源;聚焦醫療,浙大一院總部二期開工建設,餘杭連續5年獲評健康浙江考核優秀等次;聚焦文化,杭州音樂廳、餘杭國際體育中心等高端公共服務設施加快建設……

國際體育中心項目效果圖。 餘杭區委宣傳部供圖

就業優先促發展,民生之本穩如磐。在就業這道共富題中,餘杭也有着自己的「算盤」。

自餘杭區揭榜挂帥浙江省靈活就業服務應用場景建設以來,其推出「新業態靈活就業服務」在線平台,搭建「浙里辦」服務端、「浙政釘」治理端、數字駕駛艙三大智慧應用,已累計為3.45萬新業態靈活就業人員繪製「精準畫像」,為靈活就業人員精準推送工作崗位8.5萬餘個。

共同富裕,要可知、可感、可獲得。面向共富這場考試,朝「優等生」努力的餘杭值得更好的期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