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失敗了,華為成功了,直接宣告美國技術戰完敗,

我之前就和大家說過,華為是中國最優秀的科技公司。

就目前來說,很多人還在質疑華為公司。他們的觀點認為華為是一家依靠愛國營銷成長起來的公司,這種說法完全站不住腳。

大家試想一下嗎,國內這麼多科技公司,為什麼偏偏是華為第一家被美國在技術上進行了制裁呢?這不就充分說明了華為公司在技術上的實力嗎?

由於華為公司太過優秀,美國十分擔心華為威脅到美國在科技上的霸權,於是從2018年對華為公司展開了第一輪制裁,目前美國已對華為公司展開了第五輪制裁。

2020年4月,美國商務部宣布規定,要求全球使用美國設備生產芯片的公司,如果向華為供應產品,必須先獲得美國的許可。

2020年5月,美國商務部進一步加強對華為的出口管制,限制華為使用美國技術設計和生產的產品。

2020年8月,美國進一步擴大對華為的制裁,進一步收緊了對華為獲取美國技術的限制,同時將華為在全球21個國家的38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

2020年9月,美國商務部針對華為及其子公司的芯片升級禁令正式生效。

操作系統是現代計算的核心環節之一。長久以來,市場被少數幾款主流操作系統所主導,如微軟Windows蘋果macOS和各種基於Linux的系統。

華為公司在這一背景下,推出了自主研發的鴻蒙系統,打破了美國在操作系統領域裏的封鎖,為中國在科技領域的自主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

那麼如今華為鴻蒙系統發展到什麼樣的地步了呢?就在昨天,華為余承東給我們介紹了目前華為鴻蒙操作系統的最新情況。

「截至目前,鴻蒙生態設備突破9億台,吸引超過254萬開發者,鴻蒙生態發展迅猛,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大會現場,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宣布,HarmonyOS NEXT正式面向開發者啟動Beta。

2024年,被視為原生鴻蒙元年。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4月的華為分析師大會上強調,建立鴻蒙原生應用生態,是華為2024年最關鍵的事情。

華為希望,通過2024年一年的時間,先在中國市場把智能手機上使用超過99%時間的5000個應用全面遷移到鴻蒙原生操作系統上,真正實現操作系統和應用生態的統一。

怎麼說呢?微軟曾雄心勃勃地試圖在手機市場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可最終卻未能如願,相比之下,華為的策略則顯得更為巧妙和穩健。華為並沒有選擇一開始就全面推翻安卓系統,而是巧妙地利用了Android的開放源代碼項目(AOSP)框架,作為其發展的基石。

華為的做法是,在保持與安卓生態系統兼容性的同時,逐步在底層系統中融入自家的技術和創新。這種策略本質上是一種寄生式的發展,華為藉助安卓龐大的生態系統和用戶基礎,為自己的鴻蒙系統積累了寶貴的資源和經驗。

為什麼華為鴻蒙系統能成功?我認為,這還是與中國互聯網與大數據行業的發展有關係。正如任正非此前所說,操作系統最重要的是建立生態的完善。

而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程度很深,又有龐大的大數據支撐,這無疑為華為的鴻蒙系統提供了成功的先前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