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個大規模水電解制氫項目在「成都氫谷」正式投入商業運營

6月12日,位於成都彭州市「成都氫谷」的華能彭州水電解制氫示範站成功售出第一車「零碳」綠氫,標誌着四川首個大規模水電解制氫項目正式投入商業運營。這是彭州市立足服務國家戰略腹地建設和國家超大城市能源結構優化調整,促進氫源結構「由灰向綠」逐步轉型的創新之舉。

據了解,該項目由中國華能集團投資運營,是集團首個正式運營的綠氫項目。項目裝配2台行業領先水平的鹼性電解槽,設計年產能1860噸,氫氣產品純度達99.999%,可滿足500輛氫燃料電池車用氫需求,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7萬噸。

所謂綠氫,是指利用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得到的氫氣,其燃燒時只產生水,從源頭上實現了二氧化碳零排放,是純正的綠色新能源,在全球能源轉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年來,彭州市依託成都市規劃布局的唯一「氫源城」,聚焦產業鏈關鍵環節,積極構建產業生態,培育綠色新質生產力,全力做強「成都氫谷」品牌,助力成都打造「中國綠氫之都」。目前已累計引育華能電解水制氫示範項目、莒納綠氫電極項目、大連大特西南區域總部及特種氣體分裝項目等氫能產業鏈重點企業(項目)20餘個,總投資37.5億元,形成了覆蓋氫能產業「研—制—儲—運—用」各環節的產業基礎和獨特的優勢。

下一步,彭州圍繞清潔能源體系建設,錨定「綠色能源提供者、行業標準制定者、產業生態構建者」的發展目標,重點做強「成都氫谷」能源保供、關鍵設備、創新轉化、工業示範四大功能,深度融入成都綠色低碳產業生態圈和成渝「氫走廊」,力爭到2025年氫能產業產值突破50億元,將「成都氫谷」打造成為支撐國家戰略腹地建設、構建多元能源體系的創新引領區。

紅星新聞記者 董馨 圖據彭州市委宣傳部

編輯 陳怡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