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因為僅退款言論被網暴,多次被密集退款,旗下店鋪被迫清空

在此前,新華社發表過一篇社論,關於僅退款的,執筆者認為僅退款的根本是一種消費者權益保障,雖然有極少數的鑽漏洞行為,但是長遠來看,會使得消費體驗向好,剔除劣質商家,促進平台健康發展。

一石激起千層浪,本身很多商家對於僅退款是深惡痛絕的,覺得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所以心裏都憋着氣呢,所以對於這番言論自然是不同意。

隨後大家便發現了新華網有着自己旗艦店,主要是經營圖書的,這下它自然成了眾矢之的,許多人群起而攻之,拍下商品之後,找尋各種理由來僅退款,或者找點小麻煩。

所以這個旗艦店歷經幾次清洗之後,已經全部下架了商品,這些人余怒未消,新華網的電商板塊在這種情況下,是基本不太可能健康發展了,這個事情應該也會帶來許多反思。

就是僅退款而言,確實有時候是方便消費者,比如那種本來單價只要幾塊錢的東西,中途損壞了,價值不大是沒有必要再支付退回的物流費用,也相信平台的初衷是好的,想着能夠方便大家。

但是明顯各方都忽略了人性問題,眾多商家的無奈,絕不是個別情況下發生的,很多人都是經歷了許多次不合乎情理的僅退款,而申訴的情況下平台並沒有真正考慮商家的感受,所以積怨已久。

早前多多福利社就是一個例子,平台開設自營消息傳出後,在幾個小時之內,就被迫下架關店了,有人怪罪這是不理性行為,但是鮮少有人站在商家的角度,為這個消費紛爭尋求一個中立的解決方案。

電商發展了這麼多年,各種羊毛黨鑽漏洞之類的人群越來越多,導致許多商家蒙受損失,雖然普通商家正常不會像此次被圍攻店鋪這般慘狀,但是失衡

而讓人憂心的是,現在各大平台幾乎都跟進實現了僅退款選項,這勢必使得商家與消費者的矛盾加劇,購物本質是等價交換,一旦天平失衡,怕是消費者也很難取得真正的實惠,失去的總得以一種不明顯的方式補上虧空,其實最終是兩敗俱傷,還是需要一個更公平的方式來約束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