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的美國項目爛尾了,微軟確定接手,台積電會步其後塵么?

富士康當年曾投資近百億美元在美國建廠,響應前任美國總統川普的要求,不過時過境遷,這個美國項目已經爛尾了,如今在拜登的要求下,微軟確定接手該項目,這對於赴美設廠的台積電或許是一大警示。

2018年富士康興沖沖地赴美設廠,時任美國總裁川普還出席了奠基儀式,可謂熱鬧非凡,川普還高調讚譽該工廠將成為全球「第八大」奇蹟,讓富士康創始人郭台銘獲得了諸多讚譽,彼時的郭台銘可謂志得意滿。

然而後來富士康在美國的工廠推進過程中卻面臨了諸多困難,美國承諾的補貼遲遲沒有到位,富士康在推進美國工廠的過程中又發現實際投資成本以及未來量產後面臨的人工成本遠超出預期,各方糾葛之下,該項目陷入停滯。

到如今拜登牽頭讓微軟接手該項目,可以說富士康赴美設廠已完全失敗,讓郭台銘的美夢落空,赴美設廠遠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美國的補貼也不是那麼好拿的,這體現出了美國確實已不太適合發展製造業。

當時富士康計劃在美國建設的該工廠為液晶面板項目,而在2018年中國的京東方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企業,2019年中國另一家面板企業TCL華星則成為全球第二大液晶面板企業。

中國的液晶面板快速崛起,讓韓國三星LGD最先承受不住,因為中國面板企業的成本太低了,三星迅速放棄了液晶面板業務,LGD也大幅縮減了液晶面板產能;去年以來郭台銘收購的夏普液晶面板生產線也連連收縮業務,更何況在美國重新建設液晶面板生產線呢?

富士康在美國受挫,不免讓人想起當前正在美國推進工廠的台積電,或許業界認為台積電從事的芯片代工為更高端的製造業,台積電與富士康的結局應該會有所不同,然而事實真的如此么?

台積電在美國的工廠已在實實在在地推進,而不是如富士康那樣當初只是圈了塊地,然後在補貼方面與美國拉扯,但是台積電這幾年在美國推進工廠建設的過程中已感受到美國發展芯片製造這種高端製造業同樣不容易。

台積電的美國工廠在基建方面,就遭遇美國建築工人不足以及成本昂貴的問題,導致工廠進展遠不如預期,近期台積電已宣布將在美國的4納米工廠延期到2027年量產。

另一方面則是美國的技術工人不足,以及成本遠比估計的提高五成高得多,台積電的美國工廠生產線也在推進當中,但是一直面臨著難以招募技術工人的問題;跟隨台積電赴美設廠的產業鏈企業表示在美國製造芯片的成本可能比中國台灣高出三倍,遠超預期的50%,事實上1990年代台積電就曾在美國建設了一家工廠,但是因為成本過高而倒閉。

富士康已在美國折戟,台積電還在推進美國的工廠,但是富士康的遭遇必將對台積電產生影響,同為製造業都在美國遭遇着成本高企的問題,事實上此前中國台灣就有業界人士建議台積電乾脆壯士斷臂,現在割肉損失至少還在控制之內,如果繼續推進,未來工廠量產後難以承受諸多壓力再關閉,那損失將難以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