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瓜才把激光雷達裝車上,馬斯克的嘲笑,正成為現實?

新能源汽車,或者說電動汽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那就是自動駕駛技術。

當然,自動駕駛技術在當前也叫輔助駕駛,因為法律規定的上路商用的,只能是L2級,這種做不到雙方離開方向盤,真正要達到L3,才能算有條件自動駕駛。

而技術發展路線上,有兩種方案,一種是特斯拉做的,只用攝像頭,也就是視覺方案。一種是多傳感器,主要採用激光雷達方案。

而針對這兩種方案,馬斯克有一句名言,他稱傻瓜才把激光雷達裝到車上,為何他會這麼說呢?有兩個原因,一是激光雷達太貴,成本太高,他覺得沒必要。

其次,他認為人使用眼睛就能開車,攝像頭模擬的是人的眼睛,所以肯定也能開車,如果不能,那就是技術不到位,還需要改進。為此,特斯拉花了幾十億元,配置超級計算機,來進行算法研究、模擬。

而過去的這些年,圍繞純視覺方案、 激光雷達方案,爭論也一直存在。

國內的車企,大多採用激光雷達方案,他們吐槽稱純視覺方案有缺陷,比如暗環境下無法視物,天氣不好,晚上會受影響。其次就是視覺方案無法準確判斷障礙物的距離。

而激光雷達不受天氣、光線影響,能夠較好的判斷障礙物的距離,所以明顯更優,至於成本嘛,中國車企從不怕成本。

所以,在網上吐槽特斯拉純視覺方案的網友,越來越多,大家都覺得特斯拉的技術不靠譜。

但事實上,這兩種方案,沒有優劣,其實是取決於2個方面:

1、激光雷達的成本,如果能夠早點降下來,和攝像頭差不多,那麼激光雷達的方案更優。

2、視覺方案,通過ISP改進,能夠識別距離、不受光線影響,那麼視覺方案更優。

這些年,國內車企致力於降激光雷達的成本。而特斯拉以及ISP芯片廠商,則致力於ISP技術改進,至力於算法研究改進,能夠讓攝像頭也能夠識別距離、視物時不受光線影響。

不過現在來看,馬斯克當年的嘲笑,正在成為現實,那就是使用激光雷達的車企,慢慢的也開始使用視覺方案技術了,真的是只有傻子才將激光雷達裝到車上了。

因為激光雷達的成本確實是高,現在也沒真正降下來,和攝像頭相比,貴太多了。

而視覺方案,在採用高性能的芯片,高性能的IPS技術,以及更強的算法之下,已經越來越好了,和激光雷達的方案差距不遠了。

不信大家看看像華為都有純視覺方案了,還有百度也是純視覺方案……估計未來,使用視覺方案會更多,畢竟成本低,也能夠實現高階駕駛功能,那還去堆什麼硬件呢?畢竟對車企而言,成本控制,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