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智能投影的回暖希望,落在三色激光肩上?

按照往年的慣例,家用智能投影到這個時候,應該就會進入下一個「密集上市期」了。

回顧之前的一年,市場略不平靜,似乎走進了新的周期。但在丁科技網看來,這不代表品類向上發展的勢頭休止了,只是動能需要轉換了。畢竟,市場年銷量規模也還僅在600萬台左右,面對龐大的「極簡裝修族」「高頻搬家族」「單身貴族」等群體,談從增量到存量,還稍稍早了一些。到今年一季度,家用智能投影的回暖希望,看起來在相當程度上落在了三色激光肩上。

在丁科技網看來,家用智能投影是個有趣的品類,不同類型的品牌想通過它獲得的結果完全不同,特別是在之前的兩年:

投影垂類里的某些品牌,老是嚷嚷着要「幹掉電視」,實現視覺終端的客廳替代;既涉獵電視也涉獵投影的終端品牌,熱衷於將它們形成互補的組合,讓自己在不同的空間和場景,都能抓住用戶的眼球;更高維度的視像品牌,很早就放下了顯示終端在品類上的成見,軟硬結合、顯示無處不在的「大視像生態」,是他們的高階目標。

格局很重要。所以,在2023年,「幹掉電視」成了某些投影垂類品牌的謊言,後兩類品牌的路,看起來倒是越走越寬的。

2023年,家用智能投影進入了一個調整期。根據洛圖科技的數據,去年,家用智能投影銷量同降5.1%,銷額同降17.3%,五年來首降。

從產品的具體分段來看,1000元以下和5000元以上的市場在增長,而中端產品被迫「彎腰」。

那麼,從後續趨勢看,千元以下,甚至500元以下產品會繼續「卷價格」。這類產品一定程度上可以承接量的增長,但長期來看,可能會消解市場價值,所以,家用智能投影市場真正的回暖希望,很難落在它們肩上:一方面,即便是低價,也沒有換來更為可觀的量的增長,家用智能投影的年銷量市場規模,沒有在低價產品的推動下突破千萬;另一方面,在拼低價同時,「低質」問題的出現,則會消耗消費者對家用智能投影整個品類的熱情。

所以,一部分品牌,還是選擇了高端化,這對於未來的行業發展和消費體驗,會是雙重利好。進一步看,讓高端產品「物超所值」,並持續讓其價格儘可能進入更多消費者願意接受的範圍,是部分頭部品牌的共同選擇,丁科技網稱之為「親民高端化」。

在高端路徑中,為了進一步突出體驗,三色激光就成了通用解法:

一方面,三色激光在視覺呈現上有突出的比較優勢。以全球首發4k三色激光智能投影的vidda為例,相比led投影亮度低、色彩差的痛點,vidda採用紅、綠、藍三色激光作為光源,同時兼顧高畫質和高亮度的投影技術。比如,vidda c1 pro,實測亮度達到2350 cvia流明,對比度達1700:1,遠超傳統的led投影;色域覆蓋達到110% bt.2020,色准值達到Δe≈0.9,甚至遠超常見的液晶和oled電視。

另一方面,市場驗證了,相當多的用戶希望獲得一台好的投影,並將三色激光產品作為了選擇。激光投影去年的出貨量,對比2022年漲了35.5%,2020年到2023年,複合增長率37.7%。特別是三色激光,2023年產品滲透率來到60%,漲了32%。具體到品牌,作為家用三色激光智能投影「開派宗師」的vidda,產品在2023年的全年銷量同比漲了266.84%。

從品牌動作來看,在vidda首發並帶動下,堅果、極米、當貝,甚至徠卡、三星、lg等品牌都參與到了三色激光投影的市場中來。

特別是今年以來,三星、lg、極米等已經陸續亮相了三色激光投影新品,三色激光的浪潮正在澎湃起來。

既有利於擴大市場規模,更能延伸品類價值,三色激光對於家用智能投影市場繼續振興的責任的擔當,也算是一種自然而言。

5月8日,vidda即將發佈三色激光投影新品。在首發家用產品、將三色激光帶向家庭娛樂,推出產品組合、讓三色激光進入更多家庭之後,vidda的這一步新動作,值得關注。(丁科技網原創,轉載務必註明「來源:丁科技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