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核電站、核醫療,「華龍一號」等項目最新進展來了

4月17日,核反應堆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及先進核能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2024年學術年會在成都召開。會議吸引了來自中核集團、中國科學院等9位院士,來自各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的近700位專家學者參加,圍繞核反應堆及先進核能重大基礎理論和前沿科技創新進行交流和探討,為四川發展核電產業建言獻策。

聚焦核技術研發,大國重器「華龍一號」成為會議焦點。「四川是核技術研發和核裝備製造大省,要在核反應堆技術研發與核能應用上持續發力。下一步,要發展以『華龍一號』為代表的三代核電技術,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助力國家高質量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於俊崇說。

「華龍一號」是我國首個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實現了我國核電技術從跟跑到並跑的跨越性發展。當前,「華龍一號」全球在運機組5台,國內核准及在建21台,已進入批量化建設。

據「華龍一號」相關負責人介紹,「華龍一號」先後經過融合方案改進,開展設計優化,「後續機型不僅縮短建設周期,成本也有所降低,同時採用智能化建設和運行技術,實現了壓水堆技術全面並跑,局部領跑,為壓水堆技術未來發展錨定了方向。」

小堆「玲龍一號」也備受會議關注。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自主研發並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玲龍一號」是全球首個開工建造的陸上商用多用途模塊式小型壓水堆。

「玲龍一號」總設計師宋丹戎介紹,目前,「玲龍一號」全球首堆示範工程安全級dcs系統正式發運海南昌江核電基地,計劃在5月實施安裝。「dcs是一個數字化控制系統,被稱為核電站的『中樞神經』,能夠在核電站有異常情況時發出指令,採取保護措施或者停堆措施。進行緊急『剎車』,保障反應堆安全運行。」

宋丹戎還透露了,位於海南昌江的「玲龍一號」全球首堆工程預計今年底進行冷試,明年進行熱試。「『玲龍一號』首堆每年發電量預計達到10億度,可滿足52.6萬戶家庭用電需求,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8萬噸,相當於一年植樹750萬棵,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貢獻力量。」

此外,核醫療應用也在加快推動。今年1月,全球功率最高的溶液型醫用同位素生產堆在四川正式開建。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副院長閆曉介紹說,預計2027年將全面建成投產,鉬-99、碘-131等醫用同位素的年生產能力將分別達到10萬居里和2萬居里。「該醫用同位素堆填補了國內醫用同位素大規模生產空白,是我們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的舉措。」

紅星新聞記者 彭驚

編輯 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