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頭顯遇冷,中國頭部廠商拋出AR新品:競爭拐點在生態?

XR產品正遭遇冰火兩重天。日前,彭博社報道稱,隨着時間推移,蘋果頭顯Vision Pro熱度正在消退,蘋果零售店內原本火爆的Vision Pro試用預約出現大幅下滑,一些門店的銷量更是從日均幾台暴跌到一周僅售出寥寥數台。

同時,關於空間計算的概念再次升溫。近期蘋果Vision Pro傳出年內將進入國內發售,Meta也宣布將推出首副「AI+AR」形態空間計算眼鏡。4月20日,國內企業Rokid向市場拋出空間計算新品AR終端及平台,並宣布在建立國產自主的空間計算底層技術能力基礎之上,形成包括操作系統、模組在內的全生態布局,據悉目前在其自研空間操作系統中,已有超3000名全球註冊開發者。

南都記者關注到,有別於蘋果Vision Pro產品路線,此次發佈的Rokid AR Lite空間計算套裝基於OST光學透視原理,分體式設計以Rokid Max2眼鏡作為顯示終端,重量僅為75g。

Rokid公司創始人、CEO祝銘明在發佈會後接受媒體群訪時表示,目前空間計算的熱度正在攀升,2024年Rokid一季度營收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約150%,空間計算有望成為下一個計算平台。但行業目前仍需要引爆市場的創新終端出現,也需要更成熟的生態。

對標蘋果vision pro?Rokid入局空間計算

今年以來,空間計算概念在蘋果推出vision pro後迅速火爆。除了蘋果以外,目前行業內還有Meta、谷歌以及華為阿里雲、Rokid等科技企業均在積極布局。一些廠商押注眼鏡產品,一些廠商押注數字化運營服務。

其中,AR終端是各大巨頭髮力重點,比如蘋果推出了首款空間計算設備Vision Pro,微軟主攻混合現實頭戴設備。4月20日,國內企業Rokid也正式對外發佈了新一代AR Lite空間計算套裝。

Rokid公司創始人、CEO祝銘明在發佈會上。

公開信息顯示,Rokid創立於2014年7月,是一家專註於人機交互技術的產品平台公司,致力於AR眼鏡等軟硬件產品的研發及以YodaOS操作系統為載體的生態構建。2023年8月,Rokid發佈了消費級OST(Optical See Through)個人空間計算平台Rokid AR Studio。

在蘋果 Vision Pro 發佈之後,下一代通用計算平台之爭已變成了MR(混合現實)和AR增強現實)產品之爭。前者通過採用 VST(視覺透視)方案實現了對VR和AR的兼顧,走的是先構建空間體驗和生態,再尋求佩戴的輕量化;後者則是堅持 OST(光學透視)方案,走的是先確保日常佩戴體驗,再尋求更好的空間體驗和生態。

Rokid公司創始人、CEO祝銘明在發佈會後接受媒體群訪時表示Rokid選擇OST方式,Vision Pro選擇 VST方式,雖然走了兩個技術路線,但共同點是都希望真實世界與虛擬世界進行融合,且各有優缺點。

據悉,Rokid過去四年營收複合增長率超過100%。2024年,海外市場的拓展會是Rokid的重點方向之一,主要目標市場為北美、歐洲和日韓市場,而2024年Rokid的出貨量目標定為30萬-50萬台。

讓產品走向普通用戶的拐點是「生態」

在一款產品的普及過程中,通常需要三個節點:早期使用者、精準用戶和下沉市場用戶,其中精準用戶消費接受度高、能真正引爆市場,而下沉市場用戶則是受益者。

在祝銘明看來,真正能撬動精準用戶、讓產品最終走向普通用戶的,往往不是價格而是生態。「Rokid做過嘗試,價格漲一點降一點對銷量影響不大,但內容好一點差一點就影響非常大。我們以海外為例,之前在海外沒有做生態,上了Google play以後整個生態一下翻了幾倍,是數量級的翻倍。所以我們認為,生態才是拐點。」

同時,祝銘明還表示,目前空間計算的熱度正在攀升,2024年一季度Rokid營收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約150%,空間計算有望成為下一個計算平台,而目前Rokid在做的輕量化AR是空間計算領域的關鍵終端入口,有望引爆消費級市場。

但目前整體行業生態尚未成熟,祝銘明將當前的狀態稱為「2007年的iPhone出現前的3年」:「大家好像都還在定義產品,就連蘋果都未必找到了非常清楚的答案,Rokid也在如履薄冰。目前技術上沒有成熟,供應鏈上也沒有成熟,所以我們還要有點耐心。」

日前,Meta預告稱將推出有史以來的第一副AR眼鏡,該產品會將現有的兩個空間計算的產品線(Quest 3 和雷朋Meta智能眼鏡)整合起來,形成AI+AR眼鏡的新形態產品。對於AR賽道上的玩家而言,接入AI似乎成了下一場戰爭中的必殺技。目前,不少廠商都只是在眼鏡上接入雲端GPT,但並未將 AI 的能力深入底層。

針對「AI+AR」的問題,祝銘明在接受媒體群訪時提到,Rokid在大模型的宣傳上特別克制,但內部對設計師的AI運用能力考核特別嚴苛。「我們內部對這件事非常苛刻,Rokid的設計師不會玩AI就得辭職,我們常常問自己的一句話是,大模型對Rokid而言最好的時刻是什麼?Rokid要做的是讓AI應用到我們平台後,創造最好的交互和體驗。」

采寫:南都記者 林文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