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教父」:知識付費,還是韭菜開會?

作 者丨諸未靜,王海晴

編 輯丨蔡姝越

OpenAI的文生圖模型Sora還未對公眾開放,AI網紅「李一舟」們已經開始賣課了。

在視頻平台上,他的標籤豐富,包含「清華大學博士,三家科技公司創始人,融資數千萬,職業經理人,擅長解決AI人工智能,商業模式,知識IP和流量問題」。

他主刀的《李一舟|每個人的人工智能課》,一年賣出 25 萬份,營收 5000 萬元。他的粉絲們,尊稱他為「舟哥」,視他為「AI 教父」。

然而,質疑聲從未停止。有人說他是割韭菜的「知識網紅」,有人說他的課程是「智商稅」。此外,他和團隊搭建的「一舟智能」大模型也面臨質疑,多位業內人士指其沒有備案,且盜用了AI繪畫模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目前李一舟用於售賣AI課程的微信小程序「一舟一課」已暫停服務,相關課程下架。此外,「一舟智能」已經無法註冊,「僅供內部學員使用」。

【詳情回顧:全網下架、賬號被禁止關注!

流量

爆火後,有人對李一舟的學歷產生質疑,21記者核查發現其確為清華博士。

據湖南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官網「校友風采」中介紹,李一舟是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2002級本科、2006級碩士研究生校友,清華大學設計學&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創新設計工程系博士。

企查查顯示,與他關聯且存續或在業的企業共有8家,經營範圍含人工智能應用軟件開發、人工智能基礎軟件開發等。

事實上,李一舟早在十年前就已是流量人物,因參加天津衛視的求職節目《非你莫屬》而走紅網絡。這一期節目標題為《超牛求職者 清華才子李一舟 狂虐boss團 全程高能》,彼時他與多位boss侃侃而談,更是被周鴻禕、潘石屹等企業家爭相邀約。

2021年以來,當AI浪潮襲來,他抓住風口,開始成為「賣鏟子」的人。

第三方平台數據顯示,李一舟在抖音平台共運營了3個賬號,分別為「李一舟AI」、「李一舟」、「李一舟AI思維」。2023年度,李一舟累計開了476場直播,平均每天1.3場左右,場均在線人數1059人,通過直播漲粉68.8萬。帶貨數據方面,2023年,李一舟平均每場帶貨銷量為500件—750件,帶貨轉化率0%—5%。

圖 / 平台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李一舟直播中77%的流量來自自費渠道。

環球經緯所律師方梓楠在接受21記者採訪時分析,李一舟依託成熟的營銷團隊和合適的傳播媒介,並將目標着眼於付費能力處於黃金期的中青年群體,打法非常精準。

天使投資人、資深人工智能專家郭濤在接受21記者採訪時表示,隨着社會對於AI技術的依賴日益增長,人們對技術失控的擔憂也隨之上升,這種焦慮感促使人們尋找能夠信賴的技術解決方案提供者。

「主攻信息差,不斷加深技術焦慮。」在他看來,普通人目前都有一種被新型生產力淘汰的焦慮,加之「李一舟」們不斷地炒作、買量、推廣,衝動之下就容易激情消費。

焦慮

「非常嚇人,我們研究發現ChatGPT好像越來越具有人性了。」

「我們這樣的碳基生物,真的能實現永生嗎?」

「你有可能會丟掉工作,但如果你能夠正確地去學習,特別是使用我們這套課程。」

打開李一舟的人工智能課,類似的話語正在不斷傳遞焦慮。

那麼這套課程可以安撫情緒嗎?通盤來看,整套課程共有37節,內容主要包括登錄介紹、如何使用ChatGPT、打工人如何使用AI、老闆如何降本增效,以及訪談自己的企業家朋友並幫助對方打廣告等等,課程的長度保持在5至30分鐘不等。

(圖說:李一舟課程內容截圖。)

不過,類似這套售價199元的AI入門課程,顯然還無法讓李一舟成為一個實實在在的「AI教父」。

多位消費者表示,課程中最後會引導介紹「一舟智能」的模型,如果需要體驗更多服務,則需要購買「算力」、升級電腦版或手機版會員,其中已經購買課程的會員則可以免費獲得110萬「算力」。

(圖說:「一舟智能」截圖。)

不過據消費者測評,這個「算力」不太經花,一個提問需要一千,一個文生圖指令需要一萬。

質疑聲撲面而言,主要集中於涉嫌非法運營和涉嫌侵權,因其並未取得互聯網信息服務備案,且產品使用了大量的開源代碼和模型,但並未明確標註來源。

方梓楠認為,如果李一舟團隊發佈在「一舟智能」上的模型系屬盜用,但卻將自研模型作為課程(或其他商品、服務)的賣點,甚至直接對外銷售該網站的使用權限,則不僅構成對模型原權利人的侵權,也構成虛假宣傳。

維權

李一舟本次受到的大範圍關注,部分原因與其課程退費不及時且客服態度傲慢有關。

此前,在李一舟的某個AI實戰訓練營群中,助教發消息稱,自認能力強或粉絲多的同學都可以申請退群。目前,該社群疑似已被助教解散。

「他們不注重『韭菜』的售後體驗,出問題是遲早的事。」一位人工智能資深業務人士(王飛)對21記者調侃。

他介紹,市面上也有不少做類似AI課程培訓的自媒體,教你如何入門gpt,但是非常注重用戶體驗,比如幫你註冊賬號、讓你見識一下AI的神奇之處,比如AI算命、AI換裝等等,「至少不要和消費者起衝突啊。」

多年來,知識付費領域一直存在維權及退費的難題。對於課程、培訓是否質量合格,以往缺乏客觀判斷標準,對於很多有「割韭菜」嫌疑的課程,很多消費者的維權最終只能不了了之,最好的結果也只是雙方協商退費。

方梓楠指出,低違法成本是知識付費市場一片亂象的重要原因。本次李一舟團隊行為的不規範性較為明顯,除了下架課程外,行政機關也可作主動跟進,更希望社會能夠探討是否構成消費者「退一賠三」的情形,對課程培訓市場(尤其是成人課程培訓市場)的亂象作有力規制。

「說到底都是花錢看視頻,至少比看短劇有營養。」他笑稱,周圍也有人購買付費的專業學科的課程,但最終也只是把視頻刷完,心理安慰而已。

「成年人買課在我看來是一種娛樂,能部分緩解焦慮就行。」他說。

SFC

本期編輯 劉雪瑩 實習生 宋佳遙

全網下架、賬號被禁止關注!

規模將超650億美元!Sora掀起AI芯片變革

科技巨頭AI爭霸戰,「股王」花落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