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可持續發展,比亞迪用科技推動綠色出行,助力美好明天


從原始社會到現代社會,人類的發展總是伴隨着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放眼四周,曾經的青山綠水,已經變成了高樓大廈,許多動植物也在不斷減少,甚至從地球上消失。為了防止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對自然環境造成更大的危害,現在很多國家都開始提倡減少污染物排放和綠色出行。很多消費者也意識到了環境惡化會對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造成危害,所以開始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並且努力改善出行方式,為改善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

生在城市之中的你,有沒有嘗試探索自然?是否注意到在你成長的過程中,一些孩童時期經常見到的動物、植物,已經很久沒有看到了?就如同柴達木,很多人都知道柴達木是中國四大盆地之一,但是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柴達木的真實面貌。實際上,曾經柴達木盆地在昆崙山、阿爾金山以及祁連山這三大超級山脈的「簇擁」下,柴達木曾經擁有面積高達4.8萬平方公里的超級大湖,其面積比江蘇省還要大。

但如今,青藏高原迅速拔高,三大山脈開始阻擋水汽進入柴達木盆地,導致盆地內部越來越乾旱,曾經的遠古大湖逐漸消失。讓人慶幸的是,柴達木至今仍然依舊是中國高原湖泊分佈最密集的地區之一,擁有33個湖泊。而且因為特殊的地理環境,這些湖泊絕大多數都是鹽湖,數量高達25個。對於國家而言,鹽湖是非常重要的資源,柴達木的鹽湖包含了氯化鉀、氯化鎂以及氯化鋰等物資,並且這些物資的儲量達到了全國相關資源儲量的90%以上。以氯化鈉儲量為例,在柴達木的鹽湖之中,僅僅察爾汗鹽湖的氯化鈉固體儲量,就足以支持80億人使用3000年!

毋庸置疑,單憑氯化鈉固體儲量,柴達木就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柴達木不僅僅擁有氯化鈉,還有相當豐富的天然氣和煤炭等傳統能源。與此同時,由於柴達木也是亞洲面積最大的雅丹地貌群,那與火星相似的地貌和氣候,也非常適合發展光伏、光熱以及風電等新能源。經過相關統計,僅僅柴達木盆地的海西州,可開發太陽能和風能的未利用土地面積,就超過了10萬平方公里,這裡每年的日照時間超過3500小時。縱觀全球,海西州也是最適合開發太陽能與風能的地區之一。

如今,海西州已經創造了「同一地區短期內最大太陽能光伏電站安裝量」以及「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光伏電站併網系統工程」等多個世界紀錄。據統計,從2018年開始,柴達木盆地已經連續五百天,白天的電力全部使用清潔能源提供。現在柴達木盆地已經是新能源項目的搖籃,在這裡,已經建成206個新能源項目,比如著名的「國家光伏發電應用領跑者基地」,就位於柴達木盆地。

很多消費者都知道,現在滿大街的新能源汽車,都會搭載電池,而鋰鹽是製造新能源電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在柴達木鹽湖滷水之中,擁有佔據全球陸上鋰總儲量的72.3%!也就是說,柴達木已經成為最適合新能源發展的區域,它也是人類獲取、輸送、儲存各種能源的超級「聚寶盆」。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領導者,比亞迪汽車走在了全球新能源領域的前列,打通了能源從獲取到儲存,再到應用的全產業鏈,以可持續發展踐行者的身份,構建了全方位零排放的新能源解決方案,推動全球綠色出行。相比其它企業和品牌,比亞迪旗下的光伏、儲能等新能源產品,已經進入全球100多個國家,為保護環境做出巨大貢獻。據統計,截至2023年11月底,比亞迪旗下的新能源汽車總銷量超過600萬輛,讓全球碳排放量減少4400萬噸以上,讓全球人類,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最近一部名為《柴達木:別了,超級大湖》的自然地理科普紀錄片引起了全網熱議,很多人通過這一部紀錄片,對柴達木有了深刻的認知。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這部科普紀錄片,是由比亞迪汽車與星球研究所聯合發佈,紀錄片之中的內容,都是在方程豹首款車型豹5的帶領下拍攝。在柴達木盆地如同「異星世界」一樣的環境中,方程豹豹5如履平地,促成了這一部紀錄片的拍攝。

毫無疑問,方程豹豹5是比亞迪旗下又一款出色的車型,能夠為消費者提供優秀的用車體驗。但是比亞迪作為新能源領導者,並不只是一個打造新能源車型的品牌。與其它企業相比,比亞迪以技術創新為驅動,持續研發綠色科技與產品。其實早在2008年,太陽能、儲能電站以及電動汽車這三大「綠色夢想」,就已經被比亞迪提出。

現在,比亞迪已經打造了全球領先的「光儲一體化」新能源商業模式,實現清潔電力持續穩定輸出,為全球清潔能源轉型做出了巨大貢獻。從能源應用領域來說,除去各種新能源汽車減少污染物排放之外,比亞迪還用雲軌解決交通擁堵的問題,進一步助力全球交通運輸行業綠色轉型,在比亞迪的幫助下,全球交通行業都在快速邁向新能源時代。

從消費者對比亞迪的了解來說,比亞迪已經擁有包含王朝系列/海洋系列車型的比亞迪汽車品牌、包含騰勢D9 DM-i的騰勢品牌、以黑科技聞名於世的仰望品牌以及全新的方程豹品牌,這些汽車品牌形成了完善的品牌矩陣,旗下車型覆蓋了各個汽車細分市場,讓全球58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享受到高品質綠色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