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雙十一:電商狂歡還是「最慘」年度?

又一年雙11落下帷幕,各大電商平台熱鬧的背後卻似乎藏着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有說今年雙11是「最慘」的,究竟是電商的大狂歡變成了黯然神傷,還是這只是市場戰爭的一小攬硝煙呢?咱們深挖一下。

搜索量和熱搜的「降溫」

歷年搜索量

先來看搜索量。數據顯示,今年雙11的搜索量較去年同期下降了整整60%。微博熱搜榜上,「雙11」相關話題的平均在榜時長更是從2019年的接近8小時銳減至今年的不足3小時。是不是覺得今年的「雙11」少了些熱度,像一杯燙到嘴巴的奶茶,呷一口瞬間感覺消涼?

不僅如此,電商交易額也玩起了躲貓貓。京東天貓等大佬們今年竟然只公布了訂單量、用戶規模等等,連往年熟悉的零點後狂歡都不見了。傳言更是四起,說今年電商的成交額直接「腰斬」,讓整個雙11變得有些凄涼。

電商平台的「真面目」然而,真相究竟如何呢?記者深入採訪了一些電商平台的內部人士,發現背後的故事並非那麼凄慘。一位電商高層透露:「今年是疫情後的第一個雙11,對我們來說也是開門紅。」 據說,不少電商公司內部甚至還在狂歡,認為整體消費環境在回暖,未來依然值得期待。


全網交易額

讓我們看看各大平台的數據對比。淘寶集團表示,今年訂單量和成交總額全面增長,累計訪問用戶數超8億,創下歷史峰值。而京東更是成交額、訂單量、用戶數齊創新高,采銷直播總觀看人數已突破3.8億。是不是讓你眼前一亮,彷彿看到了電商的燈火輝煌?

第三方機構和投行的預測:為了更全面地了解雙11的情況,我們瞧瞧第三方機構和投行的看法。中信證券的研報顯示,預計電商大盤交易額同比增速可觀,其中綜合電商同比增長4-5%。更有高盛預測,包裹數量增長23%至24%,整體GMV將達到中高個位數增長。看來,不同機構對於電商的未來還是充滿信心的。

新玩家崛起:電商的天空並非只有阿里、京東這兩顆耀眼的星。今年,抖音、快手等新玩家正如雨後春筍般崛起。抖音電商的表現尤其引人注目,雙11期間直播時長達到5827萬小時,商城GMV同比增長竟然高達119%。抖音電商總裁魏雯雯透露,近一年抖音電商成交額增幅超80%。這是不是讓你感嘆,新勢力崛起,老牌電商們可得小心了。

平台積極「互卷」,消費者越來越理性

但是,平台之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商家和消費者的「過節感」或者「狂歡感」似乎在淡化。數據顯示,僅有半數商品做到全年最低價,不少消費者感慨「滿減湊單太麻煩」、「套路太多,懶得算」,對於購物優惠設計流露出疲態。

消費者們也變得越來越理性,對於電商的促銷策略開始有些審美疲勞。浙江大學盤和林教授指出,電商市場已經進入紅海階段,各大平台為爭奪用戶展開激烈競爭,而未來的發展可能需要更多的創新,比如激勵單個消費者購買貢獻或者向國際市場拓展。

未來展望:電商誰主沉浮?最後,讓我們展望一下未來。電商的蛋糕越來越大,新老勢力爭鋒相對,這場爭奪戰註定會更加激烈。而消費者也將在更加理性的前提下進行選擇。電商們,加油吧,未來的道路或許更為艱險,但這也正是激發創新的最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