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學教授史文中:數字孿生可生成眾多重要應用

11月13日,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學教授史文中在2023數字孿生先鋒城市創新大會上,發表《數字孿生城市技術發展》的主題演講。在他看來,數字孿生可生成很多重要應用,邊緣計算、交通建模等應用與數字孿生進行集成,這就是數字孿生的未來。

史文中提出,數字孿生城市需要實現高質量發展,而這需要技術支撐。據其介紹,他參與開發的數字孿生城市激光移動測量系統,通過激光掃描可自動生成半模擬的模型,最終形成數字孿生的城市。

針對實際場景的應用,史文中舉例說明,在車上使用激光掃描設備,可幫助進入道路實現3D模型的建立。同時,其可以捕捉到道路上的裂紋、缺陷,幫助進行道路維護保養。

史文中表示:「我們還需要一個智慧城市的軟件平台,將所有數據和數字孿生結合,將數據進行系統性整合,可實現視覺化管理和分析。」他認為,交通、環境、管理、生活、經濟以及健康等領域都是智慧城市的應用領域,智慧城市的目的就是給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

針對數字孿生城市的未來技術發展,史文中提出,目前一系列技術可以幫助高效捕捉數字孿生信息,但也要為數字孿生城市更新技術、更新數據。同時,物聯網與數字孿生進行整合,可生成更加有效的應用。

【文字】南方+記者 楊溢子

【攝影】南方+記者 魯力

【設計】欒藝婷

【作者】 楊溢子;魯力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