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電池質量更好的秘密?工藝從「卷」到「疊」了

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保持高速發展,今年1-8月共銷售了537.4萬輛,而且市場滲透率已連續4個月超過30%。

所以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電池產能怎麼提升。

除了產能外,有沒有覺得現在的電池比以前充放電更好,質量也更穩定,而且充放電次數更多壽命更長了?

寧德時代麒麟電池

動力電池科技在快速迭代着,我們發現LFP磷酸鐵鋰電池密度已經做到200kW/kg,而NCM三元鋰已經達到255kW/kg。

以上這些進步,除了電池材料科技的貢獻外,還與近年一項電池工藝革命有關。

動力電池主要由正極極片、隔膜、負極極片等組成,它們一種薄片的形狀存在。製作電池需要把這些薄片封裝在一起,而目前採用兩種製作工藝,分別卷繞工藝和疊片工藝。

技術成熟,被廣泛應用的是卷繞工藝,通過固定卷針的卷繞,將原材料按負極、隔膜、正極、隔膜的順序疊在一起,通過卷繞法直接捲成圓柱形或橢圓柱形,就像我們小時候吃的山楂卷一樣。

最後卷在一起的電芯,會放在圓柱狀或者方殼中,成為我們常見的動力電池電芯。

卷繞工藝的好處有製造工藝簡單,成本低,而且機器捲起來的速度非常快,所以製造效率也高。但在應用中發現,採用卷繞工藝的動力電池慢慢跟不上發展了。

最大的問題是你捲成一團,再放進方形金屬殼體中,這樣太浪費空間了。最終導致電池密度提升不上去。

而且還有其它問題,卷在一起的電極和隔膜,外層和裏面層的受力是不一樣的,散熱情況也會不一樣。最終會影響的電池安全、穩定性和壽命。

所以近兩年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提升還更耐用的秘密?不是「卷」而是在於「疊」。

這就是疊片工藝。

與「卷」在一起的卷繞工藝不同,電池製造中的疊片工藝是依照順序將正極合劑層、隔膜、負極合劑層貼合,組成一個「三明治」結構後,再將多個「三明治」結構層並聯疊合。

並聯疊在一起後,再封裝進方形的電池殼體中,肯定是最省空間的做法。就像你往抽屜里放毛巾,毛巾疊在一起肯定比卷在一起放進更多。

而且現在電池越來越流行的長薄化,疊片工藝就更容易生產出大容量電芯。

比亞迪刀片電池

例如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就是典型的長薄化,所以採用了疊片工藝,相較卷繞工藝實現了更高的能量密度。疊片工藝也讓磷酸鐵鋰的刀片電池在能量密度上能接近了主流三元鋰電池。

而且疊片工藝製造的電池質量還更好,更耐用。

但好東西為什麼不一早使用?因為疊片工藝一直以來有一個缺點——就是生產效率不如卷繞工藝高。

就像你把一堆毛巾疊起來,總沒有捲起來快。

疊片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隔膜褶皺,極片掉粉、錯位等技術難題。而且工藝不過關,還會導致成品率降低。速度不如卷的快,生產難度還更高,成本也就更高了。

但隨着新一代的疊片設備亮相,生產效率已經越來越接近傳統卷繞工藝。

例如蜂巢能源在2022年發佈的第三代高速疊片3.0技術——蜂巢能源把它稱為「飛疊」。「飛疊」首先通過兩層隔膜包覆負極片飛疊技術經過加熱輥進行熱複合及隔膜封邊,再裁切成片,最後和正極片依次堆疊。

飛疊能實現了0.125秒/片的疊片速度,實現了效率與卷繞工藝的持平。此外飛疊設備集成疊片和熱壓功能,能減少設備佔地面積和降低成本。

目前行業內最先進的是長薄短刀電芯+疊片工藝,包括中創新航、國軒高科、億緯鋰能、遠景動力、瑞浦蘭鈞等主流動力電池企業都在推出相應產品。

疊片工藝除了能提高電池能量密度外,還有更穩定內部結構、更長循環壽命、更安全等特點。

近兩年動力電池質量和密度的提升,都與這一項電池工藝革命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