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創作者扶持計劃#
記得早些時候,我一個月五百條短訊還不夠用,後來有了多功能手機,各種的社交工具層出不窮,不過現在手機只剩下微信還是頻頻使用,所以想想信息時代的發展真的是日新月異。
記得沒有多功能手機的以前,我們喜歡書信往來,一直很痴迷,尤其自己的戀愛時代,通過一紙一筆,我們隨時光飛逝。歲月經年,有了BB機,可能許多小朋友都不知道是什麼,最初只顯示號碼或電話留言,後來才有漢字的,可以偶爾發幾句話,但那個時代自己完全還沒有把這些工具和社交聯繫起來。
後來有了手機,從大哥大到智能機,又是一個「我為手機狂」的時代。那個時候,有許多人就特別熱衷於打電話,但對於我,可能感覺有許多東西電話里說不清,或者作為文字控的人,對於打電話並不怎麼熱衷,所以更喜歡發短訊;自己那個時候特愛發短訊,也依賴短訊,可以深切體會到短訊在交流中的作用,什麼敢說的,不敢說的其實都可以通過文字表達出來,所以平時短訊往往超過500條,我自己想想都有點不可思議。
自從有了智能機,手機最初上了Q,彷彿把電腦拿在了手上,可以隨時和Q好友們溝通和交流。記得最初朋友給我推薦微信的時候,我還不知道是什麼,也沒有裝這個軟件。不過和Q類似的飛信、飛秋等,有許多這樣的聊天軟件;可以說,因為QQ用的時候長,朋友了多,通過電腦交流也方便,所以小企鵝一直是自己的最愛。
我加入了幾個QQ群,有同學, 有同事,有狐朋狗友的,各種喜歡的圈子,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個圈子也就是一個部落,不過也許是自己工作忙或者習慣的原因,很長時間大家都在群里呈潛水狀態。加入一個地方報社的幫幫團,多是為搜集地方的新聞為目的,也是寫作愛好者的交流的地方,但是自己已經好久沒有進圈子發過言了,也屏蔽了許多。畢竟日常我們都忙於工作,無暇顧忌這些東西,然而不經意今天圈子裡跳出一條消息,一個長者嘆息,曾經火熱的幫幫團,完全沒落了,沒落的圈子。雖然許多人還在圈子裡,但都不怎麼發言了,可能大家都疲憊了,就連群主都沉默了,怪不到有朋友喟然長嘆,圈子沒落了。
一個事物的沒落,也就意味有另一種事物的雄起。後來自己接觸微信後,才明白微信其實更方便,各種的傳輸功能,真的讓人耳目一新,從崛起到現在,這不自己堅持了這麼長時間,感覺完全替代了許多的社交代具,不得不承認信息時代的強大與殘酷;一如朋友擔心的,在這個時代的交換點上,我們只有不停地更新硬盤才能趕上這個時代,才能駕馭這個時代,才能保證不被這個時代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