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雷諾,2020年退市
廣汽菲克,2022年10月底宣布破產。
謳歌,去年年底關閉官網,宣布2023年不再生產和銷售謳歌現有產品。
以上這些合資車企,還只是退市的部分品牌,多數都是由於資不抵債,不得不放棄中國市場,那麼問題來了,一直生活在合資品牌「陰影下」的中國汽車,為何如今還能倒逼越來越多的合資車企連連退市呢?難道是自主品牌變強了?
中國車企更了解中國市場
早些年,中國汽車市場的大部分份額,都被攥在合資品牌手裡,2020年時,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僅為38.4%,想與合資品牌五五開的機會都沒有,可今時不同往日,據乘聯會數據顯示,去年全年,自主品牌累計份額達到了50%,也就是說,自主品牌目前已經與合資品牌形成了分庭抗禮之勢。
究其原因,那一定是咱們中國車企更了解中國市場。
以位於SUV暢銷榜前列的比亞迪宋、哈弗H6和長安CS75 PLUS為例,動力強、空間大、價格便宜、智能化高,在拉低消費門檻的同時,給足了消費者誠意,這是中國車市最急需的東西,以前咱們沒有技術辦不到,但現在有了,長安藍鯨發動機、哈弗GW4N20 2.0TGDI汽油機、DM-i超級混動技術、DiLink智能網聯等等,那麼自然而然的,市場的天平會向自主品牌所傾斜。
但可惜的是,在高端市場,自主品牌仍然需要再努把力!不過這並不代表自主品牌沒有機會!
新能源汽車的出現給自主品牌創造了機會
近年來,隨着新能源汽車的造勢,由於其和燃油車有着完全不同的技術,那麼在這個層面,中國車企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並且也順利完成了彎道超車,將一眾合資品牌甩在身後,隨着發展漸入佳境,中國造車新勢力勢如破竹,而合資品牌則是岌岌可危,那麼結局就是一些本就沒有太多市場份額的合資品牌,便被迫擠出了中國市場。
當然,即便是有龐大體量的合資品牌,目前也正在被自主品牌以及自主造車新勢力慢慢蠶食,就算是高端市場,也一樣,去年全年高端SUV排行榜中,除了一眾合資車企外,出現了中國造車新勢力理想ONE,它以78791輛的成績,奪得了銷量排行榜上第5名的位置,甚至超過了奔馳GLB和寶馬X5。
寫在最後
由此看來,越來越多的車企撤出中國市場,一方面是因為自主品牌的造車技術更加完善了,性價比更高了,另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車的出現,給自主品牌營造出了良好的彎道超車機會,所以,一些「抗壓力不強」的車企,只得忍痛割愛,被迫退出中國市場!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