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態度很「堅決」,任正非早已明確,業務都在領勢而上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這兩年華為的智能手機、運營商等核心業務,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份額下滑很明顯,但華為並不是寄生在歐美技術上的企業,而是一家能夠自力更生掌握着核心技術的企業。

在遭到美國的制裁之後,華為就迅速調整了自身的業務,在國內市場徹底放棄了安卓系統,全面採用自研鴻蒙系統和HMS服務,以取代谷歌生態。

目前華為已經發佈了鴻蒙OS 3系統,並且開始在老舊機型上適配推送了,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機型升級到鴻蒙OS 3,同時華為也公布了最新的裝機量,鴻蒙OS設備已超過3.2億台。

華為還和14家鴻蒙生態合作夥伴簽署了備忘錄,必將推動鴻蒙OS生態更快速的成長,隨着更多的開發者加入,鴻蒙OS的規模必定會進一步擴大。

除此以外,華為還明確表示2023年會如期發佈鴻蒙OS 4,屆時鴻蒙系統也將進入發展的快車道,一切都令人非常期待。

就在華為釋放了這些消息之後,有媒體表示華為的態度很堅決,建立在生態之上的各項業務都在領勢而上,受到制裁的影響越來越小了,在遭到美國制裁後,華為的這步棋確實選對了。

事實上,華為的態度確實很堅決,因為全力發展自研系統和生態,早就是華為決定了的計劃,現在只是如期推進而已。

首先任正非早前就已明確,華為要在技術方面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並且還強調華為每年要拿出總營收的20%用在研發投入上,芯片、系統等根技術方面尋求突破,自主掌握。

在美國修改芯片等規則後,華為是能夠使用安卓系統的,現在海外市場依然是用的基於安卓深度定製的EMUI,但問題是華為雖然能夠繼續使用安卓系統,卻無法獲得後續更新和繼續使用GMS服務。

所以任正非才會明確表示,要在根技術上全面突破,就是為了未來不再任人魚肉,只要掌握了核心技術就有談判的話語權。

其次是鴻蒙系統比安卓系統更有優勢,華為打造鴻蒙系統,並不只是簡單地替代安卓系統,而是布下了新的業務閉環,這套系統可以在手機、平板、電視、汽車以及各類電器等設備上使用。

因為鴻蒙OS採用的是微內核、分佈式設計,能夠實現一次開發多端部署的能力,無縫打通各種設備之間的壁壘,讓萬物互聯不再是技術難題。

一旦建成了萬物互聯的應用生態,屆時華為就可以在更多的設備上實現盈利,讓自己的業務覆蓋全終端領域,實現更多的營收和利潤,而現在這項業務也在領勢而上。

最後基於鴻蒙系統,華為還打造出了鴻蒙智能座艙,並應用在問界系列車型上,靠着在電車賽道發力,華為也找到了彌補手機業務損失的新方向。

現在問界系列車型的月交付量已連續三個月實現破萬,並且今年10月的交付量達到了1.2萬台,隨着問界車型持續暢銷,相信華為在電車領域能夠打造出一個新的世界品牌。

而上述這些全部都是基於鴻蒙OS生態所取得的成績,可見華為快速推動鴻蒙系統普及,態度是很堅決的,目的也是很明確的,靠着鴻蒙系統的釋放的勢能,華為的各項業務板塊都在領勢而上。

相信隨着鴻蒙生態不斷完善,屬於華為的未來也會變得更加光明。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點贊、分享,談談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