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基本上已經不需要台積電了,任正非:和平是打出來的

隨着老美不斷的修改芯片規則,越來越多的企業不能實現自由出貨,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國高科技企業被列入限制名單。

但,讓人沒有料到的是,英特爾三星、台積電等國際行業巨頭獲得了為期一年的豁免權,也就是說,在未來一年,其在大陸的工廠可以繼續引進半導體相關的設備。擴大產能以及升級工藝製程都是可以的。

雖然台積電獲得了一年自由出貨權利,但對華為來說,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因為華為現在已經不需要台積電了。

要知道,自華為被斷供後,「缺芯少魂」讓華為到了生死邊緣。但華為並沒有因此認輸,而是選擇增加芯片領域的研發投入,與國內的相關企業進行合作,目前,已經在各個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台積電不能為華為代工芯片後,直接導致華為手機業務出現斷崖式下滑,甚至不惜出售榮耀系列來緩解芯片短缺的問題,其營收也是從8000億元降至6000億元,直接蒸發2000億。

但隨着華為的砥礪前行,手機方面今年發售了新機Mate 50系列,雖然沒有自研的麒麟芯片,也沒有5G芯片,但華為Mate 50系列依舊很受消費者的歡迎,首批備貨的400萬部在預售當天就被搶購一空。相比蘋果14上市隔天就破發,華為新機又一次完勝。

要知道,任正非從來不打無準備的「仗」,做什麼事都是底氣十足,在華為不斷受到打壓的時候,任正非表示:我們要向上捅破天,向下紮根到地,不懼怕任何困難,打出一個三十年的和平環境。

事實證明,華為也正如任正非所說的那樣,華為紮根到底進入汽車領域,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問界系列汽車,已經連續兩個月取得破萬的銷量。這也驗證了余承東所說的,華為不進入一個領域罷了,一旦進入,必定做到第一。

面對「缺芯少魂」的問題,華為成立十大軍團,採用靈活戰術,使華為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相關數據顯示,全球運營商增速,華為是最快的,其在5G業務領域已經是全球領先。

由於台積電不能為華為提供代工服務,導致華為麒麟芯片成為「絕唱」,不過,面對此種情況,華為沒有向西方霸權主義屈服,而是啟動了「南泥灣計劃」,芯片被斷腕,就自己去造。

經過兩年的「南泥灣」布局,華為基本上已經打通了國內芯片供應鏈,華為自研芯片堆疊技術,用面積來換性能,目前已經基本優化完成,預計在2023年會正式發佈。

另外,華為與國內芯片廠商合作共建國產芯片產業鏈,余承東曾公開表示,用不了多久,我們國內就會出現完全「去美化」的芯片產業鏈。

此外,在華為Mate 50發佈會上,余承東表示,真正的華為5G手機會王者歸來,更有相關消息透露,明年華為麒麟芯片也會重新回到賽道,屆時華為一定會再次站在高端手機的王座之上。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方面已經正式宣布國產光刻機突破90nm,華為的鴻蒙系統已經與「國家隊」龍芯中科CPU適配完成,中芯國際也已經實現14nm芯片的量產,華為的好消息一個接着一個。

華為的宗旨一直都是研發至上,在芯片規則被不斷修改之後,任正非就表示要全面支持海思搞突破,打破封鎖,並在公司內部講話,讓所有人都緊張起來,把寒氣傳遞給每一個人。

從華為目前的布局和取得的突破,表明即便台積電能夠自由出貨,華為基本上也已經不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