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堪比DF-5大單來了?50億「快遞」月球車,收回了20年發展成本

說起國產航天的發展可謂是有目共睹的,在幾十年的發展中,陸續創造了嫦娥探月、空間站、火星探索等多個大型功能的發展,而且未來登月以及建立月球基地的計劃也在實施之中,未來國內航天的發展可能會引領全球。當然,國內航天的快速發展也讓很多友好國家關注,並且希望開展合作,除了空間站的國際合作,最近還接到了來自阿聯酋的大單,「快遞」一輛月球車,合同金額高達50億美元。

根據社交媒體報道,9月16日,國家航天局(CNSA)和阿聯酋太空中心(MBRSC)簽署協議。根據協議內容,計劃在2026年底由嫦娥七號火箭將一套「拉希德二號」月球車送上月球的南極。根據中東媒體的報道稱,該合同價值高達50億美元,合計300億RMB。

而這個價值50億的天價訂單,可能也是國內航天領域有史以來接到的金額最大的合作項目,當然了項目難度也要遠高於之前的任何合作發射。畢竟之前的發射大多數是一箭多星的商業發射,只要衛星進入同步軌道就算成功,衛星是對方提供的,不工作之類的原因那都和發射無關。而這次合作中的將火星車運送到月球南極難度就要大很多。雖然說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天體,但需要將一個完整的月球車準確地送上月球地面,難度還是很大的,全球能夠做到的國家並不多。不過國內航天人已經接連將「玉兔一號」和「玉兔二號」兩個月球車送上月球,這種發射經驗也是讓阿聯酋決定選擇國內航天合作的重要原因。

另外從合作金額上來看,50億美金還是非常多的,舉個例子吧,從1992年以來,截止到2011年國內20年用於航天方面的投入大概是350億,而這次一個合作合同就有300億,也就是一個訂單回收了大約20年的成本。當然了,這個是沒有計算通貨膨脹的,畢竟20年代的300億和20年後的300億無法等值,但這也依然可以說明這次的「快遞」月球車的大單之金額是很可觀的。這一大筆資金無疑會給未來國內航天的發展注入很強的活力。

據稱在協議簽署後,雙方都覺得都佔到了便宜,一方是阿聯酋覺得很便宜,50億美元就把月球車送上去,還不用操心,要是自己建造火箭發射要等到何年何月,而且這比找西方要划算多了。而根據資料來看,阿聯酋每天的石油出口大概為250萬桶,2021年石油收入接近3000億美元,因此花費50億美元大概就是阿聯酋一年收入的六十分之一而已,對方真心覺得站到了便宜。而作為國內來說,也是覺得佔了便宜,畢竟一般發射商業衛星怎麼會有這麼大的訂單呢?這一次就差不多等於前20年的航天發展投入,一次收回大部分成本,也是高興都來不及。

也難怪有軍迷將這次合作,和之前的沙特引進DF-5相提並論。要知道當年DF-5也是對方也是拋出了非常滿意的價格,而這些資金也是雪中送炭。如今雖然資金並不是那麼急迫的需求,但是這一大筆錢對未來國內航天的發展肯定是有很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