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進不出」?小米這6.82億美元怕是要打水漂

多年在外經營,小米的全球市場份額水漲船高,除了高端市場難有大進展之外,整體倒也呈現良好的態勢。只可惜,在外打拚哪有在家門口工作舒適,小米在海外時不時就會因為「水土不服」而遭遇一攬子事。

尤其是這一次,小米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刁難,6.82億美元被凍結,目前難以解凍,有可能就此打水漂。網友不僅感慨,小米這回真是碰到硬茬了,而且麻煩事還怕在後頭!

小米的6.82億別扣,真是有理也說不清

今年四月份的時候,三哥將小米印公司的555.1億盧比(約6.82億美元)給扣了,並表示這是小米通過假冒成支付特權許可使用費的方式,對國外實體進行匯款,違反了當地的法律。

三哥的動作太突然,小米也有些猝不及防,隨後緊急發佈了聲明,表示自己並沒有違反當地法律,這555.1億盧比的用途全部是支付授權技術和只是產權,是合法合規的商業行為。

時隔數月,三哥上訴機構再次確認小米的這筆匯款屬性仍然是「不合法」,這下小米可真是傻眼了,只能再度發佈聲明,並沒有違法,將採取一切手段保護公司名譽。

有意思的是,小米這一次承認了這555.1億盧比中,有84%以上是支付給高通,用來買專利授權的。並且高通也同樣認可這筆匯款是合法的。

說白了這件事從頭到尾就是「故意為之」,當三哥想要針對你的時候,無論說什麼都是蒼白無力的。小米的這555.1盧比丟了還算是小事,後續生意還能不能做,聲譽會不會受到影響,才是大事。

三哥對外企的「排斥反應」

三哥近些年對外來企業的態度令人感覺到非常矛盾。一方面他們採取開放的態度,希望全球各大知名企業前往當地建廠做生意。比如說印推出了2萬億盧比的製造業促進計劃,對海外企業進行補貼投資。

數據顯示,20-21年,三哥的製造業吸引外資高達213.4億美元,比起同期增長了76%,可見三哥確實很想藉助外來企業的力量幫助本土製造業崛起。

但是矛盾的另一方面是,一旦海外企業在當地開始佔領市場,「擠壓」到本土製造商的發展時,他們又會變得非常自私,用各種方式「找茬」,今天扣錢,明天罰款,總之就是不給點安生日子過。

這也就致使,很多外企在剛進入印的頭幾年日子過得非常舒服,但是等「安全期」一過,日子就立馬變得不好受起來。

海外知名企業諾基亞亞馬遜IBM等都遭遇過和小米類似的狀況。甚至某些企業,因為被針對得太狠,只能被迫放棄當地市場,灰溜溜地捲鋪蓋跑路。

小米的考驗還在後面

三哥的「德性」短時間怕是難改,所以小米的的考驗估計還在後面。要知道,小米在印市場可是常年排第一的,每年都賺的錢可比這555.1億盧比要多不少,所以要讓小米一下子因為這件事放棄當地市場,也是不可能的事。

但繼續留下來,就代表着未來將會有不斷被「沒事找事」的風險。而且,從三哥的視角來看,小米已經成為了阻攔本土製造崛起的攔路虎,所以未來的日子只怕會愈發難過。

也不知小米麵對如此情景,將會做出何決定,是否能夠找到法子,拯救自己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