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將車輛放在華為線下店來銷售,一直是問界M5的一大優勢,畢竟華為的線下店遍布全國,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三四線城市都有華為的線下店,並且還多是一些人流量巨大的地方。在華為如此大的渠道優勢下,AITO品牌的銷量想不高都難。
雖然賽力斯因為和華為合作,佔據了天然的渠道優勢,讓AITO問界的銷量直追蔚來、理想,但是在終端服務上AITO問界似乎也因華為而遭受非議。
就在最近,網上曝光了一位華為問界准車主訂單被取消的信息。爆料稱,車主因為疫情防控/特殊地區上牌/高溫影響的原因,需要稍晚才能提車。但在明確告知了相關原因後,對方仍在10個工作日後直接沒收了客戶定金。
對於此事件,不少網友都認為華為和賽力斯沒有錯,畢竟定金不同於訂金,按照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七條規定:債務人履行債務的,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無權請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但值得注意的是,爆料中有講到,車主是因為疫情防控/特殊地區上牌/高溫影響原因才無法提車,特別是疫情防控更是屬於不可抗拒因素。同時,車主並非是不提車了,只是稍晚才能提車。華為問界雖然有一定理由可以沒收定金,但是難免缺失溫度。
對於這種情況,據出行局了解,像諸如小鵬、蔚來等造車新勢力不會沒收定金,針對這種特殊情況可以進行特殊處理。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事件華為問界也許只是缺失溫度,在黑貓投訴平台上,問界的297條投訴中,其中大部分都是定金問題,可見華為問界在定金問題上並非只是缺失溫度這麼簡單。
有眾多消費者投訴稱,在華為商城支付定金時,認購協議中明確寫明,下定後在72小時內屬於猶豫期,可以在此期間隨時退定金。
然而,當消費者決定放棄購買問界M5時,即便仍處於72小時猶豫期,也無法在華為商城進行退款,反而是需要華為體驗店的銷售進行操作確認,但門店銷售卻是在72小時猶豫期期間拖延時間,導致定金無法原路退回。
還有更狠的,在三天猶豫期期間,華為問界的銷售直接私自鎖單進行排產。
並且這種情況也並非個例,反而是全國各地都有出現這種情況,導致眾多消費者損失5000-10000元的定金。
造成這種情況的很大一個原因在於,問界採用的銷售模式仍是較為傳統的和經銷商合作模式,與傳統的4S店模式相似,只不過以前傳統的經銷售變為了華為這個號召力更大的公司而已。
華為雖然和賽力斯合作打造了AITO品牌,但是華為現在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在於賣車,通過賣車來獲取服務費。出行局此前就曾報道過,華為與賽力斯在智選模式下,華為與賽力斯的分成大概是1:9,華為每賣一台新車可以拿到10%的提成,也就是說售出一台問界M5,華為便可以拿到超過2萬元的分成。同時,AITO問界的銷售提成也非常高,普通的燃油車一台車提成為200-400塊錢,而問界的銷售則是可以達到1000-2000塊錢。
在高提成之下,華為線下店中的問界銷售難免會鋌而走險,做出一些沒有職業操守的事情。同時,有關問界違反承諾,退款難的投訴今年3月份開始便有了,但時至今日仍還是時常因為定金問題遭到投訴,可見華為和賽力斯雙方對此事並沒有做出整改,甚至不得不讓人懷疑雙方是不是對店內銷售的這種行為採用默認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