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制韓企?老美官宣了「新規」,台積電的結局逐步「明晰」了

目前老美已經公布了「新規」,針對中國芯片企業設備的出口禁令,將由原本的10nm工藝調整為14nm,而這項規定直指台積電,並沒有對韓企實行,老美究竟意欲何為呢?台積電又該如何應對?

韓企的限制被放開了?

在芯片規則的不斷調整下,不僅僅是中國本土的半導體廠商受影響,就連外企在國內的工廠同樣受影響,此前就規定不得將EUV光刻機帶入中國分廠,而在芯片法案落地後,限制將更加的嚴格。

韓企SK海力士,很早之前就想引進EUV光刻機到中國分廠,但由於ASML沒有足夠的產能一拖再拖,如今受到老美的管控更是不可能了,而韓企在國內有着大量的產能,一旦全新的「規則」實施,損失最大的自然是它們。

目前韓國針對是否要加入「四方聯盟」還在糾結中,畢竟中國市場佔據了超過50%的份額,一旦被老美要求斷供,這樣的損失無疑是「致命」的,然而很快這件事就出現了反轉。

老美在「新規」公布之後,又補充了一個關鍵點:「出口限制的升級不會對中國大陸市場的韓企產生影響!」意思就是這次的規則升級就是針對台積電和ASML的,難道老美不再限制韓企了嗎?

這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是個「陷阱」,老美急需三星、SK海力士等等企業的先進技術,現階段老美正拉攏韓企加入「四方聯盟」,而這個聯盟就是專門為了限制中國市場成立的,韓國的態度已經有所鬆動,目前正處於關鍵階段,自然是要給點「甜頭」嘗嘗。

一旦韓企成功加入到了「四方聯盟」中,所有的一切可就任由老美擺布了,屆時對於中國市場的限制將會加倍奉還,因此怎麼算來吃虧的都是韓企,老美太懂得「放長線釣大魚了!」

除了台積電之外,老美最忌憚的芯片廠商就是三星了,一直不顯山不漏水,卻能夠緊跟着台積電的步伐,如今台積電的3nm N3工藝已經被放棄,三星也將成為首個量產3nm芯片的廠商。

台積電已經有結局了

將芯片限制範圍調整為14nm,並且聲明不對韓企起效,很顯然就是衝著台積電來的,在芯片法案正式公布之後,關於那520億美元的補貼也有了明確的說法,簡單來講就是在美本土投資越多補貼就越多。

英特爾官宣了100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三星更是達到了2000億美元,而美光也宣布了1600億美元新建產能……唯獨台積電只是磨礪兩可的宣稱將新建3nm產能,並且並沒有公布投資金額。

此前已經在故意拖延5nm工廠的投產時間,因此擴產3nm也被老美認定為是在忽悠,而這個所謂的「新規」就是專門為台積電制定的,儘管在大陸的份額佔比不足10%,但華為這個大客戶可一直都在等着,自然他們不敢有任何的鬆懈。

後續在大陸市場的28nm以及16nm產能的擴產,都將受到這個規定的影響,而韓企卻能夠安然無恙,這對台積電而言的確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能夠把握住美企客戶來源於先進技術,但目前已經存在變數了。

台積電的初代3nm工藝,已經被英特爾和蘋果棄用,而第二代的N3E工藝,要等待2023年下半年才能量產,三星目前並沒有傳出任何延遲發佈3nm工藝的消息,一旦如期發佈,對台積電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一邊要遭受三星的窮追不捨,一邊又要和老美鬥智斗勇,台積電現在可以說太難了,從赴美建廠那一刻開始,台積電就已經喪失了自主經營權,如果後續不能實現技術的去美化,這種情況將會愈演愈烈。

台積電目前的處境也非常尷尬,目前所有的高額建廠成本都由自己承擔,但如果要獲取這個補貼,就意味着要放棄整個中國市場,過度依賴於美企客戶意味着什麼,張忠謀和劉德音不可能不懂。

台積電的結局也已經清晰了,如果不能實現技術的完全自主化,那麼就永遠擺脫不了老美的陰影,中國市場才是它最終的歸屬,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