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支持的芯片架構佔據物聯網市場,如今開始攻入美國芯片的陣地

據悉操作系統深度與鑒釋科技共同開發了筆記本電腦,採用中國芯片目前熱烈支持的RISC-V架構,這是全球首款RISC-V架構的PC,意味着中國芯片推動RISC-V架構在物聯網芯片市場取得優勢後,攻入美國芯片企業IntelAMD佔據優勢的PC市場。

RISC-V架構如今已得到中國芯片的強力支持,據公布的信息顯示RISC-V的19個高級會員之中有12家來自中國,中國芯片可謂RISC-V的絕對支持力量。

RISC-V架構誕生近10年發展一直不溫不火,2018年中國成立了RISC-V產業聯盟,不過那時候的中國芯片尚未全力投入,多數芯片企業都基於ARM架構開發芯片,2019年ARM華為的合作出現障礙,中國芯片幡然醒悟,ARM的所謂開放合作同樣是有限制的,從那時候起RISC-V得到了中國芯片的強力支持。

在中國芯片企業當中,阿里平頭哥應該是最先強力支持RISC-V架構的企業,它最早開發RISC-V架構芯片玄鐵系列,據悉玄鐵芯片開發數年來已出貨數十億顆,主要應用於物聯網芯片市場,因為RISC-V架構的芯片成本更低,中國物聯網芯片高度重視成本,因此授權費更低的RISC-V架構在物聯網芯片市場大行其道。

RISC-V架構在實際應用中證明了它的低成本優勢,它可以成熟工藝生產卻獲得更高的性能,它強調開放而幾乎沒有授權費,由於是全新芯片架構,歐美企業尚未獲得優勢的專利,這都有利於中國近幾年誕生的芯片企業開發RISC-V架構芯片並掌握更多專利。

目前ARM主要佔據移動芯片市場,Intel和AMD擁有的X86架構佔據服務器和PC處理器市場,形成兩強的格局,不過ARM在移動芯片市場取得壟斷優勢後,正積極進軍服務器芯片市場和PC處理器市場。

美國蘋果開發的ARM架構M系處理器已具有媲美Intel處理器的性能,同時擁有功耗優勢,可以開發出更輕薄、續航更長的筆記本電腦,由此搭載M系處理器的MacBook上市以來持續增長,今年一季度Mac的出貨量增長18%,在前五大PC品牌當中增速第一。

中國芯片企業華為、阿里平頭哥則開發了ARM架構的服務器芯片,其中華為將ARM架構服務器芯片應用於自家的泰山服務器,從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的服務器招標中斬獲不小的市場份額,成功推動ARM架構在服務器芯片市場打開局面。

然而隨着ARM與中國芯片的合作出現嫌隙,中國芯片極力支持RISC-V架構,在推動RISC-V架構佔領物聯網芯片市場之後,開始推動RISC-V架構進入PC處理器市場,RISC-V架構將同時成為ARM和Intel的競爭對手。

如今中國計劃採購5000萬台全國產PC,RISC-V架構芯片或許將在其中取得部分市場份額,正式在PC市場打開局面,由於中國芯片掌握RISC-V架構更多專利,因此中國芯片可望推動RISC-V架構與ARM和X86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打破美國芯片主導移動芯片和PC芯片市場的局面。

這幾年中國芯片的進展頗為神速,湧現的芯片企業數千家,在諸多芯片行業都打破了美國芯片的壟斷優勢,國產芯片自給率也在節節攀升,近期美國芯片開始哀嘆芯片賣不出去了,不得不大舉降價拋售,回顧兩年前美國芯片傲慢地對待中國製造,到如今不得不期望中國企業買芯片,可謂形勢逆轉,美國芯片應該後悔捧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