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比爾蓋茨所願,海外芯片價格「大跳水」,內地產量卻與日俱增

前幾年,眾多海外企業開始對華為麒麟芯片業務進行限制的時候,比爾蓋茨就頗有先見之明得認為:這樣打壓毫無意義,只會讓他們(內地)走上自給自足的道路。如今,比爾蓋茨的預言正在一步步上演。

如比爾蓋茨所願,海外芯片價格「大跳水」,內地產量卻與日俱增

在今年芯片供過於求的情況下,海外芯片企業都遭受了訂單縮減浪潮,價格甚至出現了「大跳水」。反觀內地市場,芯片行業卻迎來了高速增長階段,產量與日俱增。為什麼會有這麼大差距呢?

事實上,華為手機業務無奈進入蟄伏期後,內地科技巨頭們就清楚了解到:芯片製造已經成為不可忽視的短板,只有增強自身科技實力才能不受制於人。此後小米OPPO等國產手機品牌紛紛加大了科技研發投入,義無反顧地走上了自研芯片的道路。

對數碼有所了解的人應該都清楚,蘋果產品的核心就是:自研芯片+自研系統喬布斯以及庫克正是憑藉著這一完美閉環贏得了眾多用戶口碑。此前,小米為了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里脫穎而出,不惜代價得打造出澎湃S1芯片,將其量產於小米5C上,可謂一鳴驚人。

經過四年沉澱,小米的造芯策略發生了一定變化,那就是從Soc走向專用芯片,從中端機搭載變成旗艦機型搭載。2021年,雷軍在年度演講上正式亮相了澎湃P1充電芯片以及澎湃C1影像芯片,它們分別被搭載在小米12Pro以及摺疊屏MIX FOLD上。同年央視紀錄片中,小米工程師明確表示:Soc研發投入是超乎想像的,未來仍會回到設計以及製造方面。

「技術為本」大概是每家科技公司的發展鐵律,而小米顯然沒有放緩前進腳步。就在近期,澎湃G1芯片的亮相着實令人驚艷,一方面它可以實時檢測電池安全,增加手機續航時長,另一方面則是為小米補全了充電領域的最後一塊拼圖,實現電池管理全鏈路技術自研的突破。

根據目前看來,小米12S系列產品將會率先搭載澎湃G1芯片,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了解一下。

時至今日,芯片製造已然成為科技巨頭們下一個較量的賽道,正如比爾蓋茨所願,國產手機品牌的入局加速了自研進程,內地芯片產量與日俱增。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