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傳來新消息,外媒:「紮根」到底了,谷歌的優勢回不來了

華為傳來新消息,外媒:已經「紮根」到底了,谷歌回不去了!

「缺芯少魂」的處境困擾了中企多年,而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實際上還是出於我們自身上,以前國內的企業秉承着「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思維,導致過於依賴海外的技術。

在利益的驅使之下,也一步步放棄了自主創新的念頭,正中了歐美國家的圈套,好在有了華為的尖端技術,讓老美提前暴露了該有的「嘴臉」,在一系列針對性的措施下,國內的企業總數醒悟了過來。

按照目前國內的狀況來分析的話,操作系統領域是要比芯片更加的難的,無論是在手機還是桌面系統上,都被美企完全給壟斷了,特別是在手機操作系統上,以前市面上就只有IOS系統和安卓系統。

除了蘋果手機採用IOS系統之外,其餘的手機採用的都是安卓系統,市場壟斷率達到了99%以上,谷歌和蘋果所建立起的強大生態,也讓其它的操作系統難有一絲機會。

在老美的步步緊逼之下,谷歌中斷了和合作、芯片供應渠道也被切斷,手機業務也遭到重創,但沒想到卻激起了一個更為強大的華為,一步步「撕碎」了老美的陰謀詭計。

鴻蒙系統「紮根」到底

在相關限制之下,華為相繼發佈了頂級的麒麟芯片以及鴻蒙系統,而這些都是源於加速之下的產物,這也導致在市場推廣過程中相對艱難,在芯片禁令升級之下,麒麟芯片只能暫停生產。

但好在鴻蒙系統的技術是自研的,老美在限制的過程中並不能直接起到作用,在鴻蒙手機系統正式發佈之後,就得到了國人的高度支持,打破了各項操作系統市場的記錄,如今的生態用戶量已經突破4億。

但即便如此「套殼安卓」的言論,並沒有因此而消失,主要原因就在於,鴻蒙採用了和安卓相同的開源代碼,才得以兼容安卓的應用,同時在操作體驗上,也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即便後來官媒也進行了多次的發聲,但所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因為人們只相信自己眼前看到的事實,但在新消息傳來之後,華為也該擺脫「套殼安卓」的頭銜了。

據悉目前華為已經正式對外官宣,將會在下半年發佈自主的倉頡編程語言,意味着華為有能力從「根部」解決系統、軟件開發問題了。

要知道蘋果、谷歌、微軟等等企業能夠那麼強大,就是因為擁有獨立自主的編程語言,鴻蒙3.0版本也將於下半年發佈,很大概率會實現倉頡編程語言的應用,將會和安卓系統正式的「決裂」。

對此外媒表態:「華為已經「紮根」到底了,谷歌的優勢回不去了!」

鴻蒙系統的優勢

目前華為也透露了鴻蒙3.0系統的優勢,其中最大的亮點就在於多平台應用功能的提升,並且可能分享其它計算平台的算力,這將在最大程度上提升系統的流暢性。

在正式刪除了安卓系統的源代碼之後,將成功建立起真正的鴻蒙體系,市場上也不會再出現「套殼安卓」的不正確觀念,華為也將利用自主的編程語言,研發出更多原生的APP,逐步擺脫掉安卓應用。

顯然鴻蒙已然成長為全球第三大系統了,在即將到來的萬物互聯時代,鴻蒙相比於安卓和IOS系統,還是具備有很多優勢的。

目前鴻蒙已經啟動了物聯網的布局,已經把我們所常見的電器,很好地融入到了這個系統裏面,手機就好比一個「遙控器」,可以智能操控所有加入其中的設備。

而安卓系統採用的是宏內核設計,根本無法實現類似的操作,以至於谷歌目前已經着手研發全新的互聯網系統,從而實現對於安卓的替代,但顯然研發全新的系統需要時間,華為已經走在了最前頭。

目前華為搭載鴻蒙OS自有設備,已經成功突破了2億,而這還是老機型更新的數據,一旦華為解決了芯片供應問題,恢復了新機的發售量,華為鴻蒙系統必將勢不可擋。

好消息就是目前華為已經把開源鴻蒙捐給了國家,後續將充分發揮潛能,匹配上最優質的資源,從而吸引到更多的廠商入駐鴻蒙生態,進一步促進全球化布局的目標。

足以證明在技術上實現了完全的自主化,就算老美有再多的手段,也奈何不了我們,而這就是自主創新的重要性,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