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學習機市場群雄逐鹿,科大訊飛牽頭制定團體標準

隨着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加持,智能教育硬件市場出現「神仙打架」的局面,並進入AI時代。以AI學習機為例,傳統教育巨頭、傳統硬件廠商、教培機構、科技公司等紛紛入場,「AI」也成為很多廠商的買點和噱頭。6月29日,科大訊飛牽頭與國際標準化組織專家、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委員會委員吳永和教授共建「AI學習機」團標,推動AI教育智能硬件行業規範化。

吳永和主導和參與研製的標準20多項,他表示:「一流的企業做標準。科大訊飛在人工智能領域起到引領作用,在教育領域也有一系列產品。教育部在推進數字化戰略行動中明確提出,要建立健全標準,AI學習機標準也是其中之一。」

目前為止,業內和市場都比較認同的標準是國內人工智能頭部公司科大訊飛發佈的AI學習機「4+1」標準:「能對學情做分析,能對學習做推薦,能對語言做提升,能以成效促信心,綠色陽光能守護」。

AI學習機的「4+1」標準發佈後,引發了行業的巨大反響,眾多廠商跟進。但是,市場上,能在軟硬件方面都做到符合標準的產品並不多,例如:只是在產品功能上標註AI、卻無AI能力,無法為孩子學情提供精準診斷,無法為孩子提供針對化的學習路徑。

科大訊飛是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深耕「人工智能+教育」領域已經18年。其語音識別、圖像識別、機器閱讀理解、知識圖譜等人工智能技術在國際人工智能各項比賽上獲得數十項大獎。科大訊飛的智能教育相關產品在全國32個省級行政區的5萬餘所學校應用,服務學生過億。

在牽頭行業專家制定標準的同時,科大訊飛也在和北京師範大學西南大學首都師範大學江南大學等多所高校專家進行針對AI學習機的研究。基於專家意見和市場反饋,科大訊飛AI學習機進行全新升級。

6月29日,科大訊飛發佈了升級重點:

一、能對學情做分析,能對學習做推薦:小初高AI同步精準學,孩子在學習機上做十道題或者拍一拍作業、試卷,即可進行學情診斷,梳理知識圖譜,並推薦學習內容。此次升級中,學情診斷報告全新優化,覆蓋小初高更多學科。結合知識點體系、區域考情和新課標要求,科大訊飛AI學習機會生成小節、單元、期末、中考等各階段知識圖譜,學生可進行更有針對性的鞏固訓練,省時提效。

二、能對語言做提升:基於科大訊飛領先的AI語音技術,科大訊飛AI學習機從語音診斷和口語日常訓練等多方面助力語言能力的提升。小學英語方面,新增了聯合上海外國語大學研發的「瑞恩熊AI英語」學習版塊,打造權威、科學的教研體系。語文閱讀方面,面對新課標帶來的新變化,在對孩子閱讀能力進行診斷的基礎上,提供針對性的閱讀思維訓練方案。

三、能以成效促信心:2019年,科大訊飛開始試運營針對理科學習的火箭計劃,開放AI學習計劃功能,學生可跟着學習機內置的AI學習規劃師進行學習、打卡,完成個性化學習挑戰,用戶滿意率達95%。今年,新增文科學習的星海計劃,面向全學齡段用戶開放。

四、綠色陽光能守護:以科大訊飛AI學習機T10為例,搭載高清護眼屏,通過了中國泰瑞特和德國萊茵TÜV 低藍光護眼認證、以及中山大學眼科醫院和賽西實驗室聯合認證的學習平板視覺健康評價A級評定,為孩子用眼提供了硬件級的健康守護。另外,軟件功能上支持防抖動檢測、距離檢測、時長檢測等,幫助孩子養成科學的用眼習慣,從軟硬件層面共同呵護孩子用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