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芯片斷供4年,銷量下降2億台讓蘋果躺贏,芯片研發能撐得住嗎

巔峰時期的華為手機,手機的年銷售量打破了2.4億部,成為是全球的第一名,其銷量不僅超過了蘋果,就連素來有着「一代機皇」的三星手機也被超越,而華為的市場不僅僅是在國內,更是銷往全球的56個國家或地區。

一時之間,華為手機在手機市場可謂是一支潛力股,讓無數人看到了中國手機品牌發展的勢頭猛烈,可就在華為顯露身手時,卻遭到了最強烈的打壓。

大概四年之前,美國將華為列入所謂的「實體清單」之後,華為就陷入了芯片斷供當中,華為手機的首當其衝,手機年銷售量一再陷入斷崖式下跌。

因為缺芯問題,華為手機銷量暴跌2億部,年銷售量徘徊在僅剩下2000多萬部的低谷當中。

還有數據顯示,缺芯所帶來的後果十分猛烈,華為2021年的營收銳減2500億元,跌幅超過30%。令人感慨的是,華為手機在去年的銷量不足3000萬台,也就是連巔峰時期2.4億台的零頭都不到。

美國對於華為的打壓手段,對於整個國際社會來說,可謂是再熟悉不過,畢竟美國打壓華為的方式,與多年之前打壓日本東芝和法國阿爾斯通的手段如出一轍。

那是在1978年5月27日,在日本東芝總部大樓之前,東芝的兩名高管被逮捕,原因是被美國指控東芝向蘇聯出口數控機床。而在那個時候,日本迫於美國的壓力,不得不被迫在自己的地盤上逮捕了東芝兩名高管,之後又不得不向美國出讓東芝的相關技術,日本東芝自此一蹶不振。

而這對於日本產業史上無比恥辱的一幕,也同樣在法國上演。在2013年,在法國阿爾斯通公司技術開始嶄露頭角時,美國再一次感受到了威脅,便以行賄的罪名逮捕了阿爾斯通的高管皮耶魯齊,在強行拘留皮耶魯齊的過程當中逼迫認罪,之後不僅拆解了阿爾斯通,更是將其核心業務打包出售給通用

從這兩個案例不難看出,當其他國家在技術領域開始發展之時,美國便會打壓遏制,而這樣的戲碼也同樣用在中國華為身上,先是污衊污衊華為與伊朗交易,繼而強行拘留華為高管孟晚舟,想以此逼華為就犯。

而美國之所以對華為下手,還不僅僅是因為華為手機在全球銷量第一,而是華為公司所具備的實力,不僅滲透在當下的科技發展,更是已經進入未來科技發展的第一方陣之中。

華為的芯片發展,可謂是布局深遠,旗下的昇騰芯片是AI芯片,屬於人工智能領域,這也是目前國際上一流科技法國所致力的領域;旗下的鯤鵬芯片是雲計算芯片,所對應的是數據儲存。

這是大數據時代的看家本領和技術所在;旗下的巴龍芯片是通信芯片,對應的是人類越來越發達的通訊技術,巴龍芯片讓華為在5G技術方面領先於全球,而這也是中國第一次在通訊技術上掌握主動的話語權,畢竟在1G到4G這幾個代際的技術皆是掌握在美國手中。

而華為旗下的凌霄芯片是聯接芯片,所對應的是「萬物互聯」,也就是未來所涉及的科技領域,更是未來6G的技術核心所在,由此可見,華為芯片技術的布局不僅廣袤,且十分紮實。

而這也是美國長發多年來不遺餘力打壓華為的原因所在,畢竟如今的世界正處於從工業社會進入數字化時代,一旦中國在方方面面的技術領域都提前布局且充分發展,再加上經濟的迅猛發展作為強而有力的後盾,中國在未來無疑是能夠與美國齊驅並駕,進入新的發展時代。

值得一提的是,在華為受到美國打壓的期間,直接讓蘋果公司躺贏了,在沒有了華為這個強勁的對手之後,蘋果對於芯片的運用已經開始「划水」,就拿蘋果的A15來說,這兩年來在單核性能方面僅僅提升了8%,在多核也僅提升11%。

這樣的數據已經低到最近幾年來的最低點,也因此被網友戲稱為「擠牙膏」,而在A15的上一代產品A14就已經是「擠牙膏」的狀態,對比A13的CPU和GPU只分別提升了16%和8%。

可縱使蘋果對於消費者「毫無誠意」,卻毫不影響蘋果的銷量,依然掙得盆滿缽滿。

與日本東芝和法國阿爾斯通所不同的是,華為並沒有讓美國的陰謀進一步得逞,在華為公司與我國相關部門的不斷努力之下,孟晚舟女士已經解除強行拘禁並且回到國內,這對於我國人民來說可謂是莫大的欣慰。

對於我國來說,絕不可能像日本和法國那樣,因為美國的施壓而不得不放棄在相關領域的技術發展,更不可能讓我國科技公司的高管人員慘遭污衊和背負污名。

而華為不僅有國家作為強而有力的後盾,更是有足夠的技術實力作為加持,縱使在如此遭受長時間窮追不捨猛烈的打壓之下,華為仍然沒有放棄對於芯片的研發。

在最近華為的對外公文中,表示不僅會繼續研發芯片,並且不會縮減研發費用,並且會幫助產業鏈的同行一起突圍,為此對於芯片研發,我們還是撐得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