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中國女富豪5.6億買歐洲豪宅,這事不簡單……

作者:今綸

日前,意大利撒丁島當地媒體L'Unione Sarda於6月18日晒出一座莊園的照片以及交易支票,稱一位中國的神秘女富豪一次性支付8000萬歐元(約合5.63億元人民幣)買下了當地超級豪宅。

我上網「雲觀賞」了一番豪宅:陽台很大,夜景很美,私人海灘、電影室、直升機停機坪和私人游泳池加起來確實值5.6億。

支票信息顯示,這名神秘富豪名叫Nani Wang。

工商資料顯示,NANI WANG擔任京東健康香港公司JD Health (HK) Limited負責人。有網友推測Nani Wang即為王娜妮。

王娜妮在內地共關聯19家企業,王娜妮關聯的2家註銷企業中,一家法定代表人為劉強東,一家法定代表人為劉強茹。劉強茹為劉強東的妹妹。此外,王娜妮關聯的多家公司與名為吳潔的人有關聯,吳潔為劉強東表弟。

所以,大家都懂了。

01

京東阿里發展高峰已過

女富豪買豪宅之所以值得關注,是因為它透露了三大趨勢:

其一,京東、阿里都老了。

去看一下京東「6.18」的銷售增速,創至少五年來最低水平。

今年618購物節期間,京東平台累計下單金額達到人民幣3793億元(約合565億美元),增幅為10.3%,這是該電商巨頭自2017年首次披露618活動數據以來的最慢增速。

天貓只是表示「再一次實現了618零售額的年同比正增長」,沒有說數據。

京東和阿里都是老資格的電商平台,但近年來壓力山大。

宏觀層面先不說,拼多多上來就是一頓「下沉組合拳」,搞什麼「農村包圍城市」,京東和阿里分別出手應對,但拼多多還是壯大了不少。

再加上直播電商崛起,短視頻大行其道,但是最重要的視頻內容在抖音、快手和微信短視頻手中,像京東、淘寶、天貓這種平台雖然也有直播、短視頻的資源,但終究不如「抖快視」那麼接地氣,而是更依賴頭部主播的拉動,如果頭部主播有事,麻煩就多一點。

2021年快手電商交易總額達6800億元,同比增長78.4%;全年平均日活躍用戶數為3.08億,平均月活躍用戶數為5.44億。

抖音去年就說自己要做「興趣電商」:2023年目標GMV超過9萬億。

京東、阿里依然很大,但是抖快的電商勢頭真的很猛。

京東、阿里相對比較傳統,而「抖快視」是從內容切入,反向推動電商,有IP有人格魅力,甚至是人格魔力,這是一個新的模式,尤其是抖音已經接近完成自己的「護城河」的構建,京東、淘寶想追內容這一塊很難。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故事,京東、阿里最高速的發展階段已經過去。

人這輩子能用多少錢呢?不如激流勇退,就此歸去,讓年輕人折騰去吧。

賺夠了錢,早點退休,享受雲淡風輕的生活,不正是不少人奮鬥一生,追求的目標嗎?

02

消費者老了,也少了

再就是消費者也老了。

最近幾年做生意的覺得尤其難,為什麼?因為消費者不僅老了,而且少了。

毫無疑問,我們正在加速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

2020年我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達到1.91億,佔總人口比重為13.5%。預計2057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達4.25億人的峰值,佔總人口比重32.9%-37.6%。2021年,中國步入深度老齡化社會,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超14%。

人要是老了,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買的,因為什麼都有。雖然醫療的費用會增加,但是和年輕人買房、生娃、養娃的消費相比,完全是小巫見大巫。

而且,中國的老齡化會不斷加深。

消費者老了,少了,消費行業又會好到哪裡去呢?

消費增速的恢復,恐怕還需要很長時間,大家要有足夠的耐心,也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所以,不亂花錢,能不花就不花,已經是一種心照不宣的共識。

在這種情況下面,絕大多數做 TO C 的廠家是很難受的,除了新能源等極少數行業之外,絕大多數創業者、小微企業都要靠 TO B 活下去。

比方說,家電巨頭格力電器6月24日晚間公告顯示,其第三大股東京海互聯於當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1.1億股,占格力電器總股本的1.86%。第三大股東也想跑。

我在此前已經寫過文章,我認為在老齡化的趨勢不斷加深的情況下,在整個經濟比較複雜的情況下,房地產的困難會很大,格力等與房地產關聯密切的企業不容樂觀。在某企業家群,一位可能是格力的投資者、供應商很不服氣地與我爭論,結果如何?格力的股票很長一段時間一直跌跌不休。

京東、阿里身處這樣的環境中,增速當然也會受影響,而且這是大趨勢,不可逆。

03

企業家其實是「心老了」

最後,企業家也老了,尤其是「92派」企業家,他們中有的人的企業甚至遭遇了重大失敗,有的是遭遇了行業的衰退。

1992年,大批在政府機構、科研院所的知識分子受南方講話的影響,紛紛主動下海創業,其中的一些佼佼者被稱為「92派」企業家。

他們老了,這是自然規律,很正常。但沒有銳氣勃發的企業家以群體的力量頂上來,反而是一些年紀並不大的企業家提前退休了,多少有些讓人遺憾。

儘管新能源等行業還不錯,但總體而言,企業家都低調、平和甚至佛系了很多,只求保住目前的盤面,有的甚至在主動收縮,在這種大勢之下,賣出股票也就不讓人意外了。

我的看法,企業家們逐漸淡出還不是年齡大了,實際上有些成功的企業家只是80後,但是他們審時度勢之後,選擇「躺平」,其實是「心老了」,屬於未老先衰,未老先躺,這是很麻煩的。

這樣一來,整體的創業氛圍也就淡了,中國未來還有沒有意氣風發的企業家,這很重要,相應的氛圍、制度都很重要,因為關係到經濟活力、稅收、就業機會。

怎麼辦?其實只有六個字「市場化、法治化」,只有更多的「市場化、法治化」才能讓企業家們敢於做事,願意做事,才能讓他們「不老」。

神秘女富豪買歐洲別墅是正常的消費行為,是企業家該得的獎賞。

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如何讓他們更願意投資,更願意做事,同時也要有這樣的胸懷、格局:樂於看到更多年輕的企業家買得起歐洲別墅和遊艇。

只有這樣,我們才有機會穿越目前的困難,達至更有活力更為遼闊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