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風一樣的女子,曾被稱為馬雲的幕後操盤手、「女版巴菲特」
李穎,女,廣東梅州市梅縣區人, 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學士、經濟學學士和電子工程及計算機科學碩士。作為雲鋒基金三名團隊創始人之一 ,現任雲鋒基金董事總經理,並負責基金在高科技、新能源、文化產業、消費服務等領域的投資,李穎擁有麻省理工學院三個學位,曾於麥肯錫、Ikanos、UT和KPCB(凱鵬華盈)等頂尖公司工作並擔任要職。 在圈子裡曾被稱為馬雲的幕後操盤手、「女版巴菲特」等。在麻省理工,李穎僅用了3年的時間就拿到了兩個學士學位、一個碩士學位,而其他人至少要花6年左右的時間才能拿到這些成績。因此,她得到一個稱號:風一樣的女子。
人物經歷
1997年-2000年: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學士、經濟學學士和電子工程及計算機科學碩士。 [3]
2000年6月-2002年7月:麥肯錫管理顧問
2002年7月-2004年12月:Ikanos市場及營銷總監
2004年1月-2005年12月:UT斯達康副總經理
2006年1月-2008年11月:KPCB合伙人
2010年4月起,擔任雲鋒基金董事總經理
個人生活
李穎出生於「世界客都」梅縣,是地道的客家人,血液里流淌着吃苦耐勞、耕讀傳家的客家傳統精神。由於父母工作的緣故,她從小在深圳長大,一直到初中二年級。那時候,李穎的父母已經先於她移居美國,但年少的她對陌生的環境有些許抗拒,尤其是換一個國度生活,所以與父母達成協議:如果到美國之後能初中跳一級,就去。由於學習成績好,如果不轉學去美國,她在國內的初中可以順利跳級,因此,她希望在美國的初中也能得到相同的待遇,結果她做到了。由於多次跳級,她17歲進入大學,畢業時才剛滿20歲。李穎曾說他們家是很保守的,到國外去也是完全的中式教育方法。而且,他父親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對於子女的要求非常高。李穎還有一個弟弟,2010年也在美國上了大學。隨後,移居美國多年的父母也回到國內,過着半退休的生活。
主要貢獻
2006年初,由於UT內部的一些政治鬥爭,李穎回到美國,加入KPCB,成為公司最年輕的全球合伙人。當時,正值公司積極開拓中國業務,李穎成了主力軍,負責KPCB中國公司的籌建戰略及股權投資,並深入協助全球已投資公司在中國的業務。
2010年,作為雲鋒基金最早的三位創始人之一,年僅30歲的李穎幫助馬雲和虞鋒創建雲鋒基金,負責在高科技、新能源、文化產業、消費服務等領域的投資。雲鋒基金成立於2010年初,以馬雲和聚眾傳媒創始人虞鋒的名字命名,並聯合一批行業領袖、成功企業家共同發起創立的私募基金,首期規模達到100億。
雲鋒基金首期規模高達100億,一路擴張後發展到數百億,這意味着李穎手握一筆富可敵國的財富。這些年,她揮舞着人民幣投資了阿里巴巴、螞蟻金服、圓通快遞、全峰快遞、華誼兄弟、大麥、搜狗、華大基因、韓都衣舍,成績相當漂亮。公開資料顯示,雲鋒基金投資回報遠超行業均值。在雲鋒一期基金中,投出37.3億元,回收高達160.8億,凈賺120多億。所以,李穎在圈子裡又得到了另一個稱呼:女版巴菲特。
人物軼事
李穎在美國只上了半年初中,然後是高中,大學。進入大學之前,李穎收到很多學校的Offer,包括麻省理工學院、耶魯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等。她在前面兩個大學之間猶豫不決,最後才選擇了麻省理工學院,因為她希望大學的時候學習理科,打好基礎,如果繼續深造的話,再考慮去耶魯或哈佛這樣的學校學習文科。20歲離開大學校園時,她身上帶着3個學位:計算機科學學士、經濟學學士和電子工程及計算機科學碩士。接着,她順利進入了許多畢業生夢寐以求的麥肯錫。 當大多數人認為她會在這個公司待很久時,她又以「驚人」的速度轉換着工作平台,10年里先後在四家知名投資公司任職。
李穎一直有一個關於創業的夢想。她很想找到志同道合的幾個人,組成dream team,自己創業。她以20歲的年齡進入麥肯錫,周圍是一群五六十歲的「老頭」。「所以她買了很多黑色、深藍色的衣服,希望自己看起來越老越好,至少要30歲。」她在麥肯錫公司的硅谷分公司擔任管理諮詢顧問。有一次,她的導師Chris,麥肯錫一位資深的合伙人問她:「你真正想做什麼?」李穎回答:「找一個團隊自己創業。」Chris很支持李穎的想法,同時也分析了一下形勢:以麥肯錫為例,如果是要做到合伙人級別的,很少是大學一畢業(而且沒念過MBA)就能勝任的,一般是在企業做了很多年之後才轉型過來,不然,你連與跨國公司的高層對話都沒有底氣;還有一條路就是在麥肯錫待幾年,然後到其他地方工作幾年,再回來當合伙人。Chris建議她早點出去:「你在一個地方待得久了,會舒服得不想離開,再加上以後有了家庭,就更不想動了。」
Chris這番話讓李穎開始謀劃自己的將來。這時,Ikanos公司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貝赫茲雷茲瓦尼(Behrooz Rezvani)聽說了她的打算,並找到了她。「聽說你要創業,」雷茲瓦尼很直接地說,「我建議你先到一個創業公司工作,去感受和鍛煉一下。如果自己完完全全去創業的話,和現在的工作狀態截然不同,在沒有找到夢想的團隊之前,最好不要那麼快。」雷茲瓦尼說這些話的一部分用意是要把李穎挖到自己剛剛初步成型的公司。他成功了,李穎加入了Ikanos,擔任市場及營銷總監,並同時代表公司出任IEEE 802.3ah的副總編,她說服中國前三大電信設備廠商採用公司的VDSL寬帶產品,與台灣的四強ODM代工廠簽訂獨家合作協議,並幫助公司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
在開拓中國業務的時候,李穎認識了當時UT斯達康的老闆周尚寧。他們之間進行了一場類似當年李穎與Chris或雷茲瓦尼之間的對話。最後,周尚寧認為她身上還缺乏創業者必備的管理經驗。可想而知,周尚寧又是一個向李穎拋來橄欖枝的伯樂。李穎進入UT斯達康IPTV事業部,任副總經理。這一步步走來,李穎身上關於創業的激情始終沒有磨滅,而每個公司的經歷都適當地為她補充了創業者該有的養分。所以,當馬雲在硅谷找到李穎的時候,她覺得時機到了。而馬雲看重的正是她各方面的資源。
坊間傳言,馬云為邀請李穎出山,上演了一個現代版的「三顧茅廬」。2009年,在杭州西湖一條遊船上,馬雲和虞鋒談妥了建立雲鋒基金的框架。2000年4月,彙集史玉柱、郭廣昌、劉永好等豪華陣容的雲鋒基金正式成立,當時馬雲就已經物色好了董事總經理的人選——李穎。
因為霸氣的個人履歷,李穎讓馬雲不惜三次飛赴硅谷。最後一次,他大聲說道:「我們投公司的時候,如果這個公司雲鋒基金不能給他們帶來價值,我們就不會投。」此話一出,驚得李穎說不出話來,這和她以往在投行的理念完全不同。最終她出任雲峰基金董事總經理,負責基金在高科技、新能源等領域的投資。從此,她的頭頂又多了一個光環:馬雲的幕後操盤手。
在投資界,她的偶像是巴菲特,還有她在KPCB的老闆John Doerr。她希望自己三、四十年後還能像他們一樣活躍在投資界。作為一名職業女性,李穎認為要想實現工作和生活同時平衡是很難的,「所以我會分階段平衡,工作的時候全心投入,玩的時候就別想工作。」近年來,她熱心禪修,經常和朋友一起研究有機食品。也會經常請一些資深的人來講心靈、情緒、哲學和國學方面的話題,她覺得這對她來說,是很受益的。
個人語錄
她說:如果想讓自己的人生過上不平凡的生活,就必須做到:
1、給自己定目標,一年、兩年、五年,也許你出生不如別人好,通過努力,往往可以改變70%的命運,破罐子破摔只能和懦弱做朋友。
2、朋友請你吃飯,不要覺得理所當然,請禮尚往來,否則你的名聲會越來越差。
3、好朋友裏面,一定要培養出一個知己,不要以為你有多麼八面玲瓏,到處是朋友,最後真心對你的,只要一個,相信我。
4、不要相信算卦星座命理,那是哄小朋友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坐在家裡等什麼房子,車子,還不如睡一覺做個好夢。
5、不喜歡的人少接觸,但別在背後說壞話,說是非之人,必定是是非之人,謹記,禍從口出。
6、是人都有惰性,這是與生俱來的,但是我們後天可以改變這種惰性,因為有很多人正在改變,對於某種事物或是生意不要等別人做到了,我才想到,不要等別人已經賺到錢了,我才想去做,沒有人相信的是市場和機遇,大家都相信的叫做膨脹。
7、知道自己要幹什麼,夜深人靜,問問自己,將來的打算,並朝着那個方向去實現,而不是無所事事和做一些無謂的事。
8、出路,走出去了,總是會有路的,困難苦難,困在家裡就是難,社會普遍認為。
9、作為女人,不要倚老賣老,認為事業跟自己沒關係,以為自己就是洗衣服,做飯,看孩子,那就是大錯特錯。
10、做人,要做到;萬事孝為先,教童品之道,夫妻和諧美,幸福萬年長。但是這些不是拿來用嘴說說就能辦到的,解放初期年代要做到這些,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辛苦,當今現實的社會需要你付出很大的金錢,聰明的人都知道這個道理。
11、空閑時間不要經常上網做無聊的事和玩一些沒有意義的遊戲,讀點文學作品,學習一些經營流程,管理規範,國際時事,法律常識。這能保證你在任何聚會都有談資。
12、寧可錯殺一千次來自各方面的信息,也不放過任何一個有可能成功的機會。只有這樣你才不會去買後悔葯。
13、要做一件事,成功之前,沒有必要告訴其他人。成功之後不用你說,其他人都會知道的。這就是信息時代所帶來的效應。
14、力求上進的人,不要總想着靠誰誰,人都是自私的,自己才是最靠得住的人。
15、面對失敗,不要太計較,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起體膚,但要學會自責,找到原因,且改掉壞習慣。二十歲沒錢,那很正常;三十歲沒錢,可能是沒有好的家境,需要更大的努力;四十歲沒錢,只能自己找原因。窮人變成富人是可能的,而且很可能。窮人能窮一輩子,也是必然的,存在就是理由,只是有所選擇。
不過,這位年近40身家過百億的美女富豪依然沒有結婚的打算,男友更是毫無蹤影,這麼美的女富豪,估計很難有人配得上吧!話說回來,如此集才、貌、錢於一身的女子!真不知道要什麼樣的男人才能征服她的一顆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