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價難「釋」疲態 下半年特斯拉「雙線」承壓
作者/ IT時報記者 賈天榮
編輯/ 郝俊慧 孫妍
交付量連續兩個季度下滑,銷量承壓,股價卻大漲?
美東時間7月2日,特斯拉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汽車生產與交付數據。雖然產量回升,但交付量依舊不給力。更令人「看不懂」的是,特斯拉市值卻一夜飆漲超3400億元人民幣。
第二季度,特斯拉汽車產量為41.02萬輛,雖然比上一季度增長13.13%,但交付量卻只有38.41萬輛,同比下降13.5%。主力車型Model 3和Model Y的交付量也同比下滑12%。

一個更具衝擊力的數據是:2025年上半年,特斯拉全球共交付72.08萬輛汽車,比去年同期的83.1萬輛少了11萬輛。而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上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5月,特斯拉在歐盟的汽車銷量也下降了45%。
回顧第一季度,特斯拉已經顯露疲態——交付量僅為33.67萬輛,環比大降32%,創下2022年四季度以來最低紀錄。
但在銷量走低的背景下,特斯拉卻選擇逆勢漲價。7月1日,Model 3長續航版與煥新版Model Y長續航版正式升級,續航、加速性能雙雙提升。其中,Model 3續航從713km提升至753km,零百加速從4.4秒躍升至3.8秒,售價上漲1萬元至28.55萬元;Model Y續航提升至750km,但價格維持不變。

更令人「看不懂」的是,美股市場卻為這份數據「買了單」。截至美東時間周三收盤,特斯拉股價大漲近5%,市值暴增48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450億元。有分析稱,雖然整體數據同比依舊承壓,但交付成績高於市場此前最悲觀的預期區間,這讓投資者鬆了口氣。
此前摩根大通在一份看跌報告中警告稱,特斯拉第二季度的交付量可能持續疲軟。「根據我們的調查,第一季度特斯拉汽車需求疲軟的趨勢似乎延續到了第二季度。」目前預計特斯拉第二季度的交付量僅為36萬輛,低於此前預期的39.5萬輛(下調幅度約為9%),也遠低於39.2萬輛的市場共識預期。這意味着特斯拉第二季度的交付量將同比下降19%。
一些投資者擔心,馬斯克日漸激進的政治姿態,可能給特斯拉未來蒙上更多不確定性。特斯拉麵臨「雙線」壓力。

然而,新能源賽道另一邊,中國卻是另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
進入7月,各大新能源車企相繼交出6月及上半年「成績單」,整體來看,絕大部分車企新能源表現都同比大幅提升,部分新勢力車企創下交付新高;比亞迪半年銷量已突破214萬輛;一眾老牌車企及「新能源二代」品牌表現也持續向好......
上半年,新勢力車企榜單座次悄然更替,最大「黑馬」無疑是零跑汽車,以22.17萬輛的交付量登頂新勢力銷冠,超越理想汽車。零跑方面自信滿滿地表示:「我們已經連續4個月排名第一。」
從6月單月數據來看,零跑交付近5萬輛,而理想僅為3.63萬輛。理想汽車也承認,今年充滿機遇,也充滿挑戰。
小米造車初戰告捷,手握大批訂單,真正愁的是如何擴大產能。小鵬汽車則穩紮穩打,上半年銷量達到19.7萬輛,超過去年全年,全年目標完成率已達52%。
一邊是「老牌勁旅」深陷泥潭,另一邊是「國產新勢力」風頭正勁,誰能在下半場突圍?或許,市場能比財報說得更明白。
排版/ 季嘉穎
圖片/ IT時報 特斯拉
E N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