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的快速發展,隱藏式車門把手被廣泛應用,但同時也中暴露出識別操作難、斷電失效、夾手等風險。
日前,工信部一則關於《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的強制性國家標準修訂計劃引發熱議。

起草單位包括,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吉利汽車研究院(寧波)有限公司、北京車和家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等。

這份文件直指近年來新能源車廣泛應用的隱藏式門把手,要求車企必須解決斷電失效、救援受阻、夾手風險等安全隱患。而早在去年,吉利汽車就向行業公開了「隱藏式門把手緊急解鎖專利」相關集群。
汽車隱藏式門把手可能存在哪些隱患?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是,車門把手標準,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設計問題,更是安全問題、底線問題。
近年來,部分汽車事故案例中,隱藏式門把手、電動式門把手等新型車門把手存在無法打開的情況,導致救援和逃生受阻,從而造成傷亡。

隱藏式門把手帶來了潛在的逃生與救援風險。如:碰撞、起火等事故中,造成斷電現象,使電動式外門把手、電動式車門內把手失效,增大救援及逃生阻礙;無明顯、統一標誌,增加緊急情況下的操作難度。

車輛控制系統一旦受損,門把手可能無法正常彈出或操作。同時,事故可能導致車輛內部線路短路或損壞,包括連接隱藏式門把手的線路,從而造成門把手無法動作。此外,強烈的撞擊可能導致車體框架嚴重變形,這種變形可能壓迫或卡住門把手,使其無法正常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國外目前暫無與本標準相關標準。國內與汽車門把手相關的標準有QC/T 988-2014《汽車車外門拉手》、QCT1211-2024《乘用車車門內開拉手總成》,其對門把手的耐久、強度、耐高低溫、耐振動、耐腐蝕等進行了技術要求。但是隨着電動式、隱藏式車門把手的應用,暫無標準對其布置、標誌、安全功能、結構強度進行技術要求。
吉利共享隱藏式門把手安全專利集群
如今,吉利已完成隱藏式門把手安全專利集群的布局,包括國內外6項核心安全專利。2024年8月,在銀河E5的上市發佈會上,吉利宣布向全行業共享隱藏式門把手安全專利集群。

隱藏式門把手的安全性涉及整車系統性設計,需要從低壓保電、功能邏輯、機械冗餘備份等維度綜合考慮。
首先,由於隱藏式門把手解鎖都是用低壓電驅動完成的,要正常工作首先要保電,吉利把相應低壓工作電路做了升級保護。一方面,吉利把銀河E5的低壓電源裝在了中通道;另一方面,將門把手解鎖、雙閃報警、E-call等救援類功能的保險絲全部移到了乘員艙內部的保險絲盒,防止在碰撞時候,被撞擊脫落,引發斷路。

其次,優化功能邏輯。行業通常將車門上鎖、解鎖動作與車輛速度信號綁定,一旦發生碰撞後車速信號丟失,將無法正常解鎖。吉利將碰撞後車門解鎖功能與車速判斷解耦,最高優先級完成解鎖和彈出動作。
最後,保留機械冗餘備份,銀河E5在四個車門內外均設計了機械拉線,確保不依賴電,可以在車內和車外輕鬆打開車門。
正如,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所言:「行業安全才是真安全,我們願開放專利推動全行業升級。」
今年4月,吉利又在上海車展宣布向行業開放電池底部安全的三項核心專利,涉及電池包底護板、電池防撞梁以及底部碰撞試驗裝置,大幅提升了電池包底部的抗衝擊性,在受到嚴重外力碰撞時,降低電池損傷的風險。希望用戶能夠在更極端的場景下,更好的保護車輛、以及生命和財產安全。

吉利在安全方面的持續深耕,在產品安全性能上得到了很好地呈現,成為全球健康安全領域、獲評車型最多、獲評範圍最廣的中國車企,也是第一家完成新能源汽車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的車企。吉利銀河E5更是連續榮獲歐洲Euro NCAP「五星安全」、澳洲ANCAP「五星安全」、中國六維電安全、東盟新車(ASEAN NCAP)「五星安全」等全球最高安全評級。
在中汽中心發佈的汽車安全技術領域專利公開量榜單中,吉利以1562件專利數位列中國品牌第一,以專利驅動安全,保障駕乘者生命安全,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
在智能汽車時代,科技進步必須「以人為本」,產品設計也必須以消費者為中心,安全又舒適是永遠的宗旨,吉利汽車正以全域安全科技,將汽車安全提升至全新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