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益科技去年營收超200億元,排名東莞A股企業第一

2025年05月14日16:10:33 科技 5315

​生益科技去年營收超200億元,排名東莞A股企業第一 - 天天要聞

截至目前,東莞a股63家上市企業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東莞市上市公司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度,63家東莞a股上市公司總營業收入1273.66億元,同比增長2.57%;凈利潤60.36億元,同比減少19.81%。在研發投入方面,共有27家企業研發投入金額超過億元,電子信息產業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最多。

梳理髮現,2024年,生益科技營業收入實現203.88億元,凈利潤實現17.39億元,研發投入達到11.57億元,多項指標排名上市莞企第一。針對業績穩步增長,生益科技表示,2024年,該公司持續推進市場認證並加大力度對海外市場尤其是 ai、服務器、通訊等重要領域的核心終端開發,保持車載領域的既有優勢並加大國內市場的布局,成果豐碩。

2024年東莞新增匯成真空喬鋒智能長聯科技三家a股上市公司,2025年新增宏工科技一家a股上市公司。具體來看,2024年東莞新增的3家a股企業當中,僅喬鋒智能一家企業實現營收、凈利潤增速同比上漲。2024年,喬鋒智能實現營業收入17.60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05億元,同比增長21.02%、21.33%。

營收

37家上市公司營收同比正增長

生益科技營收超200億排第一

2024年,63家東莞上市公司總營業收入1273.66億元,同比增長2.57%。其中,37家上市公司營收同比正增長,26家上市公司營收同比負增長。

營收規模最大的前10家公司分別為:生益科技、祥鑫科技、堅朗五金、奧海科技、慕思股份、生益電子、創世紀、南興股份、易事特、拓斯達。

生益科技繼續穩坐東莞a股上市企業營收第一的寶座。梳理髮現,最近三年,生益科技的營業收入都呈現增長趨勢,2024年營收較上年增長22.92%,突破200億元大關,達到203.88億元,遠超第二名祥鑫科技。

生益科技主營覆銅板等設計生產銷售,該公司剛性覆銅板銷售總額已躍升全球第二,2023 年全球市場佔有率達到 14%。生益科技表示,2024年,該公司持續大力推進市場認證並加大力度對海外市場尤其是 ai、服務器、通訊等重要領域的核心終端開發,保持車載領域的既有優勢並加大國內市場的布局,成果豐碩。

排名第二的祥鑫科技,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67.44億元,較上年增長18.25%,連續四年保持雙位數增長。2024年,祥鑫科技聚焦新能源汽車、光伏逆變器及儲能業務構築基本盤,同時積極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如人形機械人、低空經濟、算力服務器等,堅持以研發創新為驅動,通過管理的持續創新改善、精細化數字化的管理提升、成本控制等措施,優化公司產業布局,豐富公司的產品類型,促進公司業務快速增長。

營收同比增速最快的前10家公司分別為:錦龍股份、佳雲科技、達瑞電子、賽微微電、鼎通科技、思泉新材、安達智能、生益電子、粵宏遠a、惠倫晶體。

其中,錦龍股份2024年營業總收入實現6.63億元,較上年增長245.16%,增速排名第一。

佳雲科技,2024年營業收入增速達到108.3%,實現營收15.72億元,增速排名第二。不過,錦龍股份和佳雲科技2024年均為虧損,凈利潤為負值。

達瑞電子2024年營業收入實現25.66億元,較上年增83.55%,增速排名第三。2024年,達瑞電子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實現2.42億元,較上年增長229.47%。

達瑞電子主營消費電子和新能源業務,2024年,得益於消費電子行業負數,終端產品市場需求逐步恢復,帶動公司消費電子業務營收整體增長。

凈利潤

63家上市企業凈利潤60.36億元

生益電子扭虧為盈凈利潤增速第一

根據東莞市上市公司協會數據,2024年,63家東莞a股企業凈利潤實現60.36億元,同比下降19.81%。

凈利潤規模最大的前10家公司分別為:生益科技、東莞控股、慕思股份、奧海科技、怡合達、祥鑫科技、生益電子、創世紀、達瑞電子、鼎泰高科。

其中,生益科技2024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實現17.39億元,較上年增49.37%,凈利潤排東莞a股第一,同樣遠超第二名東莞控股。

排名第二的東莞控股,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實現9.55億元,同比增43.26%。不過,從年報來看,東莞控股凈利潤增長是由於公司退出一號線建設公司獲得投資收益且上年出售東莞信託股權計提減值。針對2025年的發展規劃,東莞控股表示,將以交通基礎設施大改善、新型綜合能源再發力、金融投資穩增長,助力東莞市經濟發展「大循環」。

東莞市上市公司行業協會數據顯示,凈利潤同比增速最快的前10家公司分別為:生益電子、宇瞳光學、達瑞電子、華立股份、錦龍股份、銀禧科技、鼎通科技、捷邦科技、生益科技、東莞控股。

排名第一的生益電子實現扭虧為盈,2024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實現3.32億元,生益電子稱,2024年,得益於ai算力等終端領域的需求大幅上升,促進了pcb產品的需求增長,公司積極響應市場需求,着力於產品結構優化,完善業務區域布局,2024年實現產銷雙增,營業收入和凈利潤也大幅提升。

宇瞳光學2024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84億元,同比增長494.92%,排名第二。宇瞳光學分析指出,公司以技術突破驅動發展,以精細化管理提升效能,在傳統安防鏡頭、車載鏡頭、玻璃非球面鏡片等業務量取得增長。

研發

電子信息產業企業投入最多

27家企業投入金額超過億元

南都記者梳理了63家東莞a股企業年報,共有27家企業研發投入金額超過億元。排名前十的企業分別是:生益科技、奧海科技、生益電子、堅朗五金、眾生葯業、祥鑫科技、易事特、奧普特、熵基科技、慕思股份。

分行業來看,電子信息產業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最多,其中,前三名的生益科技、奧海科技、生益電子排名前三,研發投入費用分別為:11.57億元、3.52億元、2.84億元,生益科技再次遙遙領先。

2024年,生益科技研發投入總額占營業收入比例的5.67%,公司研發人員達到1580人,占公司總人數比例的13.37%。

年報顯示,生益科技的11.57億元研發費用主要用於:新一代服務器平台用無鹵甚低損耗覆銅板的技術研究;5g 通訊電源用高導熱覆銅板技術研究等。

目前,生益科技自主研發的多系列新品參與市場競爭,大力開展自主創新,努力擺脫國外的技術和專利限制,縮短我國在該技術領域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數據顯示,2024 年生益科技共申請國內專利58件,境外專利5件,pct3件等。截至2024年底擁有682件授權有效專利。

生益科技指出,為滿足市場對下一代ai服務器以及傳輸鏈路等的需求,公司在超低損耗樹脂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應用研究實驗、考察、驗證,滿足終端客戶的性價比要求。此外,生益科技稱,5g是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5g通訊電源用高導熱覆銅板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相應項目的實施能夠為 pcb 提供性能良好的材料,也會推進 5g 通訊產品技術的進步。

排名第二的奧海科技,2024年研發費用大幅提升至3.52億元,同比增長14.14%。目前已擁有5大研發中心(深圳、東莞、上海、武漢、吉安)和6大智造基地(東莞奧海、武漢智新、吉安奧海、印度希海、印尼奧海、越南奧海)。

過去一年,奧海科技的研發投入主要的項目包括大功率小體積充電器的開發、1800w電動工具充電器、低功耗電動工具電池快速充電器的研發、智能穿戴無線充電開發等方面。奧海科技稱,公司將緊抓能源電子行業發展機遇,布局戶用和工商業光伏/儲能逆變器、儲能系統、陽台光伏、儲能一體機、充電樁和充電模塊等產品線,提供光儲充一體化的能源解決方案,面向國際和國內市場擴大數字能源業務。

新股

去年東莞新增3家a股企業

僅喬鋒智能營收凈利同比上漲

2024年東莞新增匯成真空、喬鋒智能、長聯科技三家a股上市公司,2025年4月新增宏工科技一家a股上市公司。

具體來看,2024年東莞新增的3家a股企業當中,僅喬鋒智能一家企業實現營收、凈利潤增速同比上漲。2024年,喬鋒智能實現營業收入17.60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05億元,同比增長21.02%、21.33%。

喬鋒智能主營業務為數控機床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要產品包括立式加工中心、龍門加工中心等,產品廣泛用於通用設備、消費電子等行業。針對報告期內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雙增長,喬鋒智能稱,隨着公司在東莞、南京新建廠房陸續投用,公司的產能得到顯著提升,為業務拓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此外,喬鋒智能從2021年就重視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等領域及客戶資源投入,加大相關領域的數控機床配套及自動化線開發,經過幾年的培育,投入產生效益,進入收穫期。

而另外兩家企業2024年凈利潤增速放緩,同比出現下滑。匯成真空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20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68億元,同比減少0.35、16.02%。長聯科技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3億元,同比增4.3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70億元,同比減少15.12%。

匯成真空是主營pvd鍍膜設備的企業,主要客戶包括蘋果、富士康、比亞迪等。儘管業績表現不佳,但匯成真空在技術研發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2024年,匯成真空完成專利申請23件,聯合高校院所開展產學研活動,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公司與中國航空研究院共同開發航天設備應用項目,與東北大學等機構聯合開展「關鍵零部件高速高精密切削工藝及塗層刀具製備技術」等研發項目的結案,對公司產品及技術進行有效提升。此外,2024年,該企業的真空鍍膜技術與裝備重點實驗室被東莞市科學技術局認定為東莞市重點實驗室。

長聯科技主要產品包括水性印花膠漿、水性樹脂、絲印硅膠等,同時從事印花設備的研發、設計和銷售業務,產品主要應用於紡織印花領域,最終應用於adidas、nike、迪士尼、shein(希音)、以純等品牌。

過去一年,長聯科技在境外市場實現營業收入1.16億元,毛利率達44.42%,同比增長30.66%,繼續保持增長。此外,在設備市場方面來看,2024年,長聯科技在設備行業營業收入達0.41億元,同比增長99.65%。

長聯科技表示,未來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開展產學研聯合創新,提升公司的技術創新能力;圍繞市場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持續推進產品創新和新工藝,加快新產品的研發速度;進一步推進材料加設備加工藝整體解決方案的升級。

采寫:南都記者 唐國軒

數據來源:各企業公開年報、東莞市上市公司協會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正帆科技與華茂能聯達成戰略合作,攜手共拓智能用電和清潔能源未來 - 天天要聞

正帆科技與華茂能聯達成戰略合作,攜手共拓智能用電和清潔能源未來

在國家雙碳戰略目標引領下,2025年5月9日上海,上海正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帆科技)與深圳華茂能聯科技有限公司(華茂能聯)於正帆科技總部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立足於集成電路、平板顯示、半導體照明、太陽能光伏、生物製藥以及光纖製造等工業應用場景的降本降碳、綠色能源規劃、智能用電管理和面向電力市場的源...
盲人辦卡被營業廳要求「眨眼」 遭遇「強制刷臉」怎麼辦? - 天天要聞

盲人辦卡被營業廳要求「眨眼」 遭遇「強制刷臉」怎麼辦?

這兩天「眼球缺失盲人辦卡被要求眨眼刷臉」引發廣泛關注無法睜眼怎麼眨眼驗證?一起來看到底咋回事「辦卡要刷臉,可我沒法眨眼」今年5月初,80周歲的管先生在保姆的陪同下,來到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的某運營商營業廳,準備辦理一張手機卡。管先生原本以為,憑藉身份證就能順利辦卡,可沒想到,在人臉識別環節卻卡了殼。「...
京東外賣系統崩潰?客服:午間時段可能人力不足,會顯示無人接單 - 天天要聞

京東外賣系統崩潰?客服:午間時段可能人力不足,會顯示無人接單

紅星資本局5月14日消息,今日午間,多名網友發帖稱訂購的京東外賣沒有騎手接單配送、出現訂單延遲等情況,引發熱議。資料配圖 圖據視覺中國不少網友在社交平台留言稱:「服務器又崩了」「騎手都快送到了訂單裏面還顯示無騎手接單」。截圖自微博對此,京東客服表示,騎手接單在午間時段有可能出現人力不足的情況,有時候會出...
中國數據鏈,接入中東! - 天天要聞

中國數據鏈,接入中東!

(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鳴,請「點贊」以及「轉發」,以支持繼續創作,謝謝大家!)如今,中國製造的科技產品、基建項目和各類合作在海灣地區隨處可見。這些正在慢慢改變人們對美國與海灣國家緊密關係的看法。美國總統特朗普這周按計劃訪問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阿
如何計算MOS驅動電路的參數? - 天天要聞

如何計算MOS驅動電路的參數?

以這個能夠控制開關速度的驅動電路為例如圖,D1是驅動電阻Rg2上並聯一個快恢復二極管,使關斷時間減小同時減小關斷損耗,Rg1可以限制關斷電流,R1為mos管柵源極的下拉電阻,給mos管柵極積累的電荷提供泄放迴路。
產品開發活動的重疊策略 - 天天要聞

產品開發活動的重疊策略

全球化的競爭、科技的進步及滿足客戶需求的趨勢下,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企業必須不間斷地進行新產品開發,增加企業的價值、創造利潤。
化肥廠智能化管理新範式:新銳科創人員定位系統解決方案 - 天天要聞

化肥廠智能化管理新範式:新銳科創人員定位系統解決方案

化肥廠作為化工產業的核心生產單元,內部作業流程複雜,危險化學品儲存區、高溫高壓反應車間等風險區域密布,大型設備林立,加之員工數量眾多且作業區域分散,對人員安全管理與生產調度效率提出了極高要求。傳統人員管理模式在實時定位、精準監控等方面存在顯
智能充電盒「小安」上崗,精準鎖定電動單車潛在隱患 - 天天要聞

智能充電盒「小安」上崗,精準鎖定電動單車潛在隱患

近期,在北京市西城區西長安街街道的平房區,一款名為「小安」的電動單車專用智能充電盒亮相街頭,這款充電盒配有聯網型充電檢測設備,能夠採集充電數據,分析電池、充電器存在的安全隱患。截至5月13日,「小安」已累計發現9起可疑電動單車電池安全隱患,這些隱患均被及時排查、消除。去年12月,西長安街街道平安辦委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