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德國慕尼黑5月9日電 通訊|在國際光伏展感受中國「太陽能經濟」活力
新華社記者車雲龍 黃燕
為期三天的2025年歐洲國際太陽能展9日在德國慕尼黑閉幕。在這一全球光伏產業具有風向標意義的重要展會上,中國企業以創新產品和系統集成方面的強勁優勢贏得業界矚目。
5月7日,參觀者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2025年歐洲國際太陽能展上參觀寧德時代展區(手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黃燕 攝
本屆展會吸引了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700多家企業參展。其中,約850家來自中國,它們大多集中位於核心展區,成為本次展會一大焦點。記者走訪多家大型展台注意到,來自中國的展品涵蓋高效光伏組件、儲能設備、充電基礎設施及整套能源解決方案,全面展現了中國新能源產業鏈綜合實力。一些國際展商主動展示與中方企業合作標識,體現雙方在技術研發與供應鏈方面的深度協作。
「中國對歐洲光伏市場的投入與貢獻十分突出。」歐洲太陽能產業協會高級市場分析師克里斯托夫·利奇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光伏應用市場,還通過向歐洲提供大量高質量產品、在當地設立生產線、參與技術合作等方式,助力市場增長,推動中歐產業深度融合,實現多方共贏。
歐洲太陽能產業協會在展會期間發佈的《2025至2029年全球太陽能市場展望》報告指出,從全球脫碳的視角來看,中國在太陽能產業方面的增長是一項重要成果,有力推動全球相關技術快速發展。
在組件製造方面,中國企業不斷推出創新成果。今年展會上,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一款新型太陽能電池板獲得主辦方頒發的年度光伏技術獎。主辦方表示,該產品通過結構創新,在陰天等低光照條件下依然具備較高光電轉換效率,同時增強了防火性能,安全性得到進一步提升。
「歐洲市場對光伏新技術接受度高,這也促使我們不斷加大研發投入。」隆基綠能全球營銷中心總裁劉玉璽表示,隨着新能源在歐洲能源結構中佔比不斷上升,中歐合作空間將持續拓展。
在歐洲能源價格高企的背景下,一些中國企業正積極探索光伏技術家電化,更貼近消費者的綠色生活需求。tcl展示的一套裝配全屋綠色能源系統的模型住宅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該系統利用屋頂與陽台安裝的太陽能板提供電力,結合室內逆變器與儲能設備,實現電力在熱泵、電動汽車充電樁等終端間的智能分配。
tcl光伏科技海外業務總經理張勝洋說,這一系統已在多個歐洲國家的住宅項目中落地,其綠色生活理念受到越來越多家庭用戶的歡迎。他表示,家庭能源解決方案有望成為歐洲市場重要增長點。
儲能領域同樣成為本屆展會一大亮點。寧德時代、華為、天合光能等多家中國企業集中展示了最新儲能技術與解決方案。
寧德時代在展會期間首發的一款約兩人高、外觀像集裝箱的儲能裝置,支持模塊化拆裝與疊層組合。該設備單機容量可以為約150輛電動汽車充電,或滿足一個德國家庭約6年的用電需求。
「隨着受天氣影響較大的可再生能源佔比不斷上升,電力供需調節需求顯著增強,儲能市場在歐洲持續升溫。」寧德時代海外儲能產品線項目管理資深總監姬宇表示,中國儲能企業正加速融入本地市場,積極尋求多元合作。
展會主辦方德國太陽能促進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庫斯·埃爾澤塞爾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光伏組件到儲能產品,中國企業在推動歐洲能源轉型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僅提供高性價比解決方案,也持續推動可持續技術演進,「為歐洲清潔能源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5月8日,參觀者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2025年歐洲國際太陽能展上參觀隆基綠能展區(手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黃燕 攝
5月7日,參觀者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2025年歐洲國際太陽能展上參觀tcl展區(手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黃燕 攝
5月7日,參觀者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2025年歐洲國際太陽能展上參觀天合光能展區(手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黃燕 攝
5月7日,參觀者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2025年歐洲國際太陽能展上參觀華為展區(手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黃燕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