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元智能眼鏡湧現閑魚!我買了台,勸你最好別買

2025年04月06日13:30:35 科技 7214

2025年,在網絡上爆火的老闆還真不少。

繼雷軍、董明珠和周雲傑後,吉利控股董事長李書福在2025上海全球投資促進大會上戴着自家智能眼鏡完成整場演講的畫面,同樣引起了一批網友的熱議,這平常不戴眼鏡的人戴上眼鏡的畫面,確實還挺新奇的。

考慮到李書福和星紀魅族的關係,這波熱度是不是廣告不好說,但這玩意最近是真挺火的……

40元智能眼鏡湧現閑魚!我買了台,勸你最好別買 - 天天要聞

(圖源:星紀魅族)

就比如說,咱們編輯部的天星今年也成為了智能眼鏡的忠實用戶,有近視眼的他直接配了副近視鏡片把雷鳥v3焊在自己臉上,不僅工作的時候戴着,開車的時候戴着,大夥一塊去吃個飯他也隨身戴着,多少是有點痴迷了。

而且今年年初,雷科技不是派出了報道團去參加ces 2025嗎?參展的同事們回來之後,都說「ai眼鏡」這個品類,在今年展會上井噴了,感覺廠商們沒帶個這類產品都不好意思去參展。

wait a minute……

不是我說,在小雷印象里,這智能眼鏡好像就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就連我自己在幾年前都買過米家智能眼鏡來着,明明中間有好長一段時間人們都覺得這類產品已經半死不活了啊,怎麼就突然又火起來了呢?

40元智能眼鏡湧現閑魚!我買了台,勸你最好別買 - 天天要聞

(圖源:meta)

在我看來,最關鍵的原因在於meta,就因為去年ray-ban meta火得一塌糊塗,小賣了200萬副,那銷量就足以讓正愁ai應用沒法落地的大家都眼紅了

只能說,如果不是這批產品普遍要價2000元以上,我可能也會去配一副回來玩玩。

剛好,最近有一批名為「uvc智能眼鏡」的電子垃圾開始大量流入閑魚二手市場,從產品介紹頁面來看,這批產品本身也帶有攝像頭,主打的能力就是拍照和錄像,零售價僅需40元,只可惜不包郵費。

這個價格,不買回來玩玩就有點可惜了。

智能眼鏡的前世今生

不過呢,在開始之前,我們不妨來回顧一下那些年沒火的「智能眼鏡」。

在我的印象里,最早能被稱為智能眼鏡的應該是谷歌在2012年發佈的google glass

作為首款增強現實智能眼鏡,google glass配備了一塊稜鏡式投影儀,通過機身右側的玻璃柱把內容投向用戶眼部,用戶可以使用這款產品進行導航、拍照、語音控制及實時信息顯示,最高可以錄製720p30幀的視頻。

40元智能眼鏡湧現閑魚!我買了台,勸你最好別買 - 天天要聞

(圖源:google)

放在當時,你很難想像這麼酷炫的東西對我幼小的心靈帶來了怎樣的震撼。

只可惜這玩意賣1500美元,而且還得是開發者和忠實粉絲才有機會買到,普通人想買都買不着來着...

這款設備,也刺激了一批廠商向不同的方向探索。

比如說,專註於增強現實的,微軟推出過hololens,htc推出過vive,蘋果也推出了vision pro;專註於音頻的,華為推出過huawei eyewear系列,小米也有mijia智能音頻眼鏡;專註於影像的,snapchat推出過spectacles太陽鏡,小米也有mijia眼鏡相機。

這些產品,在功能側重點都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他們都不怎麼成氣候。

40元智能眼鏡湧現閑魚!我買了台,勸你最好別買 - 天天要聞

(圖源:google)

原因還挺簡單,產品價格不低、定位模糊不清,諸如vision pro、quest pro這類設備定價普遍都在萬元以上,但卻沒有能與價格匹配的體驗生態,續航也很糟糕;價格相對低一點的產品,基本上也只能鎖死在遊戲場景下,或者是將功能精簡到單純的聽歌/拍攝上,面向更加小眾的人群。

在我看來,如果說上面提到的這些產品是「為了實現某種功能而戴在眼前的設備」,秀肌肉的意義更大一些;那麼今年突然熱門起來的這批ai眼鏡,則更應該視作「附帶某些功能的常規眼鏡」,它們更多強調的是無感佩戴,然後在此之上為用戶添加一些生活中的便利ai功能。

我們最近評測過的雷鳥v3,還有最近發佈的閃極拍拍鏡、rokid glasses、雷神ai眼鏡等,基本走的都是這條路線。

有點意思,但也就那點意思

接下來,該看看我們手上這款40元智能眼鏡了。

初看uvc智能眼鏡,一種似曾相識之感撲面而來,簡單粗暴的相機模組架在一個沒有鏡片的架子上,如果能夠忽略用料上的粗糙,那麼乍看之下,這玩意竟然與google glass有着一點異曲同工之妙。

40元智能眼鏡湧現閑魚!我買了台,勸你最好別買 - 天天要聞

(圖源:雷科技)

簡單試戴一下,根據小雷自己的體驗,智能眼鏡的舒適度無非兩點:重量和設計

重量這塊,uvc智能眼鏡單鏡框重約47克,鏡框上沒有可以嵌入鏡片的設計,因此不用考慮配鏡的可能性了,還好雷鳥ar眼鏡的配鏡可以勉強搭配着用;至於版型,因為硬件部分全部集中在機身左側,實際佩戴起來會有一點重心不穩的感覺,而且右耳處有明顯夾頭感,絕對算不上舒適。

40元智能眼鏡湧現閑魚!我買了台,勸你最好別買 - 天天要聞

(圖源:雷科技)

我很清楚,蠻多人想知道這款叫「uvc智能眼鏡」的電子垃圾到底是哪來的,所以我也調查了一下。

首先,搜索「uvc」是找不到的,因為uvc可不是品牌,這是集成了攝像頭等傳感器的智能眼鏡的統稱,類似vr(虛擬現實)和ar(增強現實)這種專屬詞彙,只是該類型產品的行業術語。

幸好,在把產品介入手機後,手機里的外接設備會顯示出設備名稱,即「shgz01」,在愛企查中檢索可知,這是由深圳市看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申請認證的ccc產品,最後按圖索驥來到這家公司官網,噠噠——

40元智能眼鏡湧現閑魚!我買了台,勸你最好別買 - 天天要聞

(圖源:google)

這不就查出來了嘛!

這是一家專註於智能眼鏡解決方案的供應商,我們手上這款產品就是瓜子二手車直賣網定製,然後因為畫質或者體驗不佳批量退休的產品。

根據官方提供的參數顯示,shgz01內置1300萬像素攝像頭,素質強於昨晚任天堂發佈的ns2攝像頭,採用otg type-c方式連接,沒有內置電池,必須外接手機才能使用。

你們別笑,我可是買了雷鳥ar眼鏡的,這種在頭上插着一根電源線的體驗我試得多了。

40元智能眼鏡湧現閑魚!我買了台,勸你最好別買 - 天天要聞

(圖源:雷鳥)

接着就是體驗部分,shgz01能做的事情很簡單,就是拍照和錄像

由於產品本身就是個正常的外接相機,所以你只要隨便在應用商店下載個「usb攝像頭」之類的應用,就可以自動連接上shgz01,並實時查看到眼鏡當前正在拍攝的畫面了。

實測拍照,最高可以拍攝4000*3000分辨率的圖片,效果如圖所示。

shgz01並沒有配備廣角攝像頭,這顆相機感光度一般,邊緣細節比較模糊,遇到明暗反差比較大的畫面,就會出現暗處完全看不清楚的效果,畫質確實不盡如人意。

40元智能眼鏡湧現閑魚!我買了台,勸你最好別買 - 天天要聞

40元智能眼鏡湧現閑魚!我買了台,勸你最好別買 - 天天要聞

40元智能眼鏡湧現閑魚!我買了台,勸你最好別買 - 天天要聞

(圖源:雷科技)

實測錄像,最高可以設置fhd+30幀,但是錄製中會掉幀,只有720p+30幀畫質的錄像會稍微穩定一些。

錄製出來的效果,因為沒有防抖能力,行進過程中的錄製呼吸感超強,但起碼白天畫質還是能用的;到了晚上,這玩意遇到高光壓不下來,在壓感光度的時候錄製還會掉幀,那就是完全不可用的水平了。

40元智能眼鏡湧現閑魚!我買了台,勸你最好別買 - 天天要聞

(圖源:雷科技)

至於ai部分?

其實你隨便下個ai應用,都能調用這顆鏡頭拍攝的畫面去做識別的,目前基本上市面上的ai眼鏡基本上也就強調這個功能,唯有ai體驗,可能是這款產品和其他ai眼鏡最接近的地方。

總結:千萬別買,看看就好

最後問題來了,這款產品值得買嗎?

嗯...我覺得得分情況吧。

如果你想買來體驗ai智能眼鏡,那這款產品其實沒啥意義,畢竟它本質上就是個usb攝像頭,只是架在了一個半成品的眼鏡架上,就連鏡片都裝不了,又怎麼能充當眼鏡來使用呢?

想在盡量低的預算里,獲得近似於目前ai眼鏡產品的體驗,那目前閑魚上有一款騰訊微視與tonot出品的tonot智能眼鏡,自帶電池、擁有獨立拍照和錄製視頻的能力,價格約120元,算是這類產品里最入門的了。

40元智能眼鏡湧現閑魚!我買了台,勸你最好別買 - 天天要聞

(圖源:騰訊)

如果你只是需要一個usb攝像頭的話,那這玩意其實還挺不錯的。

在保持機身靜止的情況下,shgz01基本可以保持fhd+30幀的視頻錄製,而且畫面還挺清晰、對用戶面部的自動對焦速度也不錯,性價比估計會完爆任天堂昨晚發佈的ns2攝像頭,有這方面社交用途的用戶真可以關注一下。

40元智能眼鏡湧現閑魚!我買了台,勸你最好別買 - 天天要聞

(圖源:任天堂)

就目前來說,所謂的ai眼鏡其實就兩個賣點:

其一,隨手拍攝然後上傳社交媒體,這讓用戶頭上長的這顆攝像頭真正有了用武之地;其二,就是將大模型內置到智能眼鏡中,然後藉助這顆攝像頭和麥克風,實現更加自然的多模態ai交互。

如果你沒有這兩項需求,那麼你完全沒必要考慮ai眼鏡,畢竟不管錄像、拍照還是問問ai,隨身攜帶的手機就能包攬這一切功能。

如果你有這兩項需求的話,那麼……我建議大家還是等等,目前國產ai眼鏡功能普遍都不算完善,而且小雷覺得,這種東西的價格以後還有下探的空間,這也是決定未來ai眼鏡能否普及的重要前提條件。

而在它能實現普及之前,建議大夥還是淺淺期待着吧。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秦L EV部分配置曝光,冰箱、彩電、大沙發齊備 - 天天要聞

秦L EV部分配置曝光,冰箱、彩電、大沙發齊備

基於e平台3.0 Evo全新打造的智美中級純電轎車秦L EV將於3月23日晚上7點30分正式上市!新車採用Loong Face龍顏美學設計,近日,其部分配置表搶先曝光,共有470km、545km兩種續航、3個配置版本,全系後驅、全系搭載天神之眼 C高階智駕,冰
新賽道跑出加速度 一季度產業觀察來了→ - 天天要聞

新賽道跑出加速度 一季度產業觀察來了→

從DeepSeek國產大模型火爆全球到春晚人形機械人驚艷亮相,從「獨角獸」「瞪羚企業」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到各地密集出台新質生產力發展規劃,中國正以技術突破和場景創新重構產業競爭格局。新質生產力加速釋放 搶先機競逐新賽道今年以來,各地爭先搶
剛剛!微信上線新功能! - 天天要聞

剛剛!微信上線新功能!

據「微信」官網消息,近日,微信在多平台上線新版本。據了解,此次體驗大幅更新,Windows、Mac等多端統一,電腦端可發朋友圈! 微信 4.0.3 for Windows 新功能 ‍可發表朋友圈。可查看朋友的朋友圈相冊。朋友圈可設置置頂內容。可設置深色模式和淺色模式。可設置字號大小。記者親測,最新版Windows端微信確實已經有上述新功...
英特爾與台積電合資計劃遭質疑:兩家公司幾乎無法兼容 - 天天要聞

英特爾與台積電合資計劃遭質疑:兩家公司幾乎無法兼容

【TechWeb】近日,市場上一則消息引發廣泛關註:Intel(英特爾)和台積電已達成協議,計劃合資運營Intel位於美國的晶圓廠,旨在解決Intel在先進制程方面的難題。有報道稱,該合資計劃頗具吸引力,有望吸引高通、英偉達和蘋果等IC設計業者前來下單。據悉,台積電將在合資公司中持有20%的股份,而Intel期望藉助此次合作提升自...
美國科技巨頭Meta推出最強開源 AI 模型 Llama 4 - 天天要聞

美國科技巨頭Meta推出最強開源 AI 模型 Llama 4

【TechWeb】在 Llama 3 上市一周年這個特殊節點,美國科技巨頭 Meta 重磅發佈了其迄今最強大的開源 AI 模型——Llama 4。Llama 4 系列採用了先進的混合專家架構,這種架構優勢顯著。在模型訓練以及回答用戶查詢時,它能展現出更高的效率。其原理是把模型劃分成多個專註特定任務的「專家」子模型,從而實現精準且高效的處理...
你還會買小米SU7嗎 - 天天要聞

你還會買小米SU7嗎

目前其實小米SU7的事故還在發酵,小米汽車也算是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信任危機,當然了到底是車的問題還是人的問題現在還沒有定論,所以車賣家也不去討論誰對誰錯,誰是誰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