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丨李果
編 輯丨陳紅霞
國內eVTOL商業進程迎來里程碑式突破。
3月25日,吉利科技集團旗下的四川沃飛長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沃飛長空」)與四川航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旗下川航通航,在成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首次實現了eVTOL主機廠與傳統民航企業對低空經濟產業的協同布局。
根據協議,雙方將圍繞飛行測試、人才培養、應用場景、基礎設施、保養維修、行業標準等領域,建立全面、長期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由此共同拓展低空出行生態圈,賦能新型航空交通模式,為萬億級低空經濟市場開闢商業化通路。

(簽約儀式現場。供圖:沃飛長空)
萬億低空經濟市場引領爆發前夜
2025年被稱為低空經濟爆發的「前夜」。中國民航局預測,2025年我國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或達1.5萬億元,2035年有望突破3.5萬億元。
而市場規模要在未來10年實現倍級躍增的關鍵,是作為低空經濟「技術底座」和「場景引擎」的順利投入商業運營後撬開廣闊的市場空間——根據中國航空學會、中汽研聯合發佈的白皮書測算,到2030年,我國年新增eVTOL需求將突破1.2萬台,覆蓋城內通勤、城際交通、私人出行、觀光旅遊、醫療與消防救援、警務安防六大場景;到2035年,需求將進一步增長至4.2萬台。預計到2035年,商業化運營營業收入將超過3000億元,整機銷售及上游供應鏈市場規模達6000億元以上,其他支持性服務市場規模也將突破3000億元。
目前,各方面都在進行積極準備。如國家發展改革委已專設低空經濟發展司統籌推進,國內多省市出台相關扶持政策進行前期布局。如四川省已將《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納入重點調研論證項目庫,成都則提出建設西部低空經濟中心,計劃2026年前建成140個起降設施及100條運營航線。
而沃飛長空的產品開發進展恰好與上述利好消息實現時空耦合——沃飛長空首席市場官費嵐表示,公司在2025年將開啟eVTOL主力產品「AE200」的載人飛行的試驗,有望成為國內首個完成載人飛行試驗的6座eVTOL產品,預計在2026年完成適航認證並初步投入商業化運營,「目前我們已累計獲取數百架商業訂單,其中,與國內航空資產規模最大的金融租賃公司工銀金租簽署了首批120架訂單,與亞太地區最大公務航空企業華龍航空簽訂了首期100架訂單」。
這表明,沃飛長空有望成為低空經濟爆發「前夜」的首個跨越者,亦有望成為萬億市場的首家受益企業。
但在此前,包括沃飛長空在內的眾多低空經濟企業仍有諸多難題待解。確保飛行安全是首要問題。如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則提出:「推動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相比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在保持對低空經濟政策支持力度的同時,今年更加強調了其安全性和產業發展的健康性。
此外,在eVTOL投入市場後,如何與其他的市場參與者一起進行核心應用場景的搭建、構建更為完善的低空出行生態圈等,實現產品端與需求端的更好結合,是決定哪一家eVTOL主機廠商能在萬億市場競爭中佔據優勢的關鍵。
而3月25日與川航集團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展現了沃飛長空敏銳眼光與未來商業布局雄心。
在簽約儀式現場,沃飛長空 CEO、首席科學家郭亮表示,此次戰略合作,是國內 eVTOL 主機企業與民航航司的首次攜手合作,也是沃飛長空在 eVTOL商業化道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
在AE200投入市場運營前,雙方將深度融合沃飛長空的產品研發適航能力與四川航空的體系化運營優勢,率先在飛行測試、設施運營、場景拓展、人才培養、維修保障、實體運營等 6 大領域開展全面戰略合作,以加速 eVTOL 的商用落地進程。
川航集團同樣對此次合作充滿期待——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中國國內最大的全空客機隊航空公司,擁有成熟的航空運營體系和安全管理經驗,能為eVTOL產業進一步整合航空製造、維修、運營服務等資源,雙方合作後,以沃飛長空eVTOL產品測試飛行需求為牽引,川航將助力開展性能測試、數據收集、可靠性驗證等工作,加速eVTOL的適航驗證流程。
從「造飛機」向「建生態」的邁進
而未來低空經濟的商業市場也因沃飛長空與川航通航的合作而更具想像力。
費嵐表示,與川航通航攜手合作後,是在共建「主機廠+場景運營商」的生態矩陣,做到eVTOL產品交付,即馬上具備應用場景,以產品特色規劃運營場景,以成熟運營場景等產品落地。
一方面,雙方打通了eVTOL「研發—運營—場景—生態」的產業邏輯,為eVTOL行業樹立了「產品出場即具備應用場景」的標杆範式,開創性地在國內驗證了eVTOL產品的商業可行性,為行業發展注入更清晰的發展路徑。另一方面,雙方還將進一步推動eVTOL產業從「造飛機」向「建生態」的邁進,如沃飛長空作為eVTOL鏈主企業,與四川航空的合作將進一步激活產業能量,推動eVTOL產業的健康發展,加速中國在eVTOL領域的全球競爭地位。
事實上,在當日的活動現場,沃飛長空的主力機型AE200與四川航空的A320客機並列於場地一側,一款是6座級傾轉旋翼純電動飛行器,一款是150座級的全球民航界的主力機型之一,當兩架飛行器「同框」之時,實質正是低空經濟從技術突破向商業生態圈構建的躍遷。
費嵐表示,未來將以eVTOL作為支線運輸工具,與四川航空合作探索「航空+低空出行」的聯程服務,「如以沃飛長空自研eVTOL產品AE200為代表,銜接民航航班與城市內部、景區之間的點對點交通,進一步探索網紅景點、CBD、城市地標、交通樞紐、城市之間的商業運輸示範場景,合作打造國家級的eVTOL應用場景及運營模式樣板,讓『打飛的』成為市民生活中的出行新選擇。」
這也意味着eVTOL可以將過去部分地面接駁需求可轉化為空中運輸。以成都為例,依託四川省劃設的7個協同管理空域和8條低空目視通道,以及成都雙流、天府兩大國際機場,沃飛長空可藉助川航的幹線網絡資源,搭建「民航+eVTOL」聯程服務體系。
「舉個具體的例子,從成都歐洲中心到雙流機場,傳統汽車出行35分鐘,空中飛行3分鐘,再比如從天府廣場到天府機場,汽車出行70分鐘,空中飛行15分鐘,出行成本也僅為地面專車價格1.5-2.5倍」,沃飛長空CEO兼首席科學家郭亮表示。
川航集團表示,在運營方面,雙方將攜手推進eVTOL起降場、充電站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積極推動智慧起降場建設標準的制定。在產業生態建設方面,雙方將共同進行針對eVTOL相關崗位的職業能力培訓,加大與科研機構和行業組織合作,參與制定行業標準和規範,共同拓展低空出行生態圈,推動低空經濟蓬勃健康發展。
事實上,2024年沃飛長空已經在成都完成了城市低空載人出行的驗證飛行「首飛」,意味着已經打通了包括「一市兩場」(同一城市雙機場互飛)、機場—市區、市區—景區等航路,以及跑通了城市低空出行服務實施的全流程,包括空域申請、通航報備、場站建設、交通協調等領域,為未來AE200機型為代表的eVTOL商用模式奠定了基礎。
「未來,依託川航在成都雙流、天府兩大樞紐的布局,沃飛長空將率先打造機場 至城市核心區、機場至景區的接駁示範航線,讓 eVTOL成為城市空中交通的『毛細血管』,切實提升千萬級人口城市 的出行效率,努力打造全國低空立體交通網絡典範」,郭亮表示。
SFC
本期編輯 黎雨桐 實習生蔣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