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首次亮相以來,鴻蒙OS經歷了從兼容安卓到完全自主研發的蛻變,現在華為已經推出了原生鴻蒙系統,將徹底擺脫對安卓底層代碼的依賴。
作為一款分佈式架構和微內核設計的系統,鴻蒙OS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實現一次開發、多端部署,支持手機、平板、智能家居、車載設備等多種終端的無縫協同。
目前鴻蒙OS已經應用到了眾多華為設備上,涵蓋手機、平板、智能手錶、智能音箱、智能家居設備等全場景終端。
但還有一個超級場景尚未搭載,這個場景就是PC設備。
從2016年首款筆記本電腦問世到現在,華為筆記本已經誕生9年了,歷代華為筆記本均運行Windows系統,華為始終沒有將系統切換到鴻蒙OS。
但現在華為可能不得不將鴻蒙OS搭載在PC設備上了,因為美國商務部給微軟頒發的供貨許可證將在3月到期,微軟也沒有獲取到延期許可。
隨着微軟對華為的供貨許可證到期,意味着接下來華為PC將無法再搭載微軟Windows系統。
所以近期有報道指出,之後的華為PC都將採用國產芯片+國產操作系統方案。
其實回想起來,出現這一幕一點也不意外,畢竟早在去年9月的央視直播間中,華為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就曾公開表示:Windows PC可能停止供貨了,以後只有用鴻蒙PC了。
余承東的這一表態,標誌着華為PC業務也即將開啟國產化替代的序幕,系統層面華為設備有望全面搭載鴻蒙OS,芯片方面也有可能切換到國產自研芯片。
不過鴻蒙PC想要順利誕生絕非易事,畢竟Windows在全球PC操作系統市場佔據68.27%的份額。
在PC終端,用戶對專業軟件的依賴遠高於移動端,因為PC終端具備強大的生產力,華為在PC領域的生態建設仍面臨巨大挑戰。
即便是鴻蒙OS搭載在華為手機上,初期也是靠兼容安卓應用實現的,因為初期的鴻蒙OS還不具備完全替代安卓生態的能力。
因此鴻蒙PC極有可能會採取鴻蒙手機類似的方案,短期可能內會兼容Windows安裝文件。
隨着用戶規模不斷擴大和應用生態持續完善,華為未來必然會全面轉向自主研發的鴻蒙操作系統。
當然,除了採取兼容措施以外,華為在鴻蒙PC的生態打造上也有自己的思路,作為國內前三的雲服務商,華為有能力通過雲電腦服務等創新功能提升用戶體驗。
同時華為也可以將多屏協同作為鴻蒙PC的一大亮點,因為鴻蒙OS採用了微內核設計和分佈式架構,能夠實現手機、平板、PC等設備間的無縫協同。
但從長遠考慮,推動開發者去適配軟件,將鴻蒙PC的應用生態做大做強才是終極方案,而現在華為正在朝着這個方向努力。
華為鴻蒙PC即將推出,這不僅是對制裁的被動應對,更是主動擁抱國產化替代的歷史趨勢,也意味着華為正在為鴻蒙OS構建一個從移動端到PC端的完整生態閉環。
對於華為來說,微軟的斷供危機其實也是「恭請鴻蒙PC入江湖」的歷史性機遇,這場戰役的勝負,不僅關乎華為的未來,更關乎中國科技產業在全球競爭中的話語權。
正如余承東所言:「打勝仗始終是我們的信仰,沒有退路,就是勝利之路。」鴻蒙PC的崛起之路,註定充滿着挑戰,但也充滿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