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小米汽車技術,真有發佈會說的那麼強?

2025年03月04日21:42:12 科技 1454

在去年底的小米汽車技術發佈會上,雷軍立下了小米汽車15-20年成為全球前五的flag,雖說目標遠大,但發佈會所展現的技術實力,確實讓人看到了小米在智能電動汽車領域的野心和底氣。今天咱們就來深度剖析下小米汽車那些引以為傲的技術。

拆解小米汽車技術,真有發佈會說的那麼強? - 天天要聞

先聊聊小米的電驅技術,這可是汽車的「心臟」。小米發佈了三款超級電機:V6、V6s和V8s 。其中V8s轉速高達27200rpm,功率密度達到10.14kw/kg,甩出特斯拉當前最先進水平一大截。為了這高轉速,小米採用業界首發960mpa最高強度特種硅鋼片,和首鋼合作歷經108個批次試驗才搞定。散熱上更是下足功夫,雙向全油冷散熱、S型立體油路設計,定子散熱面積增大100%,轉子散熱面積增加50% ,還通過「階梯式」錯位設計再增加7%有效散熱面積 ,電機效率達到98.11%。V6和V6s轉速也達到21000rpm,位居行業第一梯隊。而且小米還在預研下一代超級電機,實驗室里已通過碳纖維「激光固化纏繞工藝」讓轉子實現35000轉最高轉速,這技術儲備太讓人期待後續產品了。

拆解小米汽車技術,真有發佈會說的那麼強? - 天天要聞

再看電池,小米自研全球首個倒置電芯的CTB一體化電池。集成效率達77.8% ,比之前提升24.4% ,還釋放出17mm高度。通過車身地板和電池包上蓋合二為一、電芯倒置、多功能彈性夾層、極簡線束等設計實現。安全方面,泄壓閥朝下,極端情況快速向下釋放能量保障乘員艙安全;有14層硬核物理防護,雙大面強冷卻方案,冷卻面積7.8m² ,電芯側面165片氣凝膠隔熱材料能抵抗1000°c高溫。電池管理系統達到ASIL-D最高功能安全等級,有3重獨立熱失控冗餘監控和報警策略,還有電池雲安全技術,4ms內主動斷電。全球最嚴苛的電池安全檢測都不在話下,1050+項安全測試驗證和96倍國際耐久測試時長,可靠性拉滿。

拆解小米汽車技術,真有發佈會說的那麼強? - 天天要聞

大壓鑄技術上,小米自研9100t超級大壓鑄技術——Xiaomi Hypercasting ,是國內唯一一家同時自主研發「大壓鑄設備集群」和「壓鑄材料」的汽車廠商。設備集群佔地面積840m² ,總重1050t ,鎖模力9100t ,用自研視覺大模型質量判定系統,2秒完成檢測,高效率高精度。後地板實現72個零件合一,焊點減少840個,重量減輕17% ,生產工時減少45% 。材料上,通過自研「多元材料性能AI仿真系統」從1016萬種配方選出最優的「泰坦合金」,含30%循環鋁,每個零件碳減排352.53kg,環保又實用。

拆解小米汽車技術,真有發佈會說的那麼強? - 天天要聞

智能駕駛是當下汽車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小米智駕採用最新一代的底層算法:BEV+Transformer+佔用網絡 ,並融入大模型技術。還有三項感知技術創新:變焦BEV技術、超分辨率佔用網絡技術、道路大模型技術。從4月交付全國版高速NOA功能 ,到6月向10個城市推送城市NOA功能 ,再到8月交付覆蓋全國的「先鋒版」城市NOA功能 ,小米憑藉每月一次的OTA升級,快速迭代,用戶活躍率達到88% ,總行駛里程突破2943萬公里 ,支持複雜路口通行、靈活繞行、小路通行等場景,環境感知和決策能力強大。

拆解小米汽車技術,真有發佈會說的那麼強? - 天天要聞

小米智能座艙基於小米澎湃OS ,實現底層重構、為車進化。車機系統1.49秒疾速啟動 ,座艙系統OTA整包升級只需約3分鐘、全車整包升級約30分鐘 。五屏聯動,16.1英寸3K超清中控屏、超大56英寸HUD、翻轉儀錶屏,還能外接小米Pad生態拓展屏。3D數字化車模沉浸式交互體驗,手機與車機跨端無縫互聯,手機應用秒變車載原生應用 ,還打造專屬Car IoT生態 ,支持蘋果設備,無線CarPlay 、AirPlay都不在話下。

拆解小米汽車技術,真有發佈會說的那麼強? - 天天要聞

整體來看,小米汽車技術亮點十足,在多個關鍵領域都實現了技術突破和創新,而且注重技術的實用性和用戶體驗的提升。不過作為新入局者,後續還要看這些技術在量產車型上的穩定性、可靠性,以及成本控制情況 。未來,隨着技術不斷迭代和優化,小米汽車或許真能在競爭激烈的全球汽車市場闖出一片天。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佈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佈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積架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