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明星職業經理人被「趕」出了自己參與創建的公司。
近期,榮耀傳出公司CEO趙明即將離職的消息。字母榜(ID:wujicaijing)從榮耀官方處得到證實。根據官方公告,趙明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董事、CEO等相關職務,並評價趙明「為榮耀的發展和壯大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但榮耀的挑戰並沒有隨着高管的更替而減弱,反而呈現加劇之勢。
進入2025年,華為手機回歸將成為中國手機市場的最大變量,「本質上它是要拿回應該屬於它的份額。」vivo高管的近期表態,再次展現出手機廠商之間高烈度競爭的到來。有接近華為供應鏈的人士告訴字母榜,2025年,華為手機定下了國內站穩出貨量第一,全球重回前五的預期目標。
2021年1月榮耀發佈從華為獨立後的首款產品榮耀V40時,時任榮耀CEO的趙明還在對外採訪中談到,「榮耀獨立後的定位是站在華為巨人的肩膀出發。」
如今,當巨人重新站起來後,榮耀無疑成了最先受到影響的對象。
前途未卜的不止榮耀公司的命運,還有趙明的個人新航向。在發佈的告別信中,趙明表示,對於未來,自己目前的規劃是修整和學習,「陪伴家人,讀讀書,完善自己。」
但如果傳聞確鑿,趙明並非自己獨自離開,而是帶着榮耀Magic7的部分成員一同離職,那麼,不管是從趙明個人意願出發,還是從照顧團隊情感角度考量,等待趙明的,都不會是真的一直休息下去。繼續在商業世界裏拼殺,才是趙明的歸宿。
屆時,趙明能夠選擇的新事業大概率也會繼續圍繞硬件展開。但重回老本行智能手機,對趙明而言,幾乎已經是個不可能的選項。
經過15年發展,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已經從一個增量市場,轉向存量競爭,主流手機品牌也從10年前的數十家集中到五家,即華為、小米、vivo、OPPO和榮耀。
頭部集聚效應之下,在各家一二把手暫時穩定的局面之下,留給趙明加入一家新手機廠商的機會已變得無限渺茫。
想要繼續留在硬件領域創業,趙明最有可能的選擇方向之一,就只剩下智能硬件創業了。趙明之前,更多出身手機的高管已經搶先擠進了這條賽道:賣掉鎚子手機的羅永浩,重新創業做起了AR;從魅族手機離職的李楠,首次創業盯上了定製化機械鍵盤和耳機等;前華為榮耀總裁劉江峰,也一度創辦過自己的智能家居硬件公司。
但智能硬件也不是一條坦途。即便有了AI大模型的技術風口加持,當下的智能硬件創業,要麼面臨虧錢經營狀態,要麼處在追求規模效應的前夜。
作為手機領域僅次於雷軍、余承東的另一大行業IP,面對目前尚不成熟的智能硬件創業環境,趙明的另一大優勢適時凸顯出來,那就是不妨學習羅永浩,在追求智能硬件的理想途中,先通過直播帶貨積累些趕路的本錢。
如果沿着這個思路出發,那麼,趙明此次從榮耀離職,既可以看作是他個人職業生涯的一次失敗,也同樣是一場可遇不可求的天降富貴。
現在,就看趙明願不願意接下這波潑天流量了。
A
陷入更換CEO風波中的榮耀,眼下正值衝刺IPO的關鍵時刻。
自2023年11月開始,榮耀便對外宣布準備上市工作,此後啟動密集的股東變動,在原有的深圳國資以及30餘家經銷商股東之外,陸續引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金資本等。
去年12月,榮耀迎來IPO進程又一重大節點,即公司完成股改,這意味着榮耀已經基本清除了上市阻礙,距離IPO僅一步之遙。
不過,有着多家上市公司操盤經驗的恆業資本創始合伙人江一認為,換人舉動很難影響到榮耀的既定上市進程,「因為它的主要流程基本已經通過了,現在就看是選擇在港股上市,還是科創板等地上市。」
至於臨陣更換CEO的原因,「大概率是因為業績,(榮耀)背後的部分股東應該是出現了較為急切的利益訴求。」江一說道。
具體到手機出貨量上,Canalys數據顯示,過去兩年一直穩居國內前五的榮耀,在去年四季度罕見跌出了前五之列。放大到2024全年,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同比增長4%的大盤復蘇之下,榮耀出貨量不漲反跌,同比下降3%。作為對比,同期的華為則同比大增37%。
此次人事變動的另一則不同尋常之處在於,一般在上市之前,公司往往會挑選運營和財務背景的人來出任CEO,但接替趙明出任榮耀新CEO的李健,卻長期擔任人力資源部總裁等職務。
這一信號也讓服務大廠多年的資深獵頭邢明猜測,「榮耀後續或許仍有一些人事變動需要調整,董事會讓李健掌握更多話語權也有利於對人員的進一步安排。」
在李健可能需要繼續操心榮耀人事變動之餘,趙明也是時候需要考慮其個人的新未來了。
進入存量市場競爭階段的智能手機行業,徹底阻斷了趙明拉起隊伍重新創建一個新手機品牌的任何可能性。
這方面蔚來便是一個最新的反面案例。2023年,蔚來正式發佈NIO Phone,但經過兩代產品更新,蔚來手機離百萬銷量依然遙遠。
小米2010年成立時,當年發佈的小米一代銷量突破27萬部,到了2012年銷量便做到了700多萬部。鎚子科技COO事後在總結失敗教訓時反思道,「我們2012年成立,到2016年、2017年才做到單款百萬,這中間花費的時間太長了。」
但好在那時候還有鎚子科技、酷派、360手機等一幫攪局者存在,留給了一幫手機大佬們互相跳槽的職位空間。彼時,趙明的前任榮耀總裁劉江峰,就曾出任過酷派CEO。
但眼下來到頭部集聚狀態的國內手機行業,已經越來越難容納行業外溢的牛人了。整個手機市場的增長停滯,不僅表現在出貨量的停滯,而且包括高級人才流動的停滯。
在榮耀從華為獨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網上還時不時流傳着「玩歸玩,鬧歸鬧,松山湖(華為研發基地)別遲到」的梗,如果這次人事變動更早一步到來,趙明或許還有一絲重回華為的可能性。
畢竟,在華為汽車業務的攤子越鋪越大之際,僅靠余承東一人之力,已經很難兼顧手機業務的發展。
但這種可能性被華為一紙命令提前掐死。去年4月,華為內部發佈人事調整文件,余承東晉陞華為終端BG董事長,原華為終端BG首席運營官何剛,接過了余承東的華為終端BG CEO一職。
至於一度被戲稱為喜愛收集打造「失敗者聯盟」的雷軍,更是早早在2022年12月,就提升盧偉冰擔任了小米總裁一職,主管手機業務,自己則留有更多精力專心造車。
在宣布盧偉冰出任總裁的內部信中,雷軍提到,這意味着小米管理層實現了順利的交棒迭代。這樣的表態,也向外界展示了小米短期內不會再有重大高管變動的可能性。
至此,趙明想要如前金立手機盧偉冰、前聯想手機常程、前魅族手機楊柘、前小辣椒手機王曉雁、前中興手機曾學忠一樣,被雷軍收編的可能性,也無限降低。
鍾愛從內部提拔高管的vivo和OPPO,對趙明來說,空間的機會更加渺茫。
外部環境的變化,逼得趙明等手機大佬們只能跳出手機行業,在其他智能硬件領域尋找新機會。
B
經歷過鎚子手機失敗的羅永浩,更是提前看破了智能硬件創業的艱辛。一手智能硬件理想,一手直播帶貨現實的羅永浩,背靠交個朋友,自己給自己當起了現金牛。
有過硬件創業慘痛經驗的羅永浩,深知創業過程中的兇險,並在接受採訪中坦言,自己選定的AR領域,一定還有至少一個超級低迷的時期,以至於全世界的投資人都對AR項目唯恐避之不及。萬一出現最艱難的情況,羅永浩做好了「靠自己的錢也能維持團隊減小規模後繼續走下去,支撐到出現轉機的時刻」的最壞打算。
為了給上述最壞打算儲備運轉資金,也為了還鎚子創業欠下的債務,羅永浩四處走穴,代言手游,錄製廣告,甚至給微商大會站台。在《一個「老賴」CEO的自白》中,羅永浩更是講道,「只要錢給夠,婚喪嫁娶的主持類工作也可以做。」
經歷一番瘋狂流量變現後,羅永浩找到了給自己續命硬件夢的現金牛業務——源源不斷創造利潤的直播帶貨事業。
2020年4月1日晚,羅永浩開啟首場直播帶貨,當晚漲粉215萬,累計4800萬人次湧進直播間,帶貨交易額達到1.1億元。
數碼產品更是成了羅永浩帶貨首秀的重磅產品,其中還出現了曾經的友商小米10的身影。當晚,時任小米中國區總裁的盧偉冰,也親臨羅永浩直播間,還發了50萬元的紅包。在盧偉冰發完紅包撤退之際,羅永浩不忘在直播間調侃道,「別人以為我喜歡吵架,但其實那個圈子吧逼着人吵架。」調侃完,羅永浩對着盧偉冰說道,「我接着賣貨,回頭聊啊。」
藉助過往的IP流量優勢,羅永浩僅用了一年時間,便躋身直播帶貨界四大天王。
儘管從2022年起羅永浩的直播頻率下降,但在交個朋友水漲船高的帶貨成績面前,羅永浩的收於依然不菲。根據日前交個朋友披露的數據,2024年度,交個朋友全年GMV有望突破150億元。作為對比,2023年,交個朋友GMV超過120億元,經調整凈利潤約1.8億元。
C
面對尚處蟄伏期的智能硬件賽道,一旦趙明最終選擇下場創業,不妨也先學着羅永浩,把直播帶貨搞起來,為自己的創業路途多儲備一些資金。
劉江峰創立的智能家居品牌難言成功,李楠的怒喵科技規模又太小,就連羅永浩,也在AI大模型技術到來之際,改換方向,暫時將AR硬件夢擱置,在近期海外市場上線了一款AI助手類產品J1 Assistant。
同樣在公司內部做出了一定成績,同樣在公司上市節點被調離崗位,與趙明當下處境更為相似的阿里前高管陳航(花名「無招」),也在選擇硬件創業後,忙碌於探尋規模盈利的道路上。
在前手機高管李振看來,決定AI硬件能否得到消費者認可的一大因素,離不開對高頻剛需場景的探索和開發,無論是互聯網大廠,還是3C廠商,當下比拼的關鍵之處,還在於對消費者的了解程度。
基於此,包括位元組等在內的互聯網大廠,以及新進入局的大佬創業者們,做AI硬件,其實「硬件不是它們的目的,場景才是,尤其是用戶高頻使用的場景功能,或者未被發現的高頻使用場景功能。」李振分析道。
但想要找到符合大眾需求的高頻場景,並非易事。部分AI硬件的創新先驅,已經開始遭遇危機:打出「人工智能的iPhone」旗號、並拉來OpenAI創始人奧特曼站台的AI Pin,推出僅僅半年時間,背後研發公司Humane,便於去年5月份被曝出賣身消息。另一明星AI硬件Rabbit R1也被質疑套殼安卓。
上述智能硬件創業的挫折和教訓,無疑向趙明亮出了這條賽道上的一條寶貴經驗,即在等待智能硬件市場大爆發之前,先得有現金牛業務養着團隊,靜待機遇的到來。
如何尋找自己的現金牛?趙明不妨學習羅永浩也挺進直播帶貨。哪怕趙明自曝自己是一個「i」人。
即便被稱之為直播帶貨的四大天王,羅永浩也並非出於自身意願。「如果不用當眾表達還能維持運營公司,我願意少活 5 年。」 羅永浩之前對媒體說,「這是非常誠實的想法。」
說到底,直播賣貨本質上還是流量變現的生意,沒有流量,其他便都無從談起。如今,趙明流量有了,就差決心了。
參考資料:
《羅永浩這一年,在悶聲賺大錢》電商頭條
《羅永浩「最後一次創業」最新進展,暫別AR,迎來AI Jarvis》鳳凰網科技
《對話羅永浩:再創業可能後悔,不再創業百分之百後悔》 晚點LatePost
《原阿里釘釘CEO無招將離職創業,被資本瘋搶,多名釘釘老將加入》36氪
《羅永浩直播賣貨首秀:只此一次的營銷事件》潛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