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首家日本晶圓廠,年內量產

2024年12月16日19:03:04 科技 1658

台積電首家日本晶圓廠,年內量產 - 天天要聞

本文由半導體產業縱橫(ID:ICVIEWS)綜合

台積電熊本工廠將於年內開始量產,採用22/28nm和12/16nm工藝技術生產邏輯IC。

在 SEMICON Japan 2024 上,JASM 總裁堀田雄一宣布,台積電位於日本熊本的首家晶圓廠有望在 2024 年開始量產。該工廠正在按計劃推進,最初將向索尼和 Denso 供應邏輯集成電路。堀田強調,熊本的生產線已配置為符合台積電在中國台灣建立的高質量標準。

台積電在2024年2月的開幕典禮上重申,熊本工廠將於年內開始量產。該工廠將採用22/28nm和12/16nm工藝技術生產邏輯IC。

第二座工廠的擴建工程已在進行中,預計 2027 年投入運營。土地準備工作正在進行中,建設工程計劃於 2025 年初開始。JASM 的這兩座工廠每月總產能將超過 100,000 片 12 英寸晶圓,為汽車、工業、消費電子和高性能計算領域提供各種工藝技術。JASM 的總投資將超過 200 億美元,日本政府已承諾提供 1.2 萬億日元(約 78 億美元)的補貼,以支持日本的半導體行業。

儘管這兩座工廠並非台積電最先進的生產基地,但藉助台積電,日本可以吸納先進的芯片製造經驗,培養人才,並建立成熟的產業集群。據日本九州金融集團預測,未來十年,台積電將為當地創造7000個就業崗位和4.3萬億日元財富。

據悉,台積電可能催化日本半導體業產生質變、增加委外訂單,從過去IDM模式逐步走向專業分工。

JASM 的目標是到 2030 年實現 60% 的本地採購率。該公司已經實現了 45% 以上的採購率,到 2026 年項目採購率將達到 50%。

上世紀80年代,日本半導體產業佔全球市場的份額超過50%,如今則跌至8%左右。為重振這一產業,日本制定了新的戰略,並引進台積電、美光、三星、微軟等企業建廠或投資。

據悉,日本經濟產業省從2019年以來,一直在與英特爾、台積電等公司進行談判,以確保在日本設立半導體的製造基地。然而,當時日本國外主要的半導體公司在當地設立晶圓廠並沒有商業優勢。2021年3月,台積電在日本政府撥款補助約9.32億元人民幣的情況下,在筑波市建立了後端製程的3DIC研究中心。但日本政府還想要前端製程,由於並不具備成本效益,因此並未回復日本政府。

這種趨勢發生了變化,因為汽車半導體的短缺從2020年底開始變得明顯。2021年,中國台灣地區成立半導體策略推進議會聯盟。第一次會議於同年5月21日舉行,會上甘利明會長表示:「對於日本來說,半導體戰略是一場決定市場未來命運的戰鬥,希望這個聯盟發揮帶頭作用。」

毫無疑問,針對此舉,經濟產業省也開始了積極的談判。於是,台積電在2021年10月14日的季度財報線上發佈會上正式宣布,將在日本興建半導體工廠。也就是本文開頭所提及的,台積電位於日本熊本的首家晶圓廠。

在日本,隨着半導體廠商的減少,對相關行業而言,擁有最尖端製造技術的台積電的進駐將帶來很大的益處。日本半導體相關企業通過共同研究等獲得最尖端製造技術信息,並迅速應用於自身開發的機會等將增大。

據悉,日本政府將補貼近一半的建設成本,以解決高成本問題,以及為此目的制定的法律《促進特定先進信息和通訊技術利用系統的開發、供應和引進法案》於2022年3月1日起實施。JASM/TSMC被選為第一家獲得認證的公司,並決定提供高達約233.40億元人民幣的資助。

目前台積電正迅速擴大海外生產能力,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日本熊本市建設工廠,並宣布了在德國建廠的計劃。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第一座晶圓廠此前計劃延期,預計2025年上半年將開始量產4nm工藝;第二座晶圓廠預計將於2026年開始生產3nm製程芯片。業內人士表示,日本與中國台灣在企業文化、勞動法方面有很多共同之處,在這裡建廠比美國順利得多。

此外,2023年,美光宣布,將在廣島的DRAM芯片工廠投資37億美元;三星公司宣布,在橫濱設立研發設施,未來5年投資3500億韓元(2.8億美元)。2024年4月9日,微軟宣布,將在未來兩年內投資29億美元,用於提升其在日本的雲計算和AI基礎設施,並將擴大其數字培訓計劃,在未來三年內為300多萬人提供AI技能。

*聲明:本文系原作者創作。文章內容系其個人觀點,我方轉載僅為分享與討論,不代表我方贊成或認同,如有異議,請聯繫後台。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佈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佈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積架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