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2024年09月05日15:53:08 科技 1737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文|娛梔

編輯|娛梔

前言

中國高鐵一張閃亮的國際名片,卻曾遭受質疑,沒有進口車輪,中國高鐵根本跑不起來——這樣的聲音曾在國際上流傳。

從依賴進口到自主創新,中國高鐵的發展歷程中,車輪螺母這個看似微小的零件,竟然成為了關鍵。

它如何成為中國高鐵技術突破的縮影?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高鐵車輪的緊要關頭

在高速鐵路的世界裏,車輪是列車的腳,而螺母則是固定這雙腳的關鍵,然而這個不起眼的零件,卻曾是中國高鐵發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礙。

想像一下一列高鐵以350公里的時速飛馳,每小時要經歷2100萬次的震動。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在這種極端條件下,普通的螺母很快就會鬆動甚至斷裂,這不僅會導致列車故障,更可能引發災難性事故。

因此高鐵車輪螺母的技術要求極其苛刻,它必須具備超高的強度、耐疲勞性和抗震性。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同時還要能在極端溫度下保持性能穩定,這樣的技術,曾經只掌握在少數發達國家手中。

在國際高鐵車輪螺母市場上,德國、日本等國家長期佔據主導地位,他們憑藉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壟斷了全球高端市場。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中國高鐵在起步階段,不得不依賴進口,這種依賴帶來的不僅是高昂的成本,更是潛在的技術風險。

一旦供應鏈出現問題,整個高鐵系統都可能陷入困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開始了自主研發的艱難征程。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技術創新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國的工程師們經歷了無數次失敗和挫折,他們日以繼夜地工作,反覆試驗終於在螺紋結構、材料配方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從卡脖子到領跑者

2003年中國高鐵事業剛剛起步,彼時國內工程師們面對的是一片技術荒漠,高鐵車輪螺母這個看似簡單的零件,卻成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國外技術壟斷如同一把懸在頭頂的利劍,德國、日本等國家對核心技術嚴防死守,實行三不政策:不申請專利、不發表論文、不接受參觀,這種技術封鎖,讓中國高鐵發展舉步維艱。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每一對進口高鐵車輪的價格高達60萬元,而一列高鐵需要數十對車輪,僅此一項每年就要耗費20多億元外匯。

更令人憂心的是,這種依賴可能成為他國制衡中國的籌碼,然而困難與壓力恰恰成了創新的催化劑。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2008年中國高鐵工程師們開始了自主研發的艱難征程,他們深知這不僅僅是一場技術較量,更是國家發展的戰略需求。

研發過程中,失敗是家常便飯,有時一個微小的參數調整就需要幾個月的反覆試驗。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工程師們常常通宵達旦,只為攻克一個技術難關,這種執着讓人想起愛迪生的名言: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靈感。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近十年的努力,中國終於在2017年研製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鐵車輪螺母。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這種螺母不僅性能卓越,而且成本僅為進口產品的三分之一,這一突破猶如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徹底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

中國高鐵從此擺脫了卡脖子的困境,開始了向領跑者的華麗轉身,2020年中國已經掌握了包括車輪螺母在內的全套高鐵核心技術。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國產高鐵車輪不僅滿足了國內95%的需求,還開始走向世界市場,當年那句沒有進口車輪,中國高鐵根本跑不起來的嘲諷,如今已成為中國科技進步的最好註腳。

這段歷程不僅是一個技術突破的故事,更是中國堅持自主創新的生動寫照,它告訴我們,面對困難永不言棄才是制勝之道。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如今的中國高鐵,已經成為了一張閃亮的國際名片,它不僅是中國製造的驕傲,更是中國創新的象徵。

從曾經的跟隨者到如今的引領者,中國高鐵的發展歷程,無疑是中國崛起的縮影。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自主創新的螺旋上升

突破高鐵車輪螺母技術,僅僅是中國高鐵自主創新的開端,工程師們並未滿足於簡單的模仿和追趕,而是開啟了一場持續的技術革新。

中國的創新之路,猶如一個不斷上升的螺旋,每一次突破,都為下一次飛躍奠定基礎,在車輪螺母領域,中國工程師們提出了一體化設計的創新理念。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這種方法將螺母與車輪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大大提高了整體性能和安全性。

材料科學的進步為螺母技術帶來了質的飛躍,中國研發出的新型納米複合材料,在保持高強度的同時,還具備了優異的韌性和耐疲勞性。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這種材料使得螺母能夠在極端溫度和高速運轉下保持穩定性能,大大提升了高鐵的安全係數。

他們開發出了智能監測系統,可以實時監控螺母的受力狀況和鬆動程度,為及時維護提供了可能。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這些創新不僅提高了高鐵的安全性,還極大地延長了螺母的使用壽命,過去需要每行駛50萬公里就更換一次的螺母,如今可以運行超過100萬公里。

這不僅降低了維護成本,還提高了高鐵的運營效率,高鐵車輪螺母的創新,如同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帶動了整個高鐵產業鏈的升級。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更高效的螺母意味着更快的行車速度、更長的運營里程,這促使車體設計、軌道鋪設等相關技術也不斷革新,形成了良性循環。

中國的創新不僅局限於技術層面,還延伸到了生產製造環節,智能化生產線的應用,使得螺母的生產效率提高了近50%,同時產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這種全方位的創新,讓中國高鐵的性價比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如一位國際鐵路專家評價的那樣:中國不僅趕上了世界高鐵的發展步伐,更是在某些方面引領了行業發展方向。

然而創新之路永無止境,中國工程師們深知,今天的領先並不意味着永遠的領先。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他們正在探索新的材料、新的設計理念,力求在高鐵技術的軍備競賽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這種持續創新的精神,正是中國高鐵能夠在短短十幾年間從追隨者變成領跑者的關鍵所在。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走向世界的中國螺母

當中國高鐵車輪螺母技術突破重圍,一個新的篇章隨之展開,這個曾經被質疑的領域,如今正成為中國高鐵走向世界的重要名片。

2018年一個令人矚目的消息傳來:德國向中國訂購了60件時速320公里的高速車輪。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緊隨其後印度、泰國等國家也紛紛向中國伸出橄欖枝,希望引進中國的高鐵技術,其中車輪螺母作為核心零部件備受關注。

中國的高鐵螺母,就像是給列車裝上了一雙可靠的翅膀,然而國際市場從來不是一片坦途。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面對競爭中國企業選擇以更高的性價比,更優質的服務來贏得客戶,他們不僅提供產品,還輸出整套技術解決方案,這種產品+服務的模式贏得了廣泛好評。

中國高鐵技術的進步,尤其是在車輪螺母等關鍵零部件上的創新,正在重塑全球高鐵市場格局。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未來他們將致力於開發更輕、更強、壽命更長的新一代螺母,以適應未來更快速度的高鐵需求。

同時高鐵螺母技術的應用正在向其他領域擴展,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高端製造業都對這項技術表現出濃厚興趣。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這預示着,中國的創新成果正在為更廣闊的工業領域帶來變革,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並未將技術作為壟斷的工具。

相反他們積极參与國際合作,推動高鐵技術的全球共享,在最近的一次國際鐵路大會上,中國代表團提出了共建高鐵命運共同體的倡議,獲得了廣泛支持。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發展才是硬道理。中國深知,只有通過開放合作,才能實現共同發展,推動全球高鐵技術的進步。

從曾經的跟隨者到如今的引領者,中國高鐵的發展歷程堪稱傳奇,而這個看似普通的螺母,則成為了這段傳奇的最好註腳。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結語:

中國高鐵車輪螺母技術的突破,不僅是一個零部件的創新,更是中國科技實力的縮影。

從最初的質疑到如今的領先,這段歷程詮釋了自主創新的重要性,它告訴我們,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在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中新網於2022年4月28日所發佈《安徽馬鋼高鐵車輪國產化取得關鍵性進展》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觀察者網於2017年7月10日所發佈《中國鋼研集團研發時速300公里級高鐵車輪鋼 填補國內產品空白》

「高鐵螺母」只有日本能造?中國高鐵遭質疑,反被我國給狠狠打臉 - 天天要聞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北方桑拿天超長待機 未來一周這些地區人員注意防暑 - 天天要聞

北方桑拿天超長待機 未來一周這些地區人員注意防暑

近期,我國南北方多地持續高溫酷熱未來一周,北方桑拿天頻現不少地方體感溫度可達40℃以上將生生被「蒸」服其中,山東、河南等地熱得十分突出濟南、鄭州桑拿天將天天見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地桑拿天也可持續6天未來十天河北中南部、黃淮、江漢及陝西關中等地將持續高溫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39至41℃注意防暑降溫!(來...
蘋果智能再遭挫折:頂級AI模型高管被「挖牆腳」 - 天天要聞

蘋果智能再遭挫折:頂級AI模型高管被「挖牆腳」

1月19日,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開幕前,Meta展館內的Meta AI。圖片來源:Hollie Adams—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蘋果公司(Apple Inc.)AI模型主管即將離職,加入Meta Platforms Inc.,這標誌着iPhone製造商蘋果公司在AI領域的艱難努力中再遭挫折。知情人士透露,負責公司Apple
齊魯文化大模型入選山東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 - 天天要聞

齊魯文化大模型入選山東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時培磊根據《關於下達2025年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的通知》,由山東數字文化集團申報的齊魯文化大模型項目入選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科技創新工程),為全省文化領域唯一。
13999 元起,三星新一代摺疊屏手機 Galaxy Z Fold7 國行價格偷跑 - 天天要聞

13999 元起,三星新一代摺疊屏手機 Galaxy Z Fold7 國行價格偷跑

IT之家 7 月 9 日消息,三星新一代摺疊屏旗艦手機 Galaxy Z Fold7 將於今日晚間 10 點正式發佈,京東提前曝光了新機的規格和價格,IT之家附商品頁爆料國行價格如下:12GB+256GB 售價 13999 元12GB+512GB 售價 14999 元16GB+1TB 售價 17499 元作為參考,上一代 Galaxy Z Fold6 的最低
董宇輝蘭知春序備案官網域名 - 天天要聞

董宇輝蘭知春序備案官網域名

天眼查App顯示,近日,蘭知春序(西安)科技有限公司新增一則網站備案信息,域名為「lanzhicx.com」,審核日期為6月23日。目前,該網站暫時無法打開。
牆板安裝、地磚鋪貼……首屆粵港澳建築機械人大賽好燃 - 天天要聞

牆板安裝、地磚鋪貼……首屆粵港澳建築機械人大賽好燃

7月8日,首屆粵港澳建築機械人大賽在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國際校區)舉辦。據悉,本次大賽由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聯合指導,粵港澳智能建造產業發展聯盟與香港建造業議會主辦,中建三局深圳公司等企業聯合承辦。
多個賬號仿冒「K1373砸窗小伙」 平台:新增攔截仿冒策略 - 天天要聞

多個賬號仿冒「K1373砸窗小伙」 平台:新增攔截仿冒策略

7月9日上午,紅星新聞記者瀏覽發現,自官方通報「男子在列車上砸車窗通風」事件後,社交平台上湧現出多個以「K1373砸窗小伙」「砸車窗小伙」等命名的網絡賬號。其中,有一名為「砸玻璃的小夥子」的用戶更是在抖音發佈視頻作品,表示自己就是那個砸玻璃的男人。 ▲社交平台上出現多個相關的賬號記者查看這些賬號,發現其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