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公關部老大璩靜被爆離職,為什麼會有底層人跟她共情?

2024年05月10日21:51:55 科技 2154

百度公關部老大璩靜在自媒體上的言論,想必大家都已經聽說了,她認為員工家庭瑣事導致要離職的,她秒批,因為在職場,她根本沒有義務去了解員工的家庭狀況。

百度公關部老大璩靜被爆離職,為什麼會有底層人跟她共情? - 天天要聞

我不去評論這個女人的各種生平經歷,我就想問一個問題,一個公司到底該不該對員工進行人文關懷?

這個問題其實很傻逼的,因為無論從面子上還是從里子里,公司都應該對員工關懷,上至國務院,下至個體戶,所有人都應該持相同觀點,至少表面上都應該承認要關懷。

但這個女人把潛規則都翻了開來,告訴人們中國社會的職場,哪怕是百度這樣的大公司,都沒有關懷員工的說法,只不過是用來充門面的空中樓閣。

所以很多人就很贊同她的觀點,認為她說出了實情,不管各位承認與否,中國社會就是這麼運行的。

而這點恰恰是我沒辦法理解的。

璩靜作為百度公關部老大,一個年薪幾百上千萬的食利階層,她說出這話,我覺得情有可原,但那些混在底層的打工仔,一個個快要面臨35歲時刻準備被裁員的社畜,你們哪來的資格和食利階層共情?

她之所以能有這樣的年薪,這樣的地位,是因為各位頭上的剩餘價值被她剝削走了那麼一丟丟。

本來就是應該對立的兩類人,現在居然有底層人幫着「理解」和「共情」。

老夫大受震撼。

這不禁讓我想到網絡上的那段名言:

社會上有那麼一批人,明明已經是社會最底層,自己的權利不斷地被侵犯,他非但不反抗,卻依然胸懷天下,甚至幫着侵犯自己權利的人共情,然後獲得一種被群體認同的快感,整個星球沒有如此傻逼的物種。

類似行為在疫情期間我們看的不要看了,支持無理由封小區的人有多少,但是真的封到他們身上,當他們也買不到菜的時候,立馬翻臉不認人開始咒罵zf。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都已經2024年了,這種奇葩的思想還會大行其道?

我覺得有一個很大的因素是人口紅利。

璩靜之所以能有如此底氣,是因為她開掉一個人,立刻能夠找到替補,百度這麼大的公司根本不缺人才。

而那些共情的人,恰恰也看到了這種狀況,於是「不把人當人看」就成為了兩邊的共識。

但是在那些歐美髮達國家,可完全不是這樣,一個人頭是非常有價值的。

當初我在德國讀研究生的時候跟着教授做課題,有一次我要去領館續簽,正好和教授約的時間衝突。

於是我只能跟教授說,實在不好意思,我要請假,因為我要去簽證blabla……

教授都沒有等我把話說完,甚至戰術性地後退了一步,他說,nee,nee,nee,你不用告訴我你為什麼請假,這是你的私事,我們可以改天再做這個課題,你儘管忙你的事情去。

當時他說出這樣的話,我是特別震撼的,因為在國內,我們已經非常習慣於把「為什麼」掛在嘴邊,甚至可能還會編造理由,深怕老闆不批准,怕因為自己的私事而得罪老闆。

在德國,你完全不用有這樣的顧慮,是你的權利沒有人可以剝奪,這是一種非常平等的上下級關係,不需要有任何的請假羞恥症。

我想來想去,還是跟人口紅利有關,因為他們幹活的人少,沒有內卷,所以僱主必須滿足僱員的合理訴求。

當然,更重要的還有工會的長期鬥爭,這就不展開說了。

正所謂物以稀為貴,人口紅利這東西牛逼就牛逼在,它不單單給企業提供了廉價勞動力,關鍵還把那些勞動力的思想給奴化了。

當一個人長期生活在一個非理性的環境中,他就會認為這樣的環境是正常的,為了讓自己能夠在紅利中脫穎而出,哪怕主子在踐踏他的權利,他也要笑臉相迎,為的就是維持現在的生活狀態,完全無視了自己合理合法的權利和訴求。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這樣的人去創業當老闆,或者成為了公司高管,甚至成為了政府官員,他會怎麼樣對待後面的人呢?

所以作為一名勞動者,提出自己合理合法的訴求本來就是應該的,不能因為環境的壓迫,就委曲求全,卑躬屈膝,如果公司拒絕,就應該鬥爭到底。

像璩靜這種帶有明顯剝削者氣息的人,就應該徹底封殺她。

如果每個人都能有這樣的覺悟,現在中國的就業環境也不至於如此暗淡。

但遺憾的是,從璩靜事件中可以看出,很多人依然無視自己的權利,這也就意味着他也不會在乎他人的權利,只會在人口紅利的大環境下,把人視為一種沒有感情的勞動工具,把公司和員工看成主奴關係。

這讓我感到非常失望。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佈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佈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積架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