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車論事 梳理日系美系合資車和國產車地位變換的20年

2024年04月28日21:32:36 科技 2027

日前在網絡端看到了老胡發佈的岸田在大漂亮國國會的英文演講,反覆看了幾遍,筆者認為這場演講讓車行常見的「恰飯」一詞又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畏懼、小心翼翼、嘗試貼近、好像還有點想並肩而行的躍躍欲試,也正應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句古訓。

就車論事 梳理日系美系合資車和國產車地位變換的20年 - 天天要聞

維護國際秩序話題太大,在車言車,我們談談美系車、日系車、德系車、歐系車和國產車二十年來在國內車市市場地位和份額的變化,又及近十年來中國汽車專業全面向新能源化轉型之後中國新能源汽車對全球汽車消費市場的影響。

就車論事 梳理日系美系合資車和國產車地位變換的20年 - 天天要聞

筆者剛進入汽車行業時,南北大眾在國內車市已經被稱為「半壁江山」了很多年,或者我們得佩服當年大眾的獨到眼光,成為最早進入國內車市的合資品牌,甚至可以說迄今大眾汽車都在享受着更早進駐國內車市的紅利。

當時主流家轎有桑塔納、捷達,富康和廣州標緻505的體量並不能和大眾匹敵,後來廣州標緻敗走麥城。

當時從各種渠道流入國內車市的日系車,皇冠和公爵王給當時的消費者留下了良好印象,不過進入中國車市合資,日系汽車品牌終究比大眾晚了一步。

21世紀初,隨着國內經濟蓬勃發展,日系美系德系豪華品牌開始進駐國內車市,不過美系汽車品牌在國內車市並未達到德系品牌的高度,無論是中檔品牌,還是豪華品牌。

日系中端汽車品牌的繁榮在國內車市則穩定了相當長一段時間,比如豐田本田日產,而日系豪華汽車品牌可以說僅雷克薩斯一枝獨秀,謳歌已成過去,英菲尼迪還在苦撐。

就車論事 梳理日系美系合資車和國產車地位變換的20年 - 天天要聞

剛進入新世紀,大多數國產汽車品牌主要還是和夏利搶市場,比如吉利美日、奇瑞QQ、秦川福萊爾、長安奧拓等車型,當時受制於研發設計水平、工藝細節品控等原因,大部分國產車綜合競爭力還是無法和合資車匹敵。

不過中國車企一直努力沖高,比如中華轎車、賽豹、美人豹、瑞麒等,不過很快淹沒在合資汽車品牌的打壓中,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比亞迪還未收購秦川福萊爾。

就車論事 梳理日系美系合資車和國產車地位變換的20年 - 天天要聞

隨着新世紀第一個10年過去,「剎車優先」導致日系車在全球車市遭受重創,國內車市也不例外,2010年左右可以稱得上是日系車的寒冬,而豐田為踏板門支付了超過千萬美元的罰款,並且還為美國的集體訴訟和解支付了超過10億美元的賠償款,當時「老美整人」的流言不絕於耳,但後來裝備剎車優先之後類似問題逐漸消失。

其實2010年左右,美系車的日子也不好過,比如通用已經瀕臨破產,當時國內車市也有「中國車市挽救了通用」類似說法。

或是借日系被打壓,美系一蹶不振,德系部分熱銷車型又陷入了後懸縱臂斷裂隱患困擾等機緣, 2010年左右,中國車企開始快速成長。

就車論事 梳理日系美系合資車和國產車地位變換的20年 - 天天要聞

或者是因為中國汽車工業掙扎了半個世紀仍無法與合資品牌匹敵,中國汽車產業在進入新世紀10年代之後謀求「窮則思變」,開啟了全面向新能源化轉型的腳步,這裡就不得不提新能源汽車領導者比亞迪了。

就車論事 梳理日系美系合資車和國產車地位變換的20年 - 天天要聞

比亞迪開始就是個造電池了,直到2002年王傳福才以收購秦川汽車拿下造車資質,2003年8月才成立轎車研發中心等相關產業鏈,得益於生產電池的先天優勢,2008年比亞迪率先投放了一款插電雙模電混車-F3DM,當時放眼全球車市插電混動車型絕無僅有,國際大牌車企或者嗅到了商機,2010年戴姆勒和比亞迪聯合成立騰勢汽車。

不過2010年左右,國產車雖然已經開始快速成長,但仍未達到和合資品牌匹敵的實力和水平。

隨着國內汽車產業政策向新能源化轉型的傾斜,國內車市和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鼎力支持,21世紀10年代後期,中國車企終於展現出了一飛衝天之勢。

2017年比亞迪引進幾位國際汽車大師,比如沃爾夫岡·艾格、漢斯·柯克和車熙范等,國產車在顏值、駕控駕乘表現和工藝細節品控表現方面開始快速提升,藉助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產業補貼政策,眾多中國車企開始快速成長,不過發展方向各有不同。

就車論事 梳理日系美系合資車和國產車地位變換的20年 - 天天要聞

「造車新勢力」為提升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影響力功不可沒,隨着年輕化的造車新勢力加入,他們不僅有更貼近消費者需求的產品經理思維,並且他們擅長營銷和包裝,應該不到10年,他們成功將國內車市汽車消費理念扭轉,最先國內汽車消費者認為新能源汽車就應該是「造車新勢力」打造的那種樣子,並且讓眾多合資大牌車企推出的純電車/插電混動車遭受市場冷遇,合資品牌新能源汽車不得不以高額直降來清庫,其實這時就國內車市而言,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舉起了反攻合資車的大旗,但仍未實現超越。

新世紀進入20年代之後,2021年比亞迪年銷量為74萬輛;2022年,憑藉DM-i超級混動系統魅力加持,比亞迪年銷量一躍飆升到了186萬輛;2023年比亞迪年銷量突破302萬輛。

就車論事 梳理日系美系合資車和國產車地位變換的20年 - 天天要聞

比亞迪在2023年拿下了國內車市車企/品牌/集團3個銷冠,另外還將全球車禍死新能源車市銷冠納入囊中,至此國內車市國產車市場份額佔比沖高到了52%,乘用車批發量排名,中國車企拿下6個席位,比亞迪、吉利、長安、奇瑞、長城等車企終於屹立行業前沿,而合資品牌僅餘4個席位。

另外2023年前半年,中國汽車出口數量已經超過日本汽車出口量,並且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走遍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甚至已經輸出到德國、日本等汽車強國,而老美如果不是依賴設置貿易壁壘,怕早被全面攻佔了。

就車論事 梳理日系美系合資車和國產車地位變換的20年 - 天天要聞

梳理過這20年合資車和國產車市場地位的變換,基於當今消費者的汽車消費觀念,他們對一款新能源汽車的形成的固有印象,再看看國際大牌車企推出的新能源汽車,您可能也會認為在新能源汽車賽道,或者說在汽車產業賽道上,他們已經漸行漸遠,而此時的小心翼翼並肩而立,怕也難逃彼時再次淪為提款機的命運。

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所以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不妨簡單一點,只談利益,不談感情,在這個世界大工廠中,做好自己負責的工序,為著全人類的和平、幸福努力不好么?

註:文內配圖來源於網絡,侵刪!即興成文未及審校,若有錯誤疏漏敬請諒解!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剛剛,雷軍突然發文 - 天天要聞

剛剛,雷軍突然發文

5月10日早間,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在微博發文稱,「過去一個多月,是我創辦小米以來最艱難的一段時間,情緒比較低落,取消了一些會議安排和出差計劃,也暫停了一段在社交媒體上的互動。過去這幾年一直很忙,這段時間反而可以靜下心來,仔細思考,確實有一些收穫……最近看了很多朋友的留言,特別感動。大家的關心和...
墨西哥起訴谷歌 - 天天要聞

墨西哥起訴谷歌

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5月9日,墨西哥總統辛鮑姆宣布,該國已正式起訴谷歌公司,因其在美國用戶的谷歌地圖服務中將「墨西哥灣」更名為「美國灣」。辛鮑姆表示,訴訟文件已經提交,但未透露具體提交的法院機構及時間節點。▲墨西哥總統辛鮑姆(資料圖)今年1月2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將「墨西哥灣」更名為「美...
雷軍:過去一個多月是我創辦小米以來最艱難的一段時間 - 天天要聞

雷軍:過去一個多月是我創辦小米以來最艱難的一段時間

5月10日早間,小米創辦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在微博發文稱,「過去一個多月,是我創辦小米以來最艱難的一段時間,情緒比較低落,取消了一些會議安排和出差計劃,也暫停了一段在社交媒體上的互動。過去這幾年一直很忙,這段時間反而可以靜下心來,仔細思考,確實有一些收穫……最近看了很多朋友的留言,特別感動。大家的關心和...
三星最薄旗艦 Galaxy S25 Edge 手機渲染圖再曝 - 天天要聞

三星最薄旗艦 Galaxy S25 Edge 手機渲染圖再曝

IT之家 5 月 10 日消息,科技媒體 ytechb 昨日(5 月 9 日)發佈博文,分享了三星最薄旗艦 Galaxy S25 Edge 手機的高清渲染圖,並透露有 256GB 和 512GB 售價版本,售價分別為 1299 歐元(現匯率約合 10595 元人民幣)和 1419 歐元(現匯率約合 11574 元人民幣)。外觀方面,機身採用扁平化設計,這款超
三星 Galaxy Watch 8/Classic 智能手錶曝光:方圓設計 - 天天要聞

三星 Galaxy Watch 8/Classic 智能手錶曝光:方圓設計

IT之家 5 月 10 日消息,科技媒體 Android Authority 昨日(5 月 9 日)發佈博文,報道稱在挖掘 One UI 8 Watch 固件後,發現三星 Galaxy Watch 8 和 Galaxy Watch 8 Classic 兩款手錶可能均採用 squircle(方圓結合)外觀設計。該媒體從固件中挖掘相關圖片,顯示 Galaxy W
道指跌逾100點,特斯拉漲近5% - 天天要聞

道指跌逾100點,特斯拉漲近5%

中新經緯5月10日電 美東時間周五,美國三大股指多數收跌,道指跌0.29%,標普500指數跌0.07%,納指持平。安進、默克跌超2%,領跌道指。萬得美國科技七巨頭指數漲0.16%,特斯拉大漲4.72%,蘋果漲0.53%。中概股漲跌不一,理想汽車跌2.2%。來源:Wind截圖 截至收盤,道瓊斯工業指數跌0.29%,標普500指數跌0.07%,納斯達克指數持..
抱團取暖的日本AI半吊子們 - 天天要聞

抱團取暖的日本AI半吊子們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日商日旅,作者:KYOKU,題圖來自:AI生成本篇為《為什麼日本出不來DeepSeek》的下篇。在此筆者將介紹兩家在日本雖在頭部,卻又十分另類的AI公司,以及日本AI產業背後的推動者們。想要勾勒出日本AI行業的面貌着實不
Steam 4 月硬件調查出爐,RTX5070顯卡首度躋身 - 天天要聞

Steam 4 月硬件調查出爐,RTX5070顯卡首度躋身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中,Steam如期上演了月度賽博斗蛐蛐環節:2025年4月steam硬件調查報告正式公布(Steam硬件調查數據均來自願參與的用戶,無法代表全球範圍PC硬件份額情況)來自NVIDIA的GeForceRTX 5070/5070Ti/5080則是進入Steam硬件調查的統計榜單。其中RTX5070和RTX5080的市場佔有率為0.38%,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