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山集團又傳喜訊:新投入市場的靜音棉輪胎獲得2萬條訂單,全年預計產銷15萬條。

近年來,成山集團持續加大新產品開發、新材料應用和新技術攻關,去年開發新產品417個,攻克關鍵技術20多項,其中就包括獲得4項國家專利的靜音棉技術。今年企業計劃持續加大研發創新,推進成熟技術應用,全年預計開發新產品379個,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
「2023年,我們將錨定先進制造業『深耕細作』,厚植高質量發展根基,爭取收入、效益保持兩位數增長,稅收貢獻力爭同比增長50%以上。」成山集團總裁車寶臻說。
提升研發製造前沿水平,多項技術打破國外壟斷
2月7日上午,浦林成山(山東)輪胎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作人員正在操作全鋼輪胎成型機,進行胎胚加工,AGV機械人在廠區內來往穿梭,有序運輸生產物料。
由於訂單充足,成山集團春節期間生產未停,節後更是生產線全開,全力衝刺新春「開門紅」。
「去年我們研發的產品『華韌』和『新浦林』全新上市,成為東風、江鈴福特、三一重工等企業的配套供應商,成功開發了安能物流、京東物流等優質客戶。」浦林成山常務副總裁姜錫洲說,成山集團的產品之所以受到市場熱捧,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企業堅持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打造「智造」新標杆。
僅在2022年,成山集團就開發新產品417個,攻克關鍵技術20多項,申報發明專利7項,制修訂國家、行業標準15項。還有12個項目獲評山東省技術創新獎;全鋼五鼓成型技術等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完成天鵝絨技術開發,成為全球第二家大面積應用的企業;靜音棉和自修復技術實現量產;空氣彈簧、特種輪胎完成了從0到1的新突破等。
「全鋼五鼓成型技術是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產業攻關項目,通過該技術的運用,可提升輪胎產品生產製造過程中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穩定性、一致性,實現單胎循環時間不超過150秒,日產量不低於450條等。」姜錫洲說。
去年,成山集團還發揮泰國工廠受疫情影響小,以及出口貿易壁壘低的比較優勢,最大程度釋放產能,擴大國際市場銷售,實現國內外均衡發展;着眼生產管理智能化、數字化和綠色化水平提升,加快推進項目建設投產,280萬套半鋼和105萬套全鋼輪胎品質提升項目按期完成;不斷加強能源管控和精益生產,累計實施精益項目94個,節約成本4000萬元。
智能物流線項目4月投用,單位能耗今年再降3%
「今年,成山集團將持續提升製造智能化水平,在投資打造輪胎數字化樣板車間和智能化標杆工廠的基礎上,加快推進總投資1億元的1000萬套乘用輪胎生產智能物流線項目,確保4月份投用。」姜錫洲說,通過實施智慧物流等一系列的智能化改造,生產效率可提高23.4%,人工成本降低30%等。
同時,成山集團啟動投資6000萬元的倉儲物流項目,確保明年上半年建成投用;加快推進以自主開發為主的工廠智能化管理駕駛艙項目,確保6月份投用;穩步推進參數化、仿真一體化設計,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三期項目年內建成投用。
不斷提升研發能力,堅持綠色低碳發展同樣是成山集團今年的工作重點之一。「我們重點瞄準市場風口,深化產學研合作,推進全鋼低滾阻、帶束層無限纏繞等多項成熟技術應用,並圍繞新能源、低滾阻以及中高端公制胎、工程胎產品線等,計劃2023年開發新產品379個,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拼搶市場。」浦林成山研發中心總監李崇兵說。
成山集團今年還將在製造端加大節能改造力度,不斷優化能源管控,確保單位能耗降低3%。在產品端加大低滾阻、低油耗產品的投放力度以及可再生材料的開發應用,今年可再生材料使用預計可突破5000噸,以實際行動維護威海的綠水青山。
此外,成山集團還將啟動「銷售+物流+消費終端」的一體化數字鏈項目建設,打造數字化訂單、廠商信息共享等信息化平台,加快推動向「智造+服務」轉型。
「2026年,成山將迎來建廠50周年,我們堅定聚焦聚力先進制造業,力爭在這一年輪胎主業擠進國內行業第一方陣,進一步提高『打造行業典範,建最受尊敬企業』的『金牌』成色。」車寶臻說。(Hi威海客戶端記者 沈道遠/文 孫大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