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戰爭:一場世界關鍵技術的爭奪戰

2022年10月16日17:55:52 科技 1156


芯片戰爭:一場世界關鍵技術的爭奪戰 - 天天要聞

全球計算機芯片行業變得比人們想像的更有趣,有兩個相互關聯的原因:

首先,隨着摩爾定律接近極限,計算機芯片製造已經成為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複雜過程,它將世界上最有才華的工程師推向了他們能力的邊緣;由於現在幾乎很難在技術上取得更大的進步,以至於很少有公司有能力來參與競爭。其次,該行業年產值約6000億美元,是一個集中度極高的產業。尤其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世界上大多數半導體都是在台灣這個小島上生產的。這使該行業處於非常微妙的平衡狀態。這些芯片在現代生活中無處不在,你在手機或電腦上閱讀這篇文章時就使用了數十億個晶體管,這意味着全球經濟的正常運轉取決於這種微妙平衡的維持。

該行業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方面是其發展速度之快。從美國貝爾實驗室(Bell Labs)宣布發明第一台晶體管以來,到目前為止還不到100年。

剛開始,在這種晶體管中,電流可以用三片硅進行放大和開關。之後又過了10年,科學家們發現可以在同一張紙上組裝多個晶體管,從而製造出集成電路。這種電路很快就被稱為「芯片」,因為它們都是從一塊更大的硅上切下來的。從那時起,芯片設計師們一直在尋求在每一塊芯片上注入越來越多的計算能力。1975年,第一代芯片設計師之一戈登·摩爾Gordon Moore)提出了著名的摩爾定律,即每個集成電路上的晶體管數量將每兩年翻一番。這一定律目前已成為該行業的標準。

幾十年來,英特爾三星等公司相繼投入了數十億美元進行研發,以設計更強大的芯片來滿足日益複雜的電子產品巨大的消費、商業和軍事需求。但是,隨着工程師們接近摩爾定律的極限,維持摩爾所預測的指數增長變得越來越困難。例如,這項技術的一個基本要素就是光刻技術,即使用光來打印或去除材料來塑造芯片的做法。到了21世紀初,芯片變得如此之小,以至於即使是超強光也無法提供所需的精度。

在《芯片大戰》這本書中作者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巧妙地將計算機芯片的科學、經濟和政治歷史編織在一起。位於光刻技術前沿的荷蘭公司ASML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探索使用極紫外線(EUV)的可能性。EUV的波長為13.5納米,大約是普通紫外線的15倍。這個製造過程太複雜了,幾乎令人難以置信,光的產生需要發射一個錫小球,用激光在真空中快速移動,把它變成比太陽表面熱很多倍的液態金屬。根據米勒的說法,這一過程每秒進行50000次,以產生足夠的EUV光來製造芯片。光是每台激光器就需要近50萬個組件,每台EUV機器的成本為1億美元,使其成為「史上最昂貴的量產機床」。

芯片戰爭:一場世界關鍵技術的爭奪戰 - 天天要聞

由於芯片的生產已經變得如此專業化,需要如此昂貴的設備,在這個行業中賺錢的唯一途徑就是大批量生產。台灣半導體製造公司(TSMC)幾乎壟斷了市場。僅台積電就生產了全球約85%的供應最薄、最先進的芯片,供應智能手機和其他設備。

台灣在芯片製造業的主導地位,以及台積電的成功,要歸功於某些人的政治和商業遠見。對於美國的合作夥伴來說,台灣提供了更低的勞動力成本和一個跟透明的商業環境。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TI)旗下的第一家芯片組裝廠於1969年在台灣開業,另一家由德州儀器(TI)前高管張莫里斯(Morris Chang)經營,後者於1980年代帶到台灣發展國內芯片產業。當時,大多數領先的芯片公司都自行設計和製造芯片。Chang意識到這一立場將變得站不住腳,因為更小的晶體管將需要更昂貴的製造設備。

芯片戰爭:一場世界關鍵技術的爭奪戰 - 天天要聞

張被證明是對的。隨着台積電購買更多昂貴的設備,該公司得以建立一個「大聯盟」,由設計芯片、製造組件和銷售IP的公司組成,這些公司都依賴於台積電,但沒有一家有能力同其在核心業務上展開競爭。張的直覺也一直很敏銳。作為首席執行官,他通過削減成本和人員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不過,曾擔任台積電董事長的張大中希望公司成為蘋果iphone芯片的主要製造商,而蘋果iphone的合同當時屬於三星。他開始了一場大規模的研發支出。不久,蘋果從三星轉投台積電。

芯片戰爭:一場世界關鍵技術的爭奪戰 - 天天要聞

目前台積電最大客戶包括了華為騰訊阿里巴巴在內的幾大中國公司,以及蘋果和亞馬遜等國外巨頭。世界對台積電的依賴在中美博弈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令很多國家感到越來越焦慮,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也開始打造本國的芯片產業來擺脫對台積電的過度依賴,中國也在大力發展芯片產業,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結局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Neo7 Turbo對友商下狠手 一加對比真我顯單薄 - 天天要聞

Neo7 Turbo對友商下狠手 一加對比真我顯單薄

#雙11國貨出行好物#對比同門品牌一加推出的 Ace 5 競速版,真我Neo7 Turbo 直接用實力完成了一場「自家人打自家人」的無情對決,具體怎麼說,不妨跟着我們一起了解下這款新機吧!
「猴臉識別2.0」上線——不但「辨」猴臉,更「懂」猴子心 - 天天要聞

「猴臉識別2.0」上線——不但「辨」猴臉,更「懂」猴子心

人民網西安5月29日電 (記者李志強)「這隻猴子叫『洋蔥』,可信度85%。」打開手機小程序,對準電腦屏幕上的一張猴子照片進行識別,不到5秒鐘,結果就出來了。隨後的演示圖像中,「洋蔥」的整個身體被標記上了若干個點位,通過分析這些點位的運動規律,就能深度解析它的行為意圖。 5月29日,記者從西北大學獲悉,此前研發出「...
AI眼鏡將取代手機?對話因眼鏡提詞器走紅的杭州公司聯創 - 天天要聞

AI眼鏡將取代手機?對話因眼鏡提詞器走紅的杭州公司聯創

戴着一副透明的眼鏡,你可以在路上導航、脫稿在台上演講,同時還能啟動聲紋支付、語音喚起AI點餐和打車,這些充滿科幻感的場景已經被智能眼鏡頭部廠商Rokid(杭州靈伴科技有限公司)實現了。Rokid即將在6月上線新一代智能眼鏡Rokid Glasses。伴隨AI關鍵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大模型的快速推進,AI眼鏡有望成為下一代人機交互的...
黃仁勛:無論有沒有美國芯片,中國AI發展都會繼續 - 天天要聞

黃仁勛:無論有沒有美國芯片,中國AI發展都會繼續

5月29日,英偉達發佈了第一財季財報。隨後,英偉達CEO黃仁勛、CFO克萊特·克羅斯出席電話會議。會上,談到美國芯片出口管制對英偉達的影響,黃仁勛表示,出口管制對英偉達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但這並不能阻礙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反而會刺激中國的創新,增強中國在海外的實力,削弱美國的地位。他認為,AI競賽不僅僅是關於芯...
川南大數據中心即將投運 政府搭台促成企業間合作 - 天天要聞

川南大數據中心即將投運 政府搭台促成企業間合作

封面新聞記者 黃曉慶5月28日下午,內江市舉行「雲上甜城·算網為先」川南大數據中心助力內江發展新質生產力推介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即將投入運營的川南大數據中心總投資4億元、設計機架500個、算力超過10000VCPU、存儲能力50PB,是四川
當手機叫車融入大眾日常,的士為何開始到處排隊趴活? - 天天要聞

當手機叫車融入大眾日常,的士為何開始到處排隊趴活?

在商場邊,打的士似乎越來越好打了,而且直接上車就能走。筆者近日在廣州深圳等地,感受到了街頭打出租的變化。一個工作日的晚7點半左右,廣州北京路天河城門口,停着幾輛的士,車頂的「空車」燈在暮色中格外醒目。司機阿強搖下車窗,望着匆匆而過的行人:「三年前這裡根本不擔心沒活,現在蹲半小時能拉一單就算快了。...
數量銳減30萬台,ATM機借勢AI捲土重來 - 天天要聞

數量銳減30萬台,ATM機借勢AI捲土重來

在移動支付全國普及的今天,當你路過街角的ATM機時,是否曾疑惑:這些金屬櫃體是否終將淪為數字時代的遺迹?最新數據揭示了一個反直覺的現實,2024年全國ATM保有量降至80.27萬台,較峰值縮減近30萬台,但每台設備的價值正經歷前所未有的重構。這場靜默的變革背後,是一場關乎金融普惠與科技革新的生死蛻變。ATM行業的冰火兩...
大模型牽手手機銀行,開啟無菜單時代|銀行APP測評 - 天天要聞

大模型牽手手機銀行,開啟無菜單時代|銀行APP測評

2025年上半年,銀行依舊以將大模型裝進手機銀行作為要務,六大行率先對其大模型進行了升級優化,例如工商銀行在同業中率先發佈企業級千億金融大模型技術體系 「工銀智涌」,累計調用量超 10 億次,賦能 20 多類業務、200 余個場景,較 2024 年在應用場景數量和調用量上有顯著提升,其大模型技術能力在同業中率先輸出至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