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故事大多是民間傳說或者故事改編,與封建迷信無關,謝謝閱讀,歡迎點贊評論。】
明朝崇禎年間就有個很奇異的故事是關於尋親的一件事情。
崇禎年間,北方有一李姓大戶,李家是當地有名的布商,家境殷實。
李老爺有一子,本想這萬貫家財以後都讓他繼承,但是兒子好像對家族裏面的這些事情並不感興趣,只是沉迷尋仙修道,每日都將自己關在一房內,研究這一類的事情。
兒子十八歲那年在家裡的安排下,便娶了當地另外一大戶家中的女兒,沒過多久便誕下一子,這本應該是一件喜事,但是他依舊沉迷修道,對自己的妻兒也是不聞不問,沒過幾天便留下一張字條說是自己要去南方尋找成仙之道,便離家而去。
李老爺看到兒子留的紙條後,氣不打一處來,當即表示以後不再認這個兒子了,妻子看到字條後也是哭得稀里嘩啦。
李老爺原本以為自己的兒子只是好奇,過些日子要是碰到困難便會回家。可是一個月後兒子還未歸來,李老爺就有些慌了,便托關係四處打聽兒子的下落,但是依舊是音訊全無,兒子就像人間蒸發了一般。李老爺為此還大病了一場,病好了也大概想明白了,不如好好培養自己的孫子,只當自己的兒子已經沒了。
一晃十六載過去了,當初的嬰兒也長成了一個玉樹臨風的小夥子,小夥子在自己爺爺的教導下將家族生意打理得井井有條。
雖然小夥子才貌雙全,但是他始終有一塊心病就是從來沒見過自己的父親,小時候也問過母親和爺爺。母親和爺爺總是用他父親外出這個理由搪塞,因為當時年紀小也沒多問,只是後面長大後心中那份對父親的執念就越來越重。
晚上吃飯的時候,便在飯桌上又說起了此事,爺爺和母親知道孩子長大了,可能有些事情已經瞞不下去了,便將實情告知了兒子,兒子聽後也大為吃驚,提出想外出找自己的父親,但是被爺爺一句「你可知他在哪裡?」給駁了回來。
夜晚小夥子躺在床上,心中一直想着爺爺說的話,腦子也不停想着父親為何狠心拋下他離家而去,然後不知不覺地就睡著了。睡夢中夢見自己來到一山洞中,看到山洞中有一些人在原地打坐,口中還念念有詞,他便起了好奇之心走過去想一探究竟,但是走過去後,那群人便化為一團煙霧消失不見了。
隨後的日子裏面小夥子每日都可以夢到這群人,不同的是這些人的音容相貌開始變得慢慢清晰起來,他發現其中有一人和其他人不一樣,其他人都是身穿布袍但是那人衣服略顯華貴,看上去應該是一大戶人家或者富貴之人。
第二日吃飯的時候,小夥子就將自己最近夢中的事情講給了爺爺和母親聽,當說到那略顯華貴之人的時候,爺爺和母親都放下筷子,吃驚地看着小夥子。
小夥子有些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隨後爺爺又讓他把剛剛的話再敘述一遍,小夥子又將剛才的話原原本本說了一遍,爺爺一聽便讓小夥子放下筷子和他一起去個地方。
爺孫二人來到鎮子西邊的一房內,房內幾乎無任何擺設只有一張床,一張桌子,兩張凳子還有一名上了年紀的老頭。
老頭見李老爺來了便說道:「今天什麼風把您給吹來了?」
李老爺便將自己孫子做夢,夢到的事情和老者說了一番,並希望老者能幫他起一卦,老者聽後就說是為那個誰誰吧?李老爺聽後點了點頭。
老者隨後便起了一卦然後在李老爺耳旁,耳語了一番,隨後就見李老爺放下一錠銀子然後對着老者拜謝,便拉着孫子回到家中。
回到家中,李老爺便一頭鑽入了書房,振筆疾書起來,隨後又叫來了孫子還有兩名下人,李老爺首先對着下人說:「你們兩個明日陪少爺去一趟某地,一路上要保護好少爺,出了事情我拿你們是問,待歸來之日我有重賞。」然後便把二人打發了出去。
這時李老爺又對小夥子說:「我這兒有一封書信,你把這封信送到某某地方,那邊的人看過信後,會給予你幫助的。」說完便把書信交給了孫子,叮囑他千萬要收好。
第二日,小夥子告別了爺爺和母親便踏上了行程,走了約半個月時間終於到了某地,隨後便按照當初爺爺給的地址找到那人,那人看了信後,表示當初李老爺對他有恩,這一次他一定會竭盡全力幫助少爺,隨後一行人便先找了個客棧暫住了下來。
幾天後,那人來到客棧告知小夥子明天他們就可以出發了,讓他們今天都休息好,因為後面有好大一段山路要走。晚上睡覺的時候小夥子又夢到自己來到那個洞中,只是這一次在洞中並未看到當初的那群人。
第二日,一群人便進了山,這山路蜿蜒曲折,十分地難走,走了一會後一群人便在原地休息。此時,小夥子便問那人我們這是要去哪裡?
那人只是說去你夢中的地方。
小夥子一聽便來了興趣,又說夢中夢到的一群人,便問那人可否知曉?
那人聽後說以前聽說過,但是到底是不是真的這就無從考究了,小夥子一聽便來興趣就讓那人說說。
那人繼續說:「話說十五年前,修仙尋道成風,當時有人就傳我們這邊山中是修行聖地,結果就是一大群人跑到這邊來尋仙修道,這尋仙修道什麼樣的人都有,富貴的、貧窮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
小夥子又問道:「最後有人修成正果嗎?」
那人苦笑道:"成沒成正果我不知道,但是一大群人吃不了苦都放棄了,但是也有一部分人進山後也沒出來,據說是成仙了。」
休息了一會幾人便又踏上了行程,又走了大概一個時辰便來到一個山洞的門口,小夥子一看這不是就是自己夢中所夢到的那山洞嗎?隨後趕緊拉着那人一起進了洞,進洞後的確發現有一群人席地而坐其中還包括着那身着華貴之服的人,但是這些人早已化成白骨。
小夥子看後便說道:「這和我夢中,夢到的場面一模一樣,為何我會夢到這些東西?」
那人也沒理會小夥子說的話,走到那衣着華貴的遺骸旁邊看了看,似乎在確認什麼事情,在確定後便叫人拿來了一塊很大的白布,然後將這遺骸放在白布上,將布的左右兩邊互相疊在一起,然後用繩子將上面和下面紮緊,為了保險中間也扎了一圈,然後將其背在身上對着小夥子表示可以下山了。
回到鎮上後,那人又去棺材鋪買了一口棺材,隨後將那遺骸放入棺材內,然後對小夥子說:「少爺,李老爺托我的事情已經全部辦妥了,李老爺信中說道如果事情辦妥了讓少爺您連夜啟程返回家中」。
小夥子聽後對着那人一番感謝,隨後便用馬車馱着棺材連夜往家中趕去。
小夥子回到家中,發現家裡門內門外已經掛上了喪幡,小夥子以為爺爺或者母親出了什麼事情,立馬跑了進去,進去後發現爺爺和母親都安然無恙也就鬆了一口氣,這時小夥子又發現母親穿着孝服,而且大堂之內還設有靈位,只見靈位上寫的某某某。
隨後李老爺讓人將棺材抬了進來,然後打開棺木,看到棺中那遺骸頓時淚如雨下,一邊哭一邊說:「兒啊,我終於找到你了!你這一走就是數十載啊!」
小夥子的母親聽到後也趴在棺材上嚎嚎大哭起來,隨後便對小夥子說:「兒啊,這個就是你的父親啊!你快來拜一拜!」
小夥子聽後大為震驚,一時半刻難以相信躺在那棺中之人就是自己夜思夢想的父親,隨後便要求讓他們證明給他看,為什麼說此人是自己的父親。
母親一聽勃然大怒,一記耳光就抽到了小夥子的臉上,並大罵他是逆子,小夥子被這一耳光抽得有些懵,這突然多了一個爹,自己實在是接受不了!
任憑母親如何打罵小夥子就是不拜,這時李老爺對小夥子說道:"我知道你可能一時接受不了,我今天也請來了當地有名的仵作。」隨後便將仵作請了出來。
仵作出來後就說自己要用滴骨法來驗親,在場的人聽後就問何為滴骨法?
仵作說道:「滴骨法可追溯到三國時期,說的是將活人的血滴在去世之人的骨頭上,去觀察是否滲入,如果滲入就證明了二人的血緣關係。」
隨後便讓小夥子來到棺材前,讓他伸出一根手指,仵作則手拿銀針在小夥子手指上扎了一下,一瞬間血就流了出來,然後仵作將小夥子的血滴到那具遺骸上面。
一幫人就看血液到底會不會滲入那遺骸,果然不出所料小夥子的血液很快便滲入了進去,仵作隨後就表示這棺中之人就是小夥子的親生父親。
小夥子一聽癱軟在地,不一會便嚎嚎大哭起來,一邊哭一邊嘴裏還說著一些話,似乎是要把這十六年的思念全部都給發泄出來,當晚小夥子便披麻戴孝在父親的靈堂裏面守了一夜,過了幾天後李老爺便將自己的兒子葬入了祖墳。
小夥子這個時候就問李老爺,為什麼爺爺在看到第一眼的時候就知道那個就是他兒子。李老爺聽後只笑了笑然後對孫子說:「等你以後有了自己的小孩後你便會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