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半輩子養大兒子又喜得兩孫子,以為苦盡甘來,不料結果心酸


圖為老玉和小倩


「能不能幫我拍張照片,我七十多啦,連張照片都沒有」家裡沒有智能手機,老玉(化名)逢人就問能不能幫忙拍照,但村裡到城裡好幾十里地,拍了也洗不出來,老玉每次都是失望而歸。老玉說:「兒媳走了很多年了,兒子去打工再也沒回來過,我現在已經看不到他們回來的希望了,就想拍張照片給孫子孫女留個念想,讓他們知道這個世上還有一個親人挂念着他們。」看着在院里幹活的孫女小倩(化名),老玉悲從心來,打開了話匣子。


老玉是土生土長的雲南人,老伴走得早,老玉便一個人種地打零工把兒子拉扯大,兒子娶媳婦那天,老玉又哭又笑地去老伴的墳頭報喜。孫子和孫女的接連出生更是讓這個家喜上加喜,看着兩個白胖的孩子,老玉覺得自己前半輩子所有的辛苦都值了。然而天不遂人願,孫女出生後不久,老玉的兒媳便患上了產後抑鬱症,變得不愛說話,連孩子也不管了。


老玉雖然文化不多,但知道兒媳是生病了,經常到鎮上四處打聽給兒媳婦買葯吃,還賣了糧食買補品,兒媳的病卻一直沒有好轉。八年了,老玉想起來還是會怨自己,「我那是只想着多種些地給孩子攢錢,天天往山上跑,兒子在外打工,兒媳婦一個人帶倆孩子不容易,怪我沒照顧好她,讓她受苦了。」小倩三歲那年,兄妹倆的媽媽悄悄離家出走了,再也沒回來。


兒媳婦離家後,老玉的兒子一蹶不振,一個人在外瞎混,就連過年也不回家,更別說往家寄錢。從此以後,這個半輩子沒享過福的老人就咬着牙拉扯着兩個孩子。白天老玉背着一個小的拉着一個大的上山種地,晚上精疲力盡的老玉喂好雞鴨後就忙着給孩子們做飯,再照顧孩子們洗臉睡覺,然後收拾碗筷,往往總是要到深夜才能歇息。隔壁鄰居見老玉一個人帶着兩個娃太可憐,總會送來些孩子們半新不舊的衣服,也會送來一些水果,兩個孩子就這樣在奶奶的庇護下跌跌撞撞地長大。


孫女小倩說:「我最不喜歡寫的作文就是我的爸爸媽媽,我沒有爸爸媽媽的記憶,寫不出來,奶奶把我們養大,我以後想掙錢給奶奶花。」從小缺失父母的陪伴讓小倩兄妹倆格外依賴奶奶,兩個孩子從來不提自己的爸爸媽媽。過年時玉奶奶家裡只有孤零零的三個人,看着別人家都喜慶團圓,吃着豐盛的年夜飯,兄妹倆默不作聲,偷偷落淚,老玉感慨又心酸,她只盼着兄妹倆快快長大,靠着自己種地也能把兩個孩子送出山去,意外卻發生了。


去年一家三口的老房子嘩啦啦地漏雨,老玉大半夜冒着雨蓋屋頂,結果摔斷了兩根肋骨,怕兩個孩子擔心,老玉疼得冷汗直流也沒吭一聲,硬抗到了早晨去醫院。「大夫說我這老太太真剛強啊,我說我後頭有孩子呢,不剛強能咋辦,醫院是個燒錢的地兒,每次交錢我都心疼,就盼着出院」老玉住了一個多月的院,就花光了為數不多的家底兒。



這場大災讓老玉在床上養了一年多,直到前幾個月才能下地,但也落下了腳疼的病根,不能多走路。懂事的小倩兄妹倆攬下了所有的家務活幫奶奶分擔,哥哥住校,11歲的小倩便學會了洗衣服做飯,給奶奶擦身子。有時候幹活干累了,小倩跟奶奶說著話就睡著了,看到孫女小手上磨出來的水泡,老玉的心一揪一揪的疼。


「孫女到哪都想着我,在外頭得了點啥都拿回來給我,孫子也孝順懂事,在學校借老師電話打回來,要我別惦記他,要我別勞累,讓我好好養身子。我總是在想,這倆孩子要是托生在好人家得多好,多有出息」有一次老玉下地想幹活,小倩看見就哭了,抱着奶奶不撒手,生怕奶奶再摔着離開他們,老玉心疼地哄着孫女,想到兩個沒爹娘疼的孩子,自己還不知道能再活幾年,老玉也跟着哭了。


如今老玉一家人面臨著更嚴峻的問題,兄妹倆的學校開始合併,學校離家15公里,兩個孩子都要住校。一頓8塊錢的生活費和一個月來回一百多的車費讓老玉愁得整天咳嗽。這個一輩子都在為孩子操勞的老人無助地說道:「自從上次摔斷肋骨後,這身體就差遠了,肺氣腫也越來越厲害,地都種不了,現在只能靠親戚借點錢過日子,倆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需要營養,可我們連飯都吃不飽,更別說吃魚吃肉,現在將就着一天是一天,孫子說上完初中去打工,可他那麼小,我真不知道咋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