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偶遇老漢打驢,青天知縣巧懲貪腐官兵

從前,有一個葉知縣,為人好動,閑時喜歡微服私訪,體察民情,遇到大小事情都喜歡問一問,讀萬卷書如行百里路是他的人生格言。

最近,葉知縣在微服私訪過程中獲知,駐紮在城外的巡防營官兵,貪贓枉法,以權謀私,喜歡用各種詭計欺壓百姓,敲詐勒索百姓,誰要想進城,都要出買路錢,與土匪無異。葉知縣雷霆大怒,決定一查究竟。

這天,葉知縣換上尋常莊稼漢的衣服,捲起褲腳,頭戴草帽,挑着擔子就出門了。不久,葉知縣就看見一個莊稼老漢用鞭子抽打驢屁股,疼得小毛驢直叫,老漢邊打邊罵:「叫你不老實,叫你給我惹事,今天我非打死你不可.....」

葉知縣也是農民家出身,知道一頭毛驢對家庭的重要性,他很好奇這頭毛驢到底做了什麼事情惹得老漢如此生氣,於是就上前勸說:「老人家,消消氣,這啞巴畜生,你就是打死它也出不了氣。再說,真要是打死了,你不破財嗎?」

老漢見到有人相勸,剛好有個台階下,氣也消了一半,於是再次用力抽了一鞭,然後對毛驢說到:「算你命好,否則非打死你這頭蠢驢」,接着轉頭對葉知縣道:「我也是氣不過這蠢驢啊,要不是它不老實,我能挨三鞭子,罰去一車菜!」

葉知縣一聽愣了,趕緊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你能不能夠跟我說道說道?"

原來,這個莊稼老漢趕車上街賣蘿蔔,在拐彎時,他的小驢兒踩了巡防營一個伍長的腳。還沒等老漢賠不是,伍長就奪過鞭子,抽了老漢三下,還把一車蘿蔔沒收了,你說老漢能不生氣嗎!

葉知縣一聽,頓時火冒三丈,他說:「老人家,你挨打又被沒收一車蘿蔔,我理解為什麼如此生氣了,你且隨我來,我替你討回公道。」

莊稼老漢一聽,連忙擺手道:「民不與官斗,還是別去了,免得引來更大的災禍。」


葉知縣聽完內心有點慚愧,但是更加堅定了他去幫老漢討回公道的決心,說完他拉着老漢的手說道:「老人家,你且信我,走,那個當兵的在什麼地方,我跟你一塊找他理論去。」


葉知縣兩人很快找到了那個伍長,伍長剛沒收完老漢的一車蘿蔔,想着自己撈了外快,心裏正得意,咋一見到老漢這個當事人,自知理虧,就想用暴力驅趕。伍長就就狠歹歹地問:「老傢伙,你又來幹什麼,是不是沒挨夠鞭子?」說完,拎鞭子又要打。


葉知縣氣不打一處來,喝道:「住手!鞭子打到我的頭上來了。」

那伍長說:「你這老頭兒好大膽子,你管得着嗎?」


葉知縣說:「我今天非管不可!」說完將隨身帶的知縣大印拿了出來,


伍長一見知縣大印,「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磕頭求饒說:「知縣大人高抬貴手,饒我這次,往後我一定改。」


葉知縣把臉一沉,說:「打了老人幾鞭子?沒收多少菜?」


伍長叩頭如搗蒜:「回大人,打了三鞭子,沒收一車菜。」


葉知縣說:「今天,我要論罪懲罰,你一要向老人賠罪道歉;二要把菜如數還給老人;這第三嘛--你打老人一鞭子罰銀一兩,三鞭子罰三兩銀子。快掏出三兩銀子交給老人!」


圍觀群眾,無不稱讚知府大人是清官,從此以後,葉知縣治下的城市再也沒有發生官兵仗勢欺人的現象,百姓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