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女子賣身葬母,小伙兒好心幫忙,女子卻說:你快點走吧

明朝年間,慶元縣有一個年輕男子名叫唐義文,為人正直善良,待人誠懇。他出身於一戶有錢人家,父親唐炳寬是縣裡有名的富商,開了五家酒樓四家米行,收入頗豐。年輕時的唐炳寬風流倜儻腰纏萬貫,欠下不少風流債。唐炳寬一共娶了三房老婆,生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唐義文是他第三房太太所生,是家中年紀最小的兒子。

唐義文的母親林氏,是一個普通農戶家的女兒。當年唐炳寬在鄉下收購糧食時與她相識。二人私定終身,林氏不久便懷了唐炳寬的孩子,唐炳寬不顧大太太和二太太的反對,毅然將林氏娶進家門。

林氏出身卑微,而大太太和二太太都是有錢人家的千金,所以,自從林氏進門那天起,就受盡了她們二人的欺辱,連唐義文從小也一直被四個哥哥姐姐欺負。

唐炳寬常年在外做生意不經常回家,但是他知道林氏在家裡經常被另外兩個太太欺負。在家的時候就經常安慰林氏,總是偷偷地給她錢,還會陪着自己的小兒子唐義文一起玩耍。這一點,也是讓林氏嫁進唐家後覺得最欣慰的地方。

大太太馬氏,嫁進唐家後,生下一兒一女,二太太許氏,同樣也是生下一兒一女。近兩年,唐炳寬年歲已高,很多生意都交給了馬氏去打理,自己慢慢退到幕後。

唐義文長大成人後,在這個家裡依舊沒什麼地位,被馬氏安排在一家米行里做打雜監工。他很不情願,很想像兩位哥哥一樣能夠得到重用,但卻沒人替他說話,無奈之下,只能聽從馬氏的安排。

唐義文每天坐在米行倉庫的門口,看着工人不停地搬運糧食。心想:「到底怎樣做才能得到重用呢?」唐義文也曾找過大太太馬氏,想要換個差事,但馬氏頭不抬眼不睜,根本不去理睬他。

看着兩個哥哥分別管理着兩家米行和兩家酒樓,唐義文的心理很不平衡。同在一個屋檐下,待遇卻是天差地別。他很想當眾發飆,但怕事後會因此而牽連到自己的母親,所以,就一直在心裏忍讓着這一家人。

且說有這麼一天早上,唐義文正準備去米行監工,還沒等走出家門就被大太太馬氏叫了過去。馬氏面帶微笑地對他說道:「義文啊,你在米行做監工也有一年多了,其實,我不是不想重用你,我只是一直在考驗你,這一年多你做的不錯!如今也是時候給你換份差事做了,我決定派你去賬房管理賬目,這可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差事啊,你可一定要好好做呀!」

一聽到要去賬房管理賬目,唐義文頓時心花怒放,忍了這麼久,終於得到了重用,他趕忙給馬氏鞠躬說道:「謝謝您大娘!我一定會努力管理好唐家賬房的!」之後,唐義文樂顛顛的一溜小跑去了賬房。

唐義文從小就聰明好學,關於做賬的知識,他也學過不少。在賬房做了三天,唐義文看過了唐家所有賬目,讓他不解的是,唐家的賬目表面上看是盈利的,但實則是一直在虧損,只是他琢磨了好幾天,也沒有發現到底是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

有一天,唐義文從賬房出來,覺得心中煩悶,便想到街上走一走散散心,走了老半天,來到了城門口處,離得老遠就發現前方有一群人正圍在路旁,不知道在看什麼。在好奇心的趨勢下,唐義文擠進了人群來到最前面。

只見路邊地上跪着一位穿着白色長裙的年輕女子,女子滿身灰土頭髮蓬亂,雙膝跪地,兩行淚珠順着臉頰噼里啪啦的直往地上掉。面前還放着一塊木板,上面用木炭寫着「賣身葬母」四個大字。

唐義文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着可憐的女子一直跪下去,便走上前去,想要幫助女子。就在這時,身後突然傳來了路人的幾句提醒:「年輕人,不要瞎管閑事,她就是個騙錢的,當今的社會,像她這種人太多了!」唐義文猶豫了一下,沒有理會,伸手扶起了跪在地上的女子,女子淚眼朦朧地看着唐義文,哽咽着說不出來話。過了一會兒,女子的情緒緩和了一些,唐義文問明情況後就跟隨女子回了家。

到了女子家一看,果然,女子的母親已經去世兩天,屍體停在院中,一個前來弔唁的人都沒有。唐義文趕忙拿出十兩銀子,給女子的母親買了一口棺材,還請人幫忙把女子的母親下了葬。女子萬分感激唐義文,跪在地上就要給他磕頭,卻被唐義文一把手攔住扶了起來。

經過一番詳談得知,女子名叫於佳音,十九歲,在一戶姓丁的有錢人家裡做下人。一個月前,於佳音的母親身染重病,卧床不起,花光家裡所有的積蓄也沒能把病治好。而於佳音最近一個月需要照顧生病的母親,所以總是曠工,丁家的主人不理解,就把她給辭退了,女子沒有了收入,不能安葬母親,不得已才跑到街上賣身葬母。

聽完於佳音的講述,唐義文對她充滿了同情,又給她留下了十兩銀子。於佳音不肯要銀子,被唐義文硬塞到她的手裡。「唐公子,你幫我安葬了母親,我以後就是你的人了,此生我願意為你為奴為婢!」於佳音懷着一顆感恩的心說道。

一聽這話,唐文藝趕忙揮手說道:「不必不必,區區幾十兩銀子,姑娘不必放在心上,我也是舉手之勞!」於佳音低下頭小聲地哭訴:「難道公子是嫌棄我嗎?」唐義文趕忙解釋:「姑娘別誤會,我沒有嫌棄你的意思,只是不想趁人之危!」

聞聽此言,於佳音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之後就要跟着唐義文回家。可唐義文怎麼敢把她帶回家,就在自家附近租了一間房,把於佳音暫時安頓了下來。經過一番梳洗打扮後,唐義文才發現,於佳音長得五官端正眉目如畫,婀娜的身姿皮膚白皙,粉嫩的臉龐白裡透紅,竟然是個大美女。

回到家裡的唐義文心事重重,關於賬目的問題讓他寢食難安,有心想要請教父親,又怕父親會覺得自己無能,只好把心事壓在心底。次日早上,唐義文剛一出門就看見於佳音正站在路的對面。

唐義文走上前去,還沒等他開口說話,於佳音便先問道:「公子,剛才出門那位太太是你的母親嗎?」「他是我大娘,是我父親的大太太,怎麼了?」唐義文回答道。於佳音臉色大變,拉着唐義文的衣角快速走進了一條衚衕。

「唐公子,你快點走吧,你大娘要害你!」於佳音緊張地說道。

「何出此言?」唐義文問道。

接下來,於佳音說出了她在丁府做下人時所聽到的一些消息。原來,馬氏經常出入丁府,去丁家打牌。前不久,於佳音還在丁府做下人的時候,曾經聽到過馬氏和丁夫人的談話。大概意思就是馬氏私自挪用了唐家一大筆錢,拿去給父親做生意,結果血本無歸。

唐家老爺每年年底都會查一次賬,還有一個多月就要來到年關,如果被唐老爺知道馬氏私自挪用那麼多錢,一定會休了她。所以,想請丁夫人幫忙湊點錢,把窟窿堵上。丁夫人不想借給她錢,於是就給她出了一個主意,讓她找人來做一筆假賬,再找個人來做替死鬼,而這個替死鬼就是唐文藝。

聽到這裡,唐義文恍然大悟:「我說這賬目怎麼越看越有問題呢!」唐文藝暗道。

這天,唐文藝沒有去賬房,回到家裡帶着母親林氏離開了唐家,和母親還有於佳音一起去了臨縣蘭西縣。安頓下來以後,唐義文給父親唐炳寬寫了一封信,舉報了大太太馬氏私自挪用賬房銀子的事。

唐炳寬看過信後,立馬到賬房查賬,證據確鑿,之後唐炳寬大怒,將大太太馬氏趕出家門。大太太的父親為了挽救女兒的婚姻,變賣了家產,把銀子還給了唐家。唐炳寬看在她為唐家生了兩個孩子的份上,原諒了馬氏,馬氏又重新搬回了唐家。

事後,唐炳寬派人去接唐義文母子回家,而唐義文母子過夠了那種受盡屈辱的生活,不想再回去,選擇留在了蘭西縣。唐炳寬也很理解,沒有強求母子二人,還給唐義文母子送去三千兩銀子。

唐義文娶了於佳音為妻,在蘭西縣落地生根,之後拿着父親給的銀子,在蘭西縣做起了生意,三年後,唐義文成了蘭西縣的首富,開了八家當鋪五家酒樓,財產已經超過了父親唐炳寬。於佳音在這三年里為唐義文生了一個兒子一個女兒。一家人日子安定生活幸福。

五年後,唐炳寬年過六旬,對於生意上的事情不再過問。沒多久,家產被兩位太太和四個兒子女兒全部敗光。就在唐炳寬即將流落街頭之際,唐義文派人將父親接到了蘭西縣,唐炳寬陪着林氏,度過了一個安享的晚年。